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瑩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農村迎來了良好的發(fā)展時機。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農村的群眾文化發(fā)展是尤為重要的,這關系到豐富農村群眾文化的精神文明。所以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農村群眾文化的發(fā)展是否有效果,就彰顯著新農村建設的成功與否。本文主要對當前我國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群眾文化發(fā)展中遇到的瓶頸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為我國的新農村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文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還望大家多多包涵。
關鍵詞:新農村建設;農村群眾;文化發(fā)展;瓶頸
引言
農村群眾文化的建設和城市文化建設截然不同。農村文化是城市文化發(fā)展的基礎,同時農村文化又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基礎。如果從廣義上來看農村,群眾文化就是指農村社會生產與環(huán)境基礎上所形成的特定文化意識;如果從狹義來看,農村群眾文化就是一種農村的特有的精神財富文化,它包括了關于農村的教育內容、藝術內容和科學內容等,這對于農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新時期下,我國不斷推進新農村的建設,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出,農村群眾文化的作用,不斷突破農村群眾文化發(fā)展的瓶頸,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推進我國新農村的有效建設。
一、關于我國農村文化的概述。
(一)關于農村文化的相關內涵。
農村群眾文化就是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是一種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農村文化它表達的是農民的心靈世界以及農民的人格特征,它反映出了農民的文明程度,農村文化是推動農村社會進步的重要內容。
(二)農村群眾文化的相關特征。
1.農村群眾文化具有鄉(xiāng)土氣息。我們都知道農村是聚村而居的生活方式。農村的基本單位是村落,是由幾家或者上百家的老百姓組成的村落。在村落中,他們相互信任認同村落文化,這為他們提供了合作和社會功能。
2.具有直觀性。農村的群眾文化具有非常明顯的直觀性。農民們長期保持著單純樸實的小農意識,他們常常將自己對于一種文化的理解,常常是直接表達出來,因此可以很直觀的體會到農村群眾文化。
3.具有多樣性。農村文化是根據(jù)村落而逐漸形成的。而每一個村落又具有多種多樣,復雜多變的文化。這就使得農村的群眾文化具有多樣性。
二、農村群眾文化在新農村建設中所遇到的問題。
1.發(fā)展的相對不平衡性
由于我國的農村眾多,各個村落之間的發(fā)展極為不平衡。每一個村落有自己獨特歷史和文化,在進行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就會使得這些不平衡性更加明顯。比如:一些經(jīng)濟較為發(fā)達的地方,他們的基礎設施和文化活動都比較完善,這使得這些地方的農村群眾文化較為具有創(chuàng)新性。而一些經(jīng)濟欠發(fā)達地區(qū),他們的群眾文化發(fā)展還存在諸多的問題,很多基礎設施難以建設到位。
2.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管理人才極為缺乏。
當前是信息化的時代,是人才管理的時代。而農村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極度缺乏管理人才。比如:一些鄉(xiāng)鎮(zhèn)文化站的工作人員,都是由其他崗位的同事兼職負責。這些兼職的工作人員對于如何正確開展文化工作缺乏專業(yè)的指導。只能應對一些簡單的基本工作,并不能良好的促進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這為新農村文化建設帶來諸多的問題。
3.缺乏相應的資金投入。
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對于農村群眾文化的經(jīng)費投入較為缺乏。很多基礎的文化需求器材都難以滿足,這阻礙了新農村文化建設。雖然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于資金的投入,但是相對于日益增長的農村文化需求,這仍然遠遠不夠。
三、當前新農村建設工作中有效推動農村文化建設的措施。
1.加大相關資金的投入,保障基礎設施的建設。
當前相關的建設資金也未欠缺,所以需要加強資金的投入。比如:政府可以在未來的工作當中,加強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公共基礎設施購買,可以多為農村的群眾設立更多的圖書館、自習室、運動場、籃球場,甚至是棋牌室、舞蹈室。這些基礎的設施都能夠有效滿足個個村落,農民之間的文化交流以及文化活動。這能夠有效推進,我國全民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當中來。
2.相關部門一定要發(fā)揮出指導作用。
政府部門在新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始終扮演著領導和指導的作用。所以相關部門一定要落實好自己的責任,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確保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的正常、有序推進。比如:政府可以整合各方的力量,加大財政投入;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到新農村文化建設當中來,更多優(yōu)質的文化產品,為廣大的農民群眾服務。
3.切實提高新農村農民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
要想積極有效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就必須要及時提高新農村農民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新農村農民群眾的文化素養(yǎng)決定著農村群眾化建設的方向,也決定著農村群眾文化建設的命運,所以相關部門一定要確實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yǎng)。比如:可以定期開展相關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可以有序開展每月讀書日活動;可以加強農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培養(yǎng);可以組織有益的健康的文化活動。相信通過以上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農民的文化素養(yǎng),積極推動新農村文化建設。
四、結束語
新農村文化建設并不僅僅是一個方面或者政府的事情,新農村文化建設它包含著各方各面。相關部門在落實該項措施和推進新農村文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努力突破當前所遇到的瓶頸,為農村群眾文化建設探索出一條有效的道路。
參考文獻:
[1]吳瓊芳.當前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群眾文化發(fā)展的瓶頸及路徑探究[J].滇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17.
[2]王寧.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下鄉(xiāng)村文化建設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進路——基于浙江農村文化禮堂的實踐探索[J].湖北社會科學,2018 (09):46-52.
[3]趙麗敏.新農村建設中農村群眾文化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探究[J].才智,2019 (1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