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油菜是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嫩莖葉,別名蕓苔、寒菜、胡菜、苦菜、苔芥。我國是油菜的原產地之一。考古學家曾在陜西半坡村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陶罐里存有大量已經碳化了的菜籽,這其中就有油菜籽?,F(xiàn)今我國南北方廣為栽培,四季均可供應市場。油菜按其葉柄顏色不同又有白梗菜和青梗菜之分。白梗菜,葉綠色,葉柄白色,質地脆嫩,苦味小而略帶甜味。青梗菜,葉綠色,葉柄淡綠色,植株矮小,葉片肥厚,質地脆嫩,略有苦味。
油菜的招牌營養(yǎng)素含量及其食療價值可稱得上蔬菜中的佼佼者。據專家測定,油菜每100 g可食部分含水分93 g,蛋白質2.6 g,脂肪0.4 g,碳水化合物2.0 g,維生素0.5 g,鈣140 mg,磷30 mg,鐵1.4 mg,維生素A 3.15 mg,維生素B1 0.08 mg,維生素B2 0.11 mg,維生素C 51 mg,尼克酸0.9 mg,胡蘿卜素3.15 mg。
油菜入藥載于《新修本草》?!峨S息居飲食譜》稱油菜“烹食可口,散血消腫,破結通腸。子可榨油,故名油菜?!敝嗅t(yī)認為,油菜性涼,味甘,無毒,入肝、肺、脾經,能散血消腫、利腸止血、清熱消毒。莖、葉功能消腫解毒,種子功能行滯活血。莖、葉主治痛腫丹毒、血痢、勞傷吐血,種子主治產后心、腹諸疾、惡露不下、蛔蟲腸梗阻。民間對習慣性便秘、勞傷吐血、熱毒瘡癤等主張多吃油菜。
現(xiàn)代研究證明:油菜所含鈣量在綠葉蔬菜中為最高,一個成年人一天吃500 g油菜,其所含鈣、鐵、維生素A和C即可滿足生理需求。油菜含有大量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油菜所含膳食纖維能與膽酸鹽和食物中的膽固醇、三酰甘油結合,并從腸道排出,因此,有降壓和降脂的作用。油菜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加糞便的體積,縮短糞便在腸腔停留的時間,從而減少便秘,對預防大腸癌等腫瘤有好處。油菜中還含有類似植物激素的物質,可增加某些酶的形成,可吸附、分解某些進入機體的致癌物質,減少惡性腫瘤的形成。油菜還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散血消腫的作用,孕婦產后瘀血腹痛、乳癰、丹毒、腫痛膿瘡者可通過食用油菜來輔助治療。油菜性涼,有一定解毒涼血作用,可用于熱毒瘡癤、血熱出血等癥,多吃油菜對上焦熱盛引起的口腔潰瘍、牙齦出血,也具有調養(yǎng)作用。
油菜的食用方法較多,可炒、燒、熗、扒,油菜心還可做配料。下面介紹幾款保健食譜。
1. 雞油炒蕓苔 ?油菜500 g,鮮蘑菇100 g。將油菜去老葉,切成6 cm長后,洗凈;鍋燒熱,放雞油100 g,待油燒至五成熱時,將油菜倒入煸炒。再加黃油、鮮湯,至八成熱時,放細鹽、糖、味精、蘑菇;再燒1 min后,用水淀粉勾芡,澆上雞油,裝盆即成。此菜具有寬腸通便、解毒消腫的作用,適宜于習慣性便秘、痔瘡大便干結等病癥,亦可作為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食療蔬菜。
2. 清炒油菜 ?油菜500 g,洗凈切成3 cm長段。鍋燒熱,下菜油,旺火燒至七成熱時,下油菜旺火煸炒,酌加精鹽,菜熟后起鍋裝盤。本菜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脂的作用,適宜于高血壓、高血脂等患者食之。
3. 油菜炒蝦仁 ?對蝦肉50 g,油菜250 g,姜、蔥適量。將蝦肉洗凈切成薄片,蝦片用醬油、料酒、淀粉拌好;油菜梗葉分開,洗凈后切成3 cm長段;鍋中加入食油,燒熱后先下蝦片煸幾下即起出,再把油鍋熬熱加鹽,先煸炒油菜梗,再煸油菜葉,至半熟時倒入蝦片,并加入佐料姜、蔥等,用旺火快炒幾下即可起鍋裝盤。此菜具有營養(yǎng)強壯身體的作用,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老年體弱者可常食。
4. 涼拌油菜 ?嫩油菜500 g。將油菜梗葉分開后洗凈,切3 cm長段,瀝干水,入滾水中煮熟,撈出瀝水裝盤,以麻油、精鹽拌食。此菜鮮腴爽口,具有寬腸通便、降糖之功,糖尿病、便秘患者均應常食。
5. 香菇炒油菜 ?油菜100 g,水發(fā)香菇50 g。油菜洗凈切段,水發(fā)香菇洗凈去根切開,植物油燒六成熟,放入蔥、姜末炸鍋,瘦肉末適量煸炒。加入油菜及香菇炒熟,放入鹽、味精、調料等,加少量香油,即可出鍋裝盤。此菜具有寬腸通便功效,可用于胃腸有熱引起的便秘或老人習慣性便秘。
6. 海帶拌油菜 ?鮮嫩油菜200 g,水發(fā)海帶100 g。油菜洗凈,開水焯熟切段,水發(fā)海帶切絲,開水略煮至熟,二者用芝麻醬、味精、鹽、蒜泥涼拌即可。此菜具有消腫散結功效,適用于氣血瘀阻引起的瘡癤腫痛、無名腫毒、乳腺增生。
7. 鮮藕竹筍油菜湯 ?鮮藕200 g,竹筍100 g,瘦肉適量,嫩油菜200 g。鮮藕切片,竹筍切絲,酌加瘦肉煲湯,快熟時嫩油菜切段加入,鹽、味精調味即可。此菜具有涼血解毒功效,適用于因血熱毒火引起的口舌生瘡、出血發(fā)斑、發(fā)熱煩渴等癥。
友情提示:①油菜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故應先洗后切、現(xiàn)做現(xiàn)切,并用旺火爆炒,這樣既可保持鮮脆,又可使其營養(yǎng)成分不被破壞。②因其性偏寒,凡脾胃虛寒、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還有報道稱,油菜不宜與動物肝臟、黃瓜、胡蘿卜同時食用,其所含成分會破壞油菜中的維生素。③多種本草書上均載本品為“發(fā)物”,建議產后、痧痘和有慢性病者應少食,麻疹后及疥瘡、目疾患者不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