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孟丹 周秀麗 周彬
【摘要】 目的:觀察與探究品管圈活動在血透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6-11月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為對照組,2017年12月-2018年1月以品管圈為指導進行護理的120例患者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及干預后不同時間(1、2、3、4、5個月)的血紅蛋白達標率、血壓控制效果及遵醫(yī)行為。結果:干預前兩組的血紅蛋白達標率、血壓水平及遵醫(yī)行為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不同時間(1、2、3、4、5個月)觀察組的血紅蛋白達標率高于對照組(P<0.05),遵醫(yī)行為優(yōu)于對照組(P<0.05),而兩組的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品管圈活動在血透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對提升血紅蛋白達標率及遵醫(yī)行為均有積極的臨床效果,因此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 品管圈活動; 血透室; 護理工作; 應用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3.02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9)03-00-04
Observation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Nursing Work in Hemodialysis Room/XIE Mengdan,ZHOU Xiuli,ZHOU B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3):-66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and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nursing work in hemodialysis room.
Method:120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 nursed with routine nursing from June 2017 to Nov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120 patients nursed with the nursing guided by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n the hemoglobin standard rates,control effect of blood pressure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at different time(1st,2nd,3rd,4th and 5th month)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Result: The standard rates of hemoglobin,blood pressure levels and compliance behavior of two groups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hemoglobin standard rates of observation group at different time(1st,2nd,3rd,4th and 5th month)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the compliance behavior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P<0.05),while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the nursing work in hemodialysis room is better,and it has active clinical effect for the improvement of standard rates of hemoglobin and compliance behavior,so its application value is higher.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Hemodialysis room; Nursing work; Application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Nanshan District Shekou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067,China
血液透析是腎功能衰竭患者治療的有效方式,臨床應用率極高,與血液透析相關的研究較多,其中患者機體多方面狀態(tài)的調整與改善是疾病治療的重點。貧血及血壓異常是本類患者極為常見的不良情況,對患者的危害較大,甚至可導致患者心衰及死亡等情況,故認為血透室護理工作的提升極為重要[1]。品管圈活動是近年來在血透室患者中應用率較高的一類模式,但是品管圈活動對血紅蛋白達標率、血壓控制效果及遵醫(yī)行為等血透患者治療效果相關因素的影響研究不足。因此本研究就品管圈活動在血透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與探究,并將探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6-11月進行常規(guī)護理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為對照組,2017年12月-2018年1月以品管圈為指導進行護理的120例血液透析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66例,女
54例,年齡25~65歲,平均(55.6±7.0)歲,病程0.5~9.5年,平均(3.9±0.9)年;疾病種類:腎小球腎炎60例,糖尿病腎病30例,狼瘡性腎病22例,其他8例;文化程度:小學12例,初中與中專63例,高中與以上45例。觀察組中男65例,女
