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福鵬
(1.福建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2.福建省綠色建筑技術重點實驗室,福州 350108)
某人行天橋主橋為縱向三跨、橫向兩榀的鋼框架結構,縱向跨徑布置為5.25m+28.40m+5.25m,橋面橫向總寬6.50m。主梁工字鋼高1.20m,主梁間設間距1.95m的 工字型橫梁,梁高34.5cm;橫梁間設間距1.0m的[型截面小縱梁,梁高11.5cm。天橋梯道梁亦采用工字鋼梁,每側梯道分四個梯梁段,各梯梁段均采用簡支結構形式,梯道設一個懸挑段休息平臺。節(jié)點采用高強螺栓連接或直接焊接,所用高強螺栓等級為10.9級。下部結構均為鋼管混凝土柱式墩,主墩直徑為0.53m,梯道墩直徑為0.33m。橋面板采用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板,壓型鋼板波高7.3cm,波寬14cm,板厚1.4mm。橋面鋪面磚,欄桿為1.16m高鋼柵式。設計荷載:人群荷載4.5kPa。
主橋主梁截面及節(jié)點布置詳見圖1。
圖1 主橋主梁截面及節(jié)點布置示意圖(單位:mm)
(1)橋面系檢查:全橋鋼欄桿局部脫漆、生銹;全橋共四個鋼路燈桿,均存在脫漆銹蝕;廣告牌鋼支架、螺栓生銹。
(2)上部結構檢查:主橋、梯道的鋼結構主梁、橫梁、縱梁油漆均變色起皮、局部脫漆生銹。主梁與墩柱連接節(jié)點板、橫梁與縱梁連接節(jié)點板及螺栓均銹蝕較嚴重。
(3)下部結構檢查:鋼管混凝土墩柱表面油漆均變色起皮、局部脫漆生銹。上部結構未見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的明顯變形、開裂等異?,F象,墩柱周邊地面未見明顯沉陷,基礎工作狀況未見明顯異常。
按規(guī)范要求對橋梁進行BCI 計算、完好狀況評估,結果見表1,該鋼框架人行天橋完好狀態(tài)為B級,即該橋處于良好狀態(tài)。
表1 橋梁完好狀況評估結果
(1)試驗荷載
試驗荷載采用預制的混凝土塊,混凝土塊尺寸均為0.8m×0.8m×1.6m,重 25.6kN。
(2)加載工況及荷載效率
試驗所需加載預制塊布置,采用有限元模型計算分析而得。試驗共2個工況。依據規(guī)范要求的試驗荷載效率進行加載,試驗加載及測試內容見表2。各工況加載布置詳見圖2、圖3所示。
表2 各工況加載及測試內容匯總表
(3)測點布置及編號
主梁撓度檢測儀器為百分表,應變檢測儀器為振弦式應變計。試驗測試控制截面為主橋中跨跨中、主橋中跨固結端,主橋中跨跨中編號為1號測試截面、主橋中跨固結端為2號測試截面。非加載側主梁撓度測點編為1號、加載側主梁撓度測點編為2號。加載側主梁下翼緣左側應變?yōu)?測點、右側應變?yōu)?測點。
(4)試驗結果
試驗應變測試結果詳見表3,撓度測試結果詳見表4。
測試結果表明,所測最大拉應變?yōu)?05με,最大壓應變?yōu)?110με,應變校驗系數在0.27~0.65之間,最大相對殘余應變?yōu)?.12%;所測最大撓度為7.34mm,撓度校驗系數在0.52~0.72之間,最大相對殘余變形為9.49%。
圖2 工況一加載布置圖(單位:cm)
圖3 工況二加載布置圖(單位:cm)
表3 應變測試結果匯總表
表4 撓度測試結果匯總表
(5)靜載試驗結果分析
根據測試結果,所測應變與變形校驗系數均滿足《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中規(guī)定的小于1.0的要求;相對殘余應變與變形均滿足規(guī)范中規(guī)定的不大于20%的要求,橋梁各部件工作狀況未見明顯異常。表明結構具有一定安全儲備。
(1)測點布置在試驗跨均勻布置3個測試傳感器,詳見圖4。根據理論結果,試驗中采樣頻率設置為100Hz,共采樣30min。
(2)試驗結果與分析
實測與理論計算的豎向第一階振型見圖5、圖6,自振頻率見表5。試驗結果表明:橋梁實測基頻為4.89Hz,理論基頻為3.56Hz,均滿足《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guī)范》規(guī)定的人行天橋豎向自振頻率不應小于3Hz的要求。
