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學校安排了課間加餐,但孩子的衛(wèi)生習慣不太好,吃完加餐后地面上到處是小碎屑,讓人不忍直視。今天加餐吃完后,教室里又是一片狼藉,我決定利用課前10分鐘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直接發(fā)問:“同學們,看看你們的座位附近,有什么?”
小玉不好意思地站起來說:“我這里有灑出來的牛奶。”
子豪撓撓頭皮笑著說:“我這兒有小碎屑,還有一個包裝袋?!?/p>
小涵說:“我這里有面包渣?!?/p>
大家紛紛查看自己的“小地盤”。
我擺手示意停止檢討?!拔覀兿纫黄鹇爞€故事,好嗎?”我把事先準備好的故事做成了音頻,播放給他們聽:
同學們都去上體育課了。突然,從教室的一個角落里傳來了一陣輕輕的說話聲。原來是那些從不開口的小精靈們。
小精靈正在開會。一個小精靈說:“這個地方太多垃圾了,很多小精靈都走了?!绷硪粋€小精靈說:“是啊!我們不可以再忍下去了?!毙【`的隊長說:“那好,我們一起把教室弄得更臟,看同學們還敢不敢亂扔垃圾?!?/p>
說著,小精靈們行動起來了。隊長負責指揮,有的小精靈把別班的垃圾搬到了這里,有的把大馬路的垃圾搬到這里,還有的把別人家的垃圾也搬到這里。同學們回到教室里大吃一驚:到處又臟又臭,就急忙拿著笤帚和拖把將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從此,同學們再也不敢亂扔垃圾了。
故事講完了,教室里靜悄悄的。我趁此機會發(fā)問:“同學們,你們喜歡干干凈凈的教室還是臟臟的垃圾堆?”
“干凈的教室!”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
“聽了這個故事,大家有什么想說的?”
首先發(fā)言的是班長:“我覺得我們可以讓小組長負責各小組的衛(wèi)生,下課就檢查,干凈就加分,不干凈的不僅要打掃干凈,還要扣分?!卑嚅L的發(fā)言得到很多孩子的認同。
“我覺得每個人可以準備一個小掛鉤和一個小垃圾袋,用來放自己的垃圾。”小成說。
小韓站起來說:“老師,我可以提醒同學檢查自己的衛(wèi)生,我還能幫助大家打掃呢!”
聽了孩子們提的各種建議,我喜出望外:“同學們的建議真不錯,老師為你們點贊!受到大家的啟發(fā),我忽然有個好辦法:咱們班的衛(wèi)生問題主要出在吃加餐上,咱們可以帶一塊小餐巾來教室,吃加餐的時候平鋪在桌子上,吃完了把小碎屑和包裝袋一起包起來,倒進垃圾桶。這個提議如何?”教室里響起一片掌聲。
“咱們用小餐巾也得注意衛(wèi)生。餐巾臟了,我們用它吃加餐更不衛(wèi)生。怎么做才能更衛(wèi)生?”
“盡量不把牛奶灑到餐巾上?!毙r說。
熱心的小彤說:“不用的時候把餐巾放到專門的袋子里,這樣會更衛(wèi)生。”
“我們平時要注意餐巾的衛(wèi)生,每周五拿回家洗干凈?!苯?jīng)過討論,方案就這樣愉快地決定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班里每個人都會在吃加餐時鋪一塊餐巾在桌上,棘手的衛(wèi)生問題迎刃而解。
(作者單位:山東省濰坊新紀元學校)
點評:
看了這個課例,我有個感慨:有時,老師的點子該出在學生后。
老師的點子出在學生后,是讓學生先行動起來,思考、討論、爭辯,于是,許多金點子誕生了。老師的點子出在學生后,是在學生討論的基礎(chǔ)上,再引導(dǎo)學生聚焦問題。由于學生認識的局限性,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不夠妥當,此時老師適時提出新方案,也容易得到學生的認同。(丁如許)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