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琳
(蚌埠醫(yī)學院,安徽 蚌埠 233000)
道德人格是20世紀90年代西方道德心理學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主題,是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道德認知、情感和行為的整體組織,是個體的內(nèi)在品質(zhì)與外在行為模式的統(tǒng)一,是人格的道德維度[1]。公正世界信念是指人們相信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是公正的,在這個世界里人們得其所應(yīng)得,所得即應(yīng)得[2]。已有研究認為公正世界信念與道德相關(guān),公正世界信念較強的個體會有更多的親社會行為,青少年犯罪的相關(guān)研究也發(fā)現(xiàn)青少年的公正世界信念可以預(yù)測其親社會行為及初犯再犯[3]。共情是指個體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緒體驗,并且能夠?qū)Υ俗龀鲞m當行為反應(yīng)的能力[4]。一方面,共情與道德相關(guān),已有研究證實個體的共情能力能夠預(yù)測道德判斷的利他選擇傾向,且成人的攻擊行為、道德認知因素以及共情能力因素三者之間存在關(guān)系[5]。另一方面,共情又與公正社會信念相關(guān),較高公正社會信念會使個體更加敏感的感知他人困境,能夠設(shè)身處地為他人思考[6]。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道德人格、公正世界信念和共情之間的關(guān)系,并進一步檢驗了共情在道德人格和公正社會信念中的中介機制。
本研究在安徽省某高校選取一到三年級的在校大學生隨機發(fā)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357份。其中男性136人,女性221人; 大一127人,大二108人,大三122人;生源地為農(nóng)村221人,城市136人;獨生子女139人,非獨生子女218人。
1.大學生道德人格問卷問卷
采用朱琳等編制的大學生道德人格問卷[7],問卷共35題采用5級計分,包含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行為、道德意志、道德同一性和道德敏感性六個因子,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本次研究中大學生道德人格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93。
2.公正世界信念問卷
采用 Dalbert(1999)編制,蘇志強等修訂的公正世界信念量表[8],共15題,采用6級計分,包含指向個人的個人公正世界信念及指向他人的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兩個維度。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本次研究中公正世界信念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88。
3.基本共情問卷
采用 Jollife(2006)編制的基本共情問卷,由鄭州大學夏丹修訂的中文版問卷[9]。問卷共20題,采用5級計分,包括認知共情和情感共情兩個維度。在本次研究中基本共情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71。
采用SPSS20.0作為分析工具,對數(shù)據(jù)的分析主要涉及問卷信度分析、描述性分析、t檢驗、方差分析、相關(guān)分析和回歸分析。
大學生道德人格得分均值為(132.25±19.91),道德人格的六個因子得分均值分別為:道德認知(25.70±5.85),道德情感(23.37±5.54),道德行為(26.71±6.36),道德意志(17.85±3.55),道 德 敏 感 性(23.74±4.96), 道 德 同 一 性(19.25±3.50)。
大學生公正世界信念得分均值為(53.36±19.91),其中個人公正世界信念維度得分均值為(27.51±4.83),一般公正世界信念得分均值為(25.85±5.00)。
大學生在基本共情量表上得分均值為(72.45±5.00),其中認知共情維度得分均值為(30.39±4.71),情感共情維度得分均值為(34.06±6.53)。
道德人格及其三個維度在大學生年級、生源地和獨生子女上均無顯著差異。在性別差異上(見表1),女生在共情及認知共情、情感共情兩個維度上顯著高于男生(t=-7.15,p<0.01;t=-5.73,p<0.01;t=-6.52,p<0.01);在道德人格總分上,男女間無性別差異,但在道德情感因子上,女生顯著高于男生(t=-3.42,p<0.01);在公正世界信念總分上,男女間無性別差異,但在一般公正世界維度上,女生顯著高于男生(t=-3.38,p<0.01)。
表1 大學生道德人格、公正世界信念和共情性別差異的t檢驗
為了探討醫(yī)學生道德人格、公正世界信念和共情之間的關(guān)系,對三個變量進行相關(guān)分析。結(jié)果顯示,共情、世界公正信念與道德人格及其六個因子間均呈正相關(guān),且相關(guān)達到顯著水平(表2)。
表2 大學道德人格、公正世界信念和共情的相關(guān)分析
本研究采用溫忠麟等[10]等提出的中介檢驗程序進行檢驗,對大學生道德人格、公正世界信念和共情進行一系列的回歸分析,(如表3、表4)顯示依次檢驗都是顯著的,且在共情中介的影響下,道德人格對公正世界信念的標準回歸系數(shù)從0.343降到了0.312,但由于步驟三中道德人格的標準回歸系數(shù)依然顯著,所以共情只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占總效應(yīng)的比例為0.281×0.312/0.343=25.5%。
表3 共情的中介效應(yīng)分析表
表 4 共情的中介效應(yīng)分析表(方程式)
對于大學生共情、道德人格和公正世界信念的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大學生年級、生源地、獨生子女和學生干部上均無顯著差異。在共情及兩個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別差異,女性共情能力顯著高于男性,這和以往的研究結(jié)果相一致[11]。而女性共情能力高于男性的原因,一方面是個體生理基礎(chǔ)和社會化過程存在性別差異,另一方面是因為女性對情緒刺激比男性更加敏感。而女性對情緒刺激的敏感性也可以解釋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在道德情緒上的性別差異。同時,研究結(jié)果表明女性在一般世界公正信念上顯著高于男性,這也和以往的研究相一致,有研究認為人際信任是導致世界公正信念存在性別差異的因素之一[12]。
研究結(jié)果顯示,大學生道德人格、公正世界信念和共情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這與以往的研究相一致。首先在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道德人格,使個體在認知、情感和行為上更符合社會要求和規(guī)范,在這個過程中會讓個體在社會規(guī)范的影響下產(chǎn)生“好人有好報”“做錯事要按照規(guī)范受到懲罰”等的對于所處社會的認知和信念,即公正世界信念。同時在道德人格中的道德情感是以道德為標準,對自己和他人產(chǎn)生的內(nèi)心情感體驗,也有助于提高個體對自我、他人和環(huán)境的認識,更好的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感受,即具有更好的共情能力。
同時,本研究以大學生道德人格為自變量,以共情能為中介變量,以公正世界信念為因變量,構(gòu)建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考察三個因素直接關(guān)系。結(jié)果表明,共情在道德人格和公正世界信念之間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即道德人格不僅對公正世界信念有著直接的影響,還會通過中介變量共情對公正世界信念產(chǎn)生間接的影響。即當?shù)赖氯烁衽囵B(yǎng)和發(fā)展不佳時,個體的道德認知、情感、行為會影響個體對于世界公正、公平的意識,同時還會通過影響個體的共情能力進一步影響公正世界信念。因而在教育教學中通過對大學生道德人格的培養(yǎng),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公正世界信念,幫助他們建構(gòu)好的道德品行會帶來好的結(jié)果的信念和意識。同時,還可以通過共情訓練,積極的體驗和理解他人情緒情感,更多的換位思考,進而獲得世界是公正的信念。
道德人格和公正世界信念間關(guān)系復(fù)雜影響因素繁多,本研究只探討了共情和道德人格、公正世界信念間的關(guān)系,雖然通過中介作用的檢驗證實了共情在其中起到了中介作用,但只具有部分中介的作用。在后續(xù)的研究中可采用更多的方法和手段,進一步探討兩者間的關(guān)系及影響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