張 寧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035)
呼吸內科是我院的一個重點科室,該科室收治的疾病多為慢性、感染性疾病,病情進展迅速,且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極高,多數患者治療的時間長,需臨床給予相應的護理策略[1]。PDCA循環(huán)護理包含四個階段(計劃、執(zhí)行、檢查、處理),有效改善護理質量[2]。本次研究旨在探討在呼吸內科的護理中應用PDCA循環(huán)護理管理取得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對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及其家屬了解本次研究的目的,且同意配合;排除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根據患者入院的先后順序進行分組,對照組的60例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患者年齡42~65歲,平均年齡(52.32±4.35)歲。研究組的60例患者中男29例,女31例,患者年齡40~68歲,平均年齡(52.45±4.42)歲。兩組在年齡、性別方面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的護理管理,由護士長帶領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合理排班,并做好各項交接工作,護理人員在規(guī)定的時間下給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并做好各項基礎護理工作;定期對病房進行清潔和消毒,給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住院環(huán)境;定期組織科室的護理人員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培訓,以及相關操作技能,考核,提高護士的操作能力。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PDCA循環(huán)護理管理,主要包括:①P(Plan,計劃):在科室成立護理質量控制小組,小組成員由科室的護理人員的骨干組成,小組成員分析研究呼吸內科護理質量的影響因素,排班制度、專科知識、環(huán)境因素、護理操作等,并對上述因素進行協(xié)商和討論,制定相應的護理管理方案。②D(Do,實施):護士長確定各項護理的操作規(guī)程,并強調各項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的相關內容,并要求護理人員掌握相關的護理操作內容,給患者提供全程優(yōu)質護理服務;患者入院后,協(xié)助患者完成各項檢查工作,給予患者生活護理;嚴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指導患者選取合適的體位,重點觀察患者的呼吸功能;對需長期臥床的患者,需定期進行翻身,同時對風險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進行合理評估,對出現危險事件可能性較大的患者,給予干預措施;同時加強巡視,對各類風險懸掛提醒標識;對于需臥床的患者,將日常的生活用品放在床頭邊,方便患者自取,加強健康教育,盡快熟悉病房環(huán)境。護士長定期組織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講解呼吸內科常見疾病類型,并介紹科室的具體布局,講解一些常見的疾病知識,幫助護理人員掌握一些常見的護患溝通技巧。③C(Check,檢查):護士長定期檢查護理措施,確定護理措施完成情況,并耐心聽取醫(yī)護人員、患者的反饋意見,對呼吸內科護理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及時總結,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④A(Action,處理):對上一階段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解決,未解決的問題將進入下一循環(huán)。
1.3 觀察指標:科室護士對兩組的管理模式質量進行評分,包括:護理操作、風險防范、排班制度和業(yè)務能力,每項的總分為25分。應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評估。
1.4 統(tǒng)計學方法:將本次在研究過程中收集到的患者資料數據全部輸入進SPSS19.0中,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行t檢驗,采用百分比(%)來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2.1 兩組不同護理管理模式質量評分對比: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護理操作、風險防范、排班制度和業(yè)務能力均明顯高(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不同護理管理模式質量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不同護理管理模式質量評分對比(±s)
組別 例數 護理操作 風險防范 排班制度 業(yè)務能力研究組 45 22.33±1.36 23.05±1.43 23.66±1.37 24.20±1.25對照組 45 18.66±1.71 19.33±1.15 20.04±1.96 19.56±1.62 P<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1.67%)明顯高于對照組(76.67%),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2。
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污染越來越嚴重,呼吸內科收治患者數量逐漸增加。患者的免疫力下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等疾病是呼吸內科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影響因素[3]。PDCA循環(huán)護理管理是一類新型護理管理模式,通過計劃-實施-檢查-處理四個階段,每一階段緊緊相扣,反復循環(huán),對呼吸內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危險因素有效解決,極大程度降低危險因素的發(fā)生[4]。呼吸內科疾病類型較多,該疾病發(fā)展快,臨床治療周期長,且各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極高,因此需臨床給予有效護理。經PDCA循環(huán)護理管理,由護士長帶領各小組成員組建PDCA循環(huán)護理管理小組,定期展開培訓,學習呼吸內科疾病的相關知識,結合患者的病情,給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5]。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比較,研究組的護理操作、風險防范、排班制度和業(yè)務能力均明顯高;護理滿意度高(P<0.05)。綜上所述,在呼吸內科的護理中應用PDCA循環(huán)護理管理,有助于提高護理管理質量,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