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宏
[摘要]小學語文閱讀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以及綜合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們掌握博大精深的漢語言藝術,還能夠提升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深化文學素養(yǎng)。面對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為了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魅力,教師們應該從思想上充分重視語文閱讀課程,努力鉆研結合教學需求和學生們的現(xiàn)實狀況的方法,不斷提升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技巧;優(yōu)化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學生們識字和寫作的基礎,又是促進小學生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然而在實際的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存在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教學方式單一落后、教學內容沒有針對性以及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等。這些問題的存在需要教師們能潛心去鉆研并解決,以使語文閱讀教學水平得到提高,進而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才。
一、小學語文閱讀重要性分析
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是非常重視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的,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基本語文素質得到加強,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文章作者的情感,同時對文章的閱讀過程也是學生們文學素材和文學素養(yǎng)不斷儲備的過程,通過不斷地加強語文閱讀能力,必然會使學生的謝總做能力得到提高。
二、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目標設置不明確,預期效果不理想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目標不集中,教學內容比較分散的現(xiàn)狀。教學任務沒有規(guī)劃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都是重視快速的見到教學效果,學生們沒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長此以往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狀態(tài)疲倦。教學效果何來明顯之談?雖然學生們進行了大量的語文閱讀,但是卻收效甚微,實際教學質量是非常低下的。
(二)閱讀教學內容太隨意,沒有針對性和科學性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教師對閱文閱讀教學內容選擇比較隨意并且存在過于解讀作者觀點或者追求獨特性的現(xiàn)實狀況。很多教師忽視了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對文章本身的解讀,并且強化字詞語句的知識傳遞,然而過于對文章進行觀點和情感的解讀會使學生無法形成良好的認知觀念。語文教學具有很強的人文性,作為我們的母語教學,理應正確引導,教師對閱讀內容的講解可以有新穎之處,但是不能過于隨意。
(三)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過于單一,落后
在過去多年陳舊的教學觀念的影響下,雖然有很多教師也接觸了新的教學方式,但是仍然存在強制灌輸,盲目追求教學成績的現(xiàn)象。教師在講臺上對閱讀內容進行機械的灌輸講解,學生們只能被動接受。在這種機械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們雖然能夠學到一定的語文知識擅于應付考試,但是從長遠來看,對于他們形成良好的語感以及良好的閱讀習慣有百害而無一利。
(四)師生在語文閱讀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晰
在長期的陳舊教學方式中,教師作為主體存在,學生們被動接受,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和剝奪,積極主動性不能得到很好的發(fā)掘和提升。教學從本質上而言應該是較適合學生充分互動和交流的過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導和主體,教師只是充當指引者的角色,師生充分合作和互動才能促使一個高質量的教學過程的完成。師生角色定位不清晰,職責不明確,不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教學質量。
(五)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
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們的教學水平和質量并沒有有效的監(jiān)督和評價手段,更沒有科學有效的評價體系來促使教師們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優(yōu)化技巧及方法研究
(一)更新教學理念,關注時代新要求
廣大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該時刻關注新課程標準,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南,主動更新教學理念,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從“灌輸者”變成“引導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學習,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為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打下良好的基礎。另外作為語文這門學科來說有很多時候答案并不是唯一固定的,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發(fā)散性思考,更加主動地進行閱讀學習。
(二)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
小學語文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閱讀教學活動,比如可以通過講故事或者表演舞臺劇等吸引學生的形式,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自主閱讀興趣。
(三)重視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閱讀中的應用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思維訓練方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綜合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可以使閱讀教學體系更加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是學生更加系統(tǒng)地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把握和理解閱讀內容,同時也可以使教師更加宏觀的把握語文閱讀教學,使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更加流暢,從而促進語文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
(四)采用親子閱讀促進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
親子閱讀對于低年紀小學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以書籍為載體,閱讀行為為紐帶,強調家長和學生的閱讀體驗,在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親子閱讀可以成為學校教學的有效補充,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五)建立科學的有針對性的閱讀評價體系
語文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答案有很多時候并不是唯一的,因此應該在閱讀評價體系中很好地體現(xiàn)這一點,而不是滿足于“很好”“很新穎”這樣簡單的評價方式。科學的有針對性的評價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們更加科學有效地進行閱讀活動。
結語
語文閱讀教學作為非常重要的語文教學內容,是教師必須重視的,因此教師必須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秦秀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7):250.
[2]馮桂梅.小學語文核心素養(yǎng)培育理念下的閱讀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8(5):17.
[3]逄蕾.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問題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09):61-62.
[4]夏國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高[J].教育現(xiàn)代化,2018(2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