圖4 測點布置示意圖
圖5 實測豎向一階振型圖
圖6 理論豎向一階振型圖
表5 橋梁豎向自振頻率實測值與理論值匯總表
根據本橋的結構布置特點及截面形式,按規(guī)范對鋼框架主跨主梁強度、跨中拼接節(jié)點及梁端約束節(jié)點強度、整體穩(wěn)定性、局部穩(wěn)定性和荷載作用下的變形進行檢算。
其中主橋主梁部分拼接接頭采用全熔透對接焊縫拼接,經檢測全熔透對接焊縫質量等級均為二級,即焊縫等強與母材一致,無需對焊縫強度進行檢算。
結構重要性系數γ0均取1.0。
檢算荷載:結構自重、人群荷載4.5kPa。
材料參數:鋼材強度為Q235級;節(jié)點高強度連接螺栓為10.9級。即鋼材抗拉、抗壓、抗彎強度取f=215MPa(t≤16mm),f=205MPa(t>16~40mm), 抗剪強度 fv=125MPa(t≤16mm),fv=120MPa(t≤16mm);C 級 螺 栓 抗 拉 ftb=170MPa,抗剪 fvb=140MPa,承壓 fcb=305MPa;高強螺栓鋼材抗拉強度為1000MPa,屈服強度為900MPa;按承壓型高強螺栓計算,螺栓抗拉ftb=500MPa,抗剪fvb=500MPa,承壓fcb=500MPa。
橋梁靜載試驗中控制截面最大撓度(應變)的校驗系數為0.65,依據《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guī)程》,確定檢算系數Z2為1.08。
采用MIDAS/Civil橋梁計算分析軟件進行建模,有限元模型共505個結點、532個梁單元、384個板單元,鋼材均采用Q235級,混凝土橋面板。有限元模型見圖7。
圖7 結構分析有限元模型
(1)主梁強度檢算
主跨跨中、主跨梁端最不利抗彎截面,主跨梁端最不利抗剪截面強度檢算結果詳見表6。
表6 主梁強度檢算結果匯總表
(2)節(jié)點強度檢算結果
對節(jié)點板螺栓摩擦承載力、承壓承載力、抗剪承載力,節(jié)點板、翼緣和腹板抗剪承載力進行檢算,結果見表7。
表7 節(jié)點強度檢算結果匯總表
(3)整體穩(wěn)定性檢算
采用壓型鋼板混凝土組合橋面板,框架梁與橋面板有連接,并且在主梁上翼緣、下翼緣設有側向支撐橫梁。根據《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可不計算主梁的整體穩(wěn)定性。
(4)局部穩(wěn)定性檢算
對橋梁跨中截面和梁端截面進行腹板、受壓翼緣穩(wěn)定性計算。
①腹板穩(wěn)定性檢算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跨中截面:
梁端截面:
主梁腹板穩(wěn)定性滿足規(guī)范要求。
②受壓翼緣穩(wěn)定性檢算
根據《鋼結構設計規(guī)范》,跨中截面和梁端截面受壓翼緣:
主梁受壓翼緣穩(wěn)定性滿足規(guī)范要求。
(5)荷載作用下的變形檢算
根據《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guī)范》,該橋梁由人群荷載計算的最大豎向撓度容許值[f]=L/600(L為計算跨徑)。
計算結果表明該橋梁主跨撓度為15.48mm<Z2[f]=51.12mm,故主橋結構撓度驗算滿足要求。
綜合橋梁缺損狀況檢查評定、荷載試驗、承載能力檢算結果,檢測結果表明:該鋼框架人行天橋承載能力滿足設計荷載(人群荷載4.5kPa)作用下的安全使用要求,但橋梁部分部件出現銹蝕等缺損,需要對缺損部件進行及時的小修保養(yǎng),確保橋梁工程的使用耐久性。
(1)通過對該鋼框架人行天橋進行承載能力檢測與評估,準確把握了橋梁的承載安全狀況及結構現狀工作狀況,為該橋梁的安全運營、合理維護提供了支撐;
(2)該橋的靜載試驗、自振特性試驗為該類型橋梁的進一步研究、設計、改進等積累了基礎數據;
(3)本文的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與評估步驟、檢算方法可以為同類橋梁的檢測評估提供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