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健美
〔摘要〕來訪者是一位即將面臨高考的高三女生,父母長期高壓的教育方式,使她形成了追求完美的個性,在高考壓力下,她的焦慮情緒不斷循環(huán)放大,導致了學習低效,引發(fā)成績的下滑。輔導老師采用了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技術(SFBT),把學生視為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采取“解決—建構”的方法,通過“目標設定”“尋找例外,發(fā)展正向資源”“正向回饋”“家庭作業(yè)”等步驟,激發(fā)學生解決自身問題的潛能,緩解焦慮,正視壓力,以平和的心態(tài)參加高考。
〔關鍵詞〕焦慮性學習低效;高三學生;焦點解決短期療法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9)18-0049-03
一、個案概況
菲菲(化名),高三學生,獨生女,父母均為中學教師,對她期望較高。高三之前成績一直不錯(年級前50名),目前成績在500名左右。性格文靜、內向,體態(tài)正常。最近,她成績退步明顯,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理解力下降,焦慮、煩躁、敏感,對未來充滿擔憂。
1.個人陳述
高三以前,我的成績一直都很好,爸媽對我的期望很高,要求也很嚴,他們和老師都覺得我考一所985大學沒有問題,我也很想能考上自己夢想的學校。所以,上了高三以后,我就特別想用功學習。但是在一次月考成績退步比較大之后,就感覺學習上力不從心,上課的時候經常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如果強制自己保持注意,就會感覺腦子一片空白,對老師所講內容的反應和理解都變得很遲鈍,而且會十分煩躁,難以忍受。上自習時,做作業(yè)效率也很低,很難進入狀態(tài),強迫自己學,但學不進去。以前我很喜歡英語,默寫時,我總是能拿滿分,可自從最近幾次默寫出現(xiàn)了錯誤后,一到默寫時間我就害怕。而且,現(xiàn)在我變得很敏感,上課看見同桌轉筆、聽見寫字的聲音都會莫名煩躁,成績也一直在下滑。我覺得自己離爸媽的期待和自己的夢想越來越遠了,高考越來越近,我真的擔心自己熬不下去。我也不敢和爸媽說,怕他們擔心我。
2.輔導老師觀察和班主任反映
輔導老師觀察:菲菲衣著整齊,語言清晰流利,沒有幻覺、妄想,有完整的自知力。面容消瘦,眉頭緊鎖,情緒焦慮,求助愿望強烈。
班主任反映:菲菲平時自我要求較高,學習認真、努力,性格內向文靜。高二時成績名列前茅,步入高三之后,退步明顯,平時課堂紀律也有所松懈。
二、分析與評估
綜合菲菲的描述及其成長背景分析,她的學習狀態(tài)欠佳主要原因在于焦慮情緒,基本可以判斷菲菲的問題屬于“焦慮性學習低效”:一旦進入學習情境就感到焦慮導致學習狀態(tài)不佳。它形成的主要心理機制分析如下。
(一)父母教養(yǎng)方式及菲菲自身成長經歷導致的成就動機過強
菲菲是出生在教師家庭的獨生女,父母對她的要求比較嚴苛,在學習上,希望她能做到最好。以往一帆風順的求學道路更使她成為同伴中被羨慕的對象,父母和老師對她充滿期望,這種高期望成了菲菲心里巨大的壓力源,導致她產生了過強的成就動機。
為了父母、老師的期望和自己的夢想,她把學習安排得很緊,不容許自己有任何懈怠,就如同被擰緊的發(fā)條,動力雖足,但隨時都有斷裂的風險。依據心理學中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面對難度較高的學習任務,較強的成就動機并不能和學習效果成正比,動機太強或太弱都會減弱學習效果。菲菲的高成就動機引發(fā)了高焦慮,影響了學習效率的提高。
(二)過于追求完美的個性
作為教師家庭子女,菲菲從小深受父母影響,做事追求完美,甚至有一些絕對化的要求,尤其在學習上,對自己的要求非常嚴苛。有時候稍有不完美,心里就會惴惴不安。例如,在英語默寫中,她會因為一兩次的錯誤苛責自己 ,甚至發(fā)展到對英語學習的恐懼。對完美的追求降低了她對成就感的體驗,一旦遭遇挫折,自信心就會大受打擊。
她不僅對自己要求完美,對他人和環(huán)境也有很高的期望,如果達不到心中的期望就會焦慮煩躁,同桌的轉筆聲、寫字聲使她覺得學習環(huán)境不夠安靜,從而開始煩躁;偶爾的一兩次聽課走神,她會覺得聽課效果沒有自己預想中的那么好,從而放大影響,產生焦慮情緒。
(三)建立了以焦慮情緒為主的潛意識條件性情緒反射
面對高考,菲菲感到時間緊迫,雖然她很想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重新振作起來,但就是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這種焦慮情緒已經不知不覺與學習情境建立了條件性情緒反射,即S(學習情境)—E(焦慮情緒)—R(低效行為)。也就是在面對學習時,越是著急想努力,學習效率就越低。一旦建立了以焦慮情緒為主的潛意識條件情緒反射,那么她的情緒在特定條件下就會不由控制地出現(xiàn),繼之以低效的學習行為。
(四)高壓狀態(tài)下焦慮性情緒的循環(huán)放大
菲菲的焦慮情緒在高壓的復雜系統(tǒng)中循環(huán)放大,最終造成惡性循環(huán)。一次偶爾的失誤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她非常著急,焦慮情緒產生;她越想努力,動機越強就越容易分心,效率就越低,成績繼續(xù)下降,這更加增強了她的焦慮情緒。如此循環(huán)往復,焦慮情緒不斷放大。
三、輔導過程
對于菲菲現(xiàn)在的處境和復雜的外界影響因素,單純關注其問題的成因并不能很快使問題得到解決。在高考即將來臨、菲菲又急于改變現(xiàn)狀時,我選擇了咨詢周期短、見效快,咨詢過程更具有建設性、更有助于她未來發(fā)展的治療技術——焦點解決短期心理治療技術(SFBT)。它采取的是“解決—建構”的方法,把學生視為解決自己問題的專家,不糾纏于問題本身和原因,把焦點放在問題的“解決”上,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潛能。具體咨詢過程如下。
(一)構建解決方案階段
1.設定目標
在此階段,輔導老師與菲菲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傾聽菲菲的訴說,給予共情,幫助她理清思緒,通過循環(huán)式提問,將菲菲的抱怨轉化為想要達到的目標——提高學習效率。這個目標不是遙不可及的奢望,也不是毫無建設性的抱怨,而是正向、動態(tài)、切實可行的具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