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士鳳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勢頭的日益迅猛,高校教學改革與發(fā)展工作進程逐步推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排球課作為現階段高校教學課程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方面的改革成為了高校體育教學發(fā)展的重要方面。將比賽教學法作為新型教學手段應用于當前高校排球課程教學的實踐中,能夠有效革除傳統(tǒng)課程教學模式下的諸多弊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極大地提升學生的球技和運動技能水平。本文即立足于現階段高校排球課程的發(fā)展實際,對比賽教學法應用的重要性、存在的問題以及有效發(fā)展策略進行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高校? 排球課? 比賽教學法? 應用探討
中圖分類號:G842?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3(a)-0086-02
在現階段高校排球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應用比賽教學法即借助比賽的競爭性的特點,將課程教學實踐與比賽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有效提高高校排球課程的教學效率和水平。同時,通過在課程教學實踐中合理融入比賽教學、戰(zhàn)術比賽、個性表演等因素能夠在提高學生技能水平的基礎上進行球技的鞏固與提高,此外,對于提高學生的競爭與合作意識、團體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但就目前比賽教學法在高校排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狀況來講,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需要高校自身、體育教師們以及相關部門加強對比賽教學法應用相關問題的研究與重視。
1? 高校排球應用比賽教學法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競爭意識和合作能力
在現階段高校的排球課程教學實踐中,存在著一個較為明顯的問題,即學生在接受完全部的課程學習之后只能掌握基本的排球技術和理論知識,并未能對排球運動產生興趣,或排球運動在個人身心成長過程中未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時排球課程在學生身心素質方面產生的影響也并未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從這一角度來看,傳統(tǒng)教學形態(tài)下的排球教學過程不能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產生正向的影響作用。在當前高校排球教學實踐中應用比賽教學法能夠有效推進當前教學形式的改善,通過排球比賽形式在教學實踐中的相關應用,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排球運動在個人鍛煉與發(fā)展中的作用,并通過比賽形式真正感受排球運動的樂趣,了解其價值。更為重要的是,比賽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與競爭意識。
1.2 符合高校教學改革的基本精神,有利于推進改革工作進程
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發(fā)展速度的不斷加快,教育工作的改革與發(fā)展成為了當前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教學作為我國教育發(fā)展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其排球課程教學進行比賽教學法的合理融入,符合當前社會發(fā)展新形勢和教學改革工作對高校教學提出的具體要求,同時順應了教學改革工作的基本精神。傳統(tǒng)高校排球教學機制大多依賴教材內容進行,且受運動場地、設施等硬件條件的限制,學生的實際訓練與練習的機會較少,這一問題極大地限制了學生排球運動潛質的挖掘與激發(fā),影響了學生自主性的發(fā)揮。其次表現在傳統(tǒng)教學形態(tài)的片面性,過度依賴教材而忽視實踐鍛煉情況的存在直接導致了學生重排球理論知識而輕技能訓練、重排球課程考核成績而輕運動精神的培養(yǎng)等問題,導致課程教學的結果、目標與排球課程設置的最初目的產生了明顯的偏差[1]。在排球教學融入比賽教學法,補充、彌補了當前排球課程教學中在教學目標、教學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缺失,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積極性,極大的提高高校排球課程的教學效率,進而推進高校教學改革工作的順利進行。
2? 高校排球應用比賽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2.1 教師個人修養(yǎng)與教學能力尚待優(yōu)化,對比賽教學法認識尚淺
就目前比賽教學法在高校排球課程中應用的教學現狀來講,師資力量的薄弱成為了限制其理想效果發(fā)揮的重要因素。授課教師作為連接課程與學生、教學改革精神與教學實踐等方面的重要紐帶和橋梁,在當前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隨著比賽教學法在高校排球課程中應用的不斷深入,教師個人的素養(yǎng)、教學業(yè)務能力水平以及綜合素質方面的欠缺所導致的一系列教學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受個人專業(yè)知識、能力、教學素養(yǎng)等因素的影響,授課教師往往對先進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抵觸,我們以比賽教學法的應用為例進行分析,教師對其應用價值、意義等內容認知尚不到位,直接導致了比賽教學法的應用過于模板化、套路化,缺乏針對自身教學實際的靈活性和多元化,限制了比賽教學法應有作用的良好發(fā)揮。
2.2 學生基礎能力與學習接受力不一,比賽教學法開展難度大
現階段排球在我國高校課程教學實踐中,除去作為專業(yè)課程教學之外,還作為校內其他專業(yè)的體育選修課程。在這一背景下,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就體現出了明顯的基礎能力不一、學習接受度與素質高低不一的狀況。比賽教學法加入排球課程教學實踐中提高了對學生綜合學習素質與能力的具體要求,而學生所表現出的層次性加大了新型教學法推進的難度。另一方面,學生的學習基礎、運動素養(yǎng)的層次性決定了其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的困難也有所不同,需要教師準確把握學生的學習與鍛煉節(jié)奏,鼓勵學生根據自身實際狀況選擇課程難度,并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2]。
3? 高校排球應用比賽教學法的有效策略
3.1 強化師資力量建設與發(fā)展工作,提高教學綜合素養(yǎng)
從當前高校排球課程的發(fā)展現狀來講,高校自身以及相關領導與管理部門強化師資力量的建設與發(fā)展工作,成為了推進比賽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應用水平提高的重要策略之一。首先,高校要加大對具備現代化教學水平與能力的教學人才的引進力度,為當前教師隊伍提供充足的發(fā)展活力。其次,針對原有的教師隊伍要定期開展網絡課程學習、經驗分享會、座談會等形式的再學習活動,引導教師隊伍正確認識比賽教學法在當前高校排球課程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與價值。更為重要的是,強化教師在現代化教學理念、教學精神等方面的培養(yǎng)力度,擺脫傳統(tǒng)教學形態(tài)下以應試為主的教學模式。根據高校排球課程的特點改善教學過程的層次性、豐富性與多元化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現階段高校排球課程的教學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3.2 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階段采用不同的組織教學
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所表現出的學習基礎、學習接受程度、運動素養(yǎng)等學習特點決定了在現階段比賽教學法的應用推廣程度,授課教師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發(fā)展程度和階段變化來組織教學活動。比如,在學生學習的初級與發(fā)展階段,教師可采取一定措施降低比賽教學的難度,幫助學生感受到比賽中樂趣并轉化為學習興趣。到了學生基礎掌握較好的教學階段,授課教師可適當以排球比賽案例為教學示范開展教學活動,并在原有技能鞏固的基礎上逐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進攻意識。在每一次比賽教學結束之后及時地進行總結、分析與點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個人不足與長處,提高后續(xù)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4? 結語
比賽教學法即將競技運動的比賽形式等內容進行合理的移植到排球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教學方法,其順應了當前高校教學改革工作的具體要求和現階段人才培養(yǎng)標準的主要精神,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了教師和學生的一致認可。相關部門要加大對比賽教學法在課程教學實踐中應用的研究,為高校排球課程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李運.比賽教學法在高校排球選項課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8(7):102-103.
[2] 張曉琳.比賽教學法在高校排球公共體育課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8(1):152-153.
[3] 周成林,任莉敏.擊劍運動員賽前競技心理狀態(tài)調控策略[J].中國體育教練員,2006(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