55例,年齡24~65歲,平均(55.3±7.2)歲,病程0.5~9.8年,平均(4.1±1.0)年;疾病種類:腎小球腎炎者61例,糖尿病腎病者31例,狼瘡性腎病者21例,其他者7例;文化程度:小學11例,初中與中專64例,高中與以上45例。兩組血液透析患者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的血液透析護理,包括原發(fā)病與血液透析的健康教育、基礎護理及環(huán)境等方面的護理、心理疏導及情緒干預。
觀察組則以品管圈理念為指導進行護理,首先組成品管圈小組,包括1名圈長與5名圈員,每兩天進行1次品管圈會議,由小組成員對會議進行內容的記錄。(1)設定品管圈活動計劃及目標,主要包括:血紅蛋白達標率的提升、血壓水平的改善及遵醫(yī)行為的提高,其中血紅蛋白水平達標率設定目標為64%以上,血壓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遵醫(yī)行為達到95%以上。(2)原因分析:血紅蛋白較低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疾病因素、護理因素及其他因素(圖1);血壓異常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治療因素、護理因素及其他因素(圖2);遵醫(yī)行為較差的原因包括患者自身因素、治療因素、護理因素及其他因素(圖3)。(3)解決措施的制定:針對血紅蛋白低下的原因制定對策,通過細致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血紅蛋白低下的原因,并從飲食習慣方面給予調整,囑患者多進食含等豐富的食物,同時對于月經(jīng)期的女性患者注意監(jiān)控出血量的情況,出血較多者及時進行調整干預;疾病因素中的溶血與出血問題則主要依靠加強護理干預強度與頻率,積極配合醫(yī)師,發(fā)現(xiàn)存在上述情況者及時進行對應治療措施的制定與實施;護理因素中的基礎護理與心理護理內容則主要圍繞貧血危害、防控與改善等內容進行,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貧血癥狀明顯者給予對應的護理干預;另外加強患者家屬相關知識的培訓輔導,使其輔助進行貧血癥狀的護理及心理疏導,并通過病友溝通進行貧血癥狀改善方式的掌握。血壓異常的對策:其中患者自身因素方面的解決措施仍以健康宣教、低鹽低脂飲食調整等方面進行,對于年齡較高者則注意對其原發(fā)病的健康宣教與干預;治療方面以高血壓用藥不佳及透析時間較長為影響因素,與醫(yī)師共同進行解決,制定合理的用藥措施,指導患者合理規(guī)律用藥及實現(xiàn)有效自我血壓管理;對于透析時間較長者則引導其注意對血壓因素的注意,從日常生活中進行防控,并注意引導患者形成良好的血管功能維護習慣;同時注意加強對血壓異常患者的護理措施,并注意護理過程中態(tài)度溫和,避免患者情緒波動較大導致的血壓波動,對于血壓較高者,囑其活動不宜劇烈;睡眠障礙及機體功能狀態(tài)異常等情況者,針對睡眠較差的情況進行睡眠干預,必要者給予改善睡眠的藥物,機體功能較差則給予積極的狀態(tài)調整,對各系統(tǒng)器官功能給予維護性治療及配合性治療。遵醫(yī)行為的對策:從健康教育方面入手,提升患者認知度及改善其治療信心不足的情況,同時提供舒適的環(huán)境、較好的護理措施是以達到改善機體不適感的目的;起效較慢及治療時間較長者通過告知遵從性較差而導致的危害,并以成功案例進行演示,提升效果;囑患者家屬給予患者心理支持與其他方面的支持,病程較長及相對嚴重的患者加強護理頻率,根據(jù)性格特點與心理需求進行護理。
1.3 評價標準
(1)血紅蛋白水平:達到110 g/L及以上為達標,80~109 g/L為輕微貧血,80 g/L以下為中重度貧血[2]。(2)遵醫(yī)行為:以護理小組成員評估為準,以患者治療過程中積極配合為遵從性較高,偶見1~2次抵觸反抗情況為遵從性一般,可見3次及以上抵觸反抗情況為遵從性較低[3]。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等級資料進行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及干預后不同時間的血紅蛋白達標情況比較
干預前兩組的血紅蛋白達標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109,P>0.05),干預后不同時間(1、2、3、4、5個月)觀察組的血紅蛋白達標情況均高于對照組(Z=2.576、2.933、3.137、3.128、2.871,P<0.05),見表1。
2.2 兩組干預前及干預后不同時間的血壓控制效果比較
干預前及干預后不同時間(1、2、3、4、5個月)兩組的血壓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SBP=0.173、0.187、0.283、0.872、0.540、0.529,tDBP=0.193、0.117、0.126、0.931、0.298、0.696,P>0.05),見表2。
2.3 兩組干預前及干預后不同時間的遵醫(yī)行為比較
干預前兩組遵醫(yī)行為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Z=0.263,P>0.05),干預后不同時間(1、2、3、4、5個月)觀察組的遵醫(yī)行為優(yōu)于對照組(Z=2.752、3.889、4.036、5.298、4.472,P<0.05),見表3。
3 討論
血液透析的臨床應用率較高,是腎臟替代性治療方式,而隨著血液透析治療技術不斷發(fā)展完善,其臨床應用的效果與安全性也得到不斷提升,但是仍存在較多不足,如血液透析治療多類伴發(fā)不良情況仍較多,因此控制的需求仍較高[4-5]。臨床相關研究顯示,血液透析患者中較多患者存在貧血及高血壓的情況,而這對于患者的治療及預后均十分不利,伴發(fā)貧血與高血壓的原因主要與長期透析及腎臟疾病狀態(tài)等多類因素有關,對患者的多系統(tǒng)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的上述方面改善是保證治療效果與預后的重要基礎與前提[6-7]。另外,有研究顯示,患者自身的遵醫(yī)行為也是對貧血與高血壓狀態(tài)發(fā)生控制與改善的重要影響因素,遵醫(yī)行為較高的患者其貧血與高血壓的發(fā)生率與貧血發(fā)生后的改善效果均相對較好[8-10],且遵醫(yī)行為關系到血液透析工作的順利開展,因此此方面的研究極為必要[11-12]。
血透室工作過程中,護理工作的作用不可忽視,其對患者的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均有直接的影響,而不同的護理模式對患者的影響差異較大,因此關于各類不同護理模式的比較性研究多見[13-14]。品管圈活動是近年來在血液透析治療患者中應用率較高的一類護理模式,其遵循全體合作及集思廣益的理念進行護理,對護理質量與護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需求更高,因此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本研究就品管圈活動在血透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觀察與探究,結果顯示,品管圈干預患者的應用效果好于常規(guī)護理,表現(xiàn)為干預后不同時間(1、2、3、4、5個月)血紅蛋白達標率及遵醫(yī)行為顯著更好,說明其對患者的貧血與治療護理遵從性均有更好的改善作用,而其對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與常規(guī)護理差異不明顯,但對血壓的控制也有較為持續(xù)的改善作用,表現(xiàn)為持續(xù)降低,降低幅度雖不大,且改善趨勢值得肯定,這與品管圈模式對問題的原因分析更為透徹,解決更為具有針對性有關[15-16]。
綜上所述,研究認為品管圈活動在血透室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較好,對提升血紅蛋白達標率及遵醫(yī)行為均有積極的臨床效果,因此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沈星星,陳靜芳,葉燕卿,等.品管圈活動對提高新血液透析患者健康宣教知曉率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23):104-105.
[2]郭剛,倪虹.品管圈活動減少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癥的效果觀察[J].中國臨床護理,2016,8(5):390-393.
[3]馮雪芳,蔣茜,曾洋,等.品管圈在持續(x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紅蛋白達標率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血液凈化,2018,17(4):265-267.
[4]肖觀清,孔耀中,申偉,等.血液透析患者原發(fā)病因及高血壓和貧血狀況的多中心調查[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4,14(12):712-715.
[5]胡剛明,沈文,陳家斌,等.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6例貧血狀況調查[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6,32(35):77-78.
[6] Molina-Robles E,Colomer-Codinachs M,Roquet-Bohils M,et al.Effectiveness of an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 and physical exercise on the functional capacity of patients on haemodialysis[J].Enferm Clin,2018,28(3):162-170.
[7]姚美琴.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貧血的原因分析、防治及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6,26(13):239-240.
[8]黃琳,周健美.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貧血相關治療及其影響因素[J].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2015,13(5):11-14.
[9] Moran A.Factors influencing the introduction of a process of advance care planning in outpatient hemodialysis facilities[J].Nephrol Nurs J,2018,45(1):43-60.
[10]肖觀清,孔耀中,申偉,等.血液透析患者原發(fā)病因及高血壓和貧血狀況的多中心調查[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4,14(12):712-715.
[11]周瑞玲,李江寧,李毅,等.延伸性護理??平】到逃诰S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壓患者中應用的護理研究[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15):57-58.
[12]姚海蓉.個體化護理對維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壓患者用藥依從性及血壓控制的作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23):3219-3221.
[13]王燕.品管圈活動提高血液透析病人飲食知曉率及護理滿意度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7,15(30):3735-3737.
[14]韓曉葦,張秀芳,黃少娟.強化降壓護理干預改善血液透析病人高血壓和生存質量的效果[J].全科護理,2016,14(21):2196-2198.
[15] Al Saraireh F A,Aloush S M,Al Azzam M,et al.The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versus psychoedu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depression among patients undergoing haemodialysis[J].Issues Ment Health Nurs,2018,39(6):514-518.
[16]徐麗霞,梁馨苓,李志蓮,等.血液透析患者貧血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血液凈化,2014,1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