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案例教學法運用于《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課教學中,作用價值極為突出,既可以讓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也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有效地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短板,更是落實和拓展課程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途徑。文章從目前《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案例教學現狀分析,深入地研判了案例教學法在課程中適用的實效性。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 應用
【基金項目】本文系新疆師范大學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示范項目(《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吳常柏。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40-02
案例教學法運用于《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課教學中,作用價值極為突出,既可以讓教學內容豐富多彩,也可以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案例教學法有效地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短板,更是落實和拓展課程培養(yǎng)目標的重要途徑。文章從目前《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案例教學現狀分析,深入地研判了案例教學法在課程中適用的實效性。
一、案例教學法的現實價值取向
自上個世紀美國哈佛大學首先使用案例教學法至今,已有近一個半世紀?,F今案例教學法為高等院校人文社會科學類的專業(yè)課教育教學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遵照教學規(guī)律與特點,通過教師精心設計典型案例,以問題為導向,以行動為驅動,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加深學生對專業(yè)技能、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可見案例教學法對教師和學生學習專業(yè)課意義重大,一方面對教師來講可以很好地突破教學中對相對抽象和模糊的概念定義的理解,使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化;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學生生動直觀而且親身感受到案例教學法現實價值,讓專業(yè)知識活靈活現地被消化吸收,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學術界對案例教學法內涵的研究和在具體學科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在法學、政治學、財政學、醫(yī)學護理學、管理學(MBA、MPA)等學科應用較多,但《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課教學中應用不足,還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需引起重視,加以改進?!懂敶袊c政治》學科是一門研究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實踐的科學,讓學生置身于一個現實的環(huán)境中,運用政府學、政治學、政黨學、中共黨史學等的相關理論,對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取得的巨大成績進行全景式的描述與概括,同時也能直面現實問題、圍繞困境加以分析,縱觀國內外研究成果,作出正確的判斷,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而案例教學法比傳統(tǒng)的說教和理論灌輸的教學更有優(yōu)勢,符合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教學改革的要求,案例教學法可以提高學生對當代中國政府和政黨的認識、認同和情感,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學生自主研學、協作探學、創(chuàng)新拓學的良好學習氛圍。
二、案例教學法在《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學科教學中存在問題
1.案例選擇的問題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在政權構建進程中一系列的制度設計和現實成果的展現,如何把我們取得的輝煌成績完整地展示給同學們,用案例教學法較為貼切,而案例的選擇至關重要。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隨機抽選一些案例或者在網上隨便下載相關案例就應用,針對性明顯不夠,教學實際效果大打折扣。如在講到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權利和義務時,只是簡單復述書中的內容,案例選擇沒有代表性,尤其從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深入一線鮮活案例挖掘明顯不足。同時,教師在案例選擇上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關注不夠,致使其接受程度和教師的案例難度不相匹配,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2.師生互動的問題
案例教學法中師生關于教學內容的互動至關重要,可以起到“雙向趨動”的效果。而現實中部分教師在列舉案例中前提預設了學生可以接受自己所講案例,對學生回饋自己案例的效果的能力培養(yǎng)乏力。如在講到監(jiān)察委員會時,聯系新憲法的修改,對其重大意義的現實影響教師講解時缺少案例支撐,即使列舉了案例也沒有代表性。
3.教學效果評價的問題
教學效果的評價是對教學內容的講解和落地及對教學規(guī)律遵循的重要體現。在《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的教學中部分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明顯不足,盡管有校院制度設計和評價參數,但是現實運行中很難落實,如每個學校都有教學督導,由于班級太多難以一一聽完,學院領導任務安排較為緊湊,難以投身督查,致使部分教師對自己放松了要求,加以相關“傳統(tǒng)”沿習,致使部分教師對自己授課所采用的案例超級自信,不接受師生甚至領導的建議和意見,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案例教學法在《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學科教學中的優(yōu)化
1.案例選擇的優(yōu)化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認為應對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幾個維度:一是教師要轉變案例設計和選取觀念,在《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課程中案例的選擇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避免隨機性和單一性,要為絕大多數同學所能理解,產生普遍的共鳴,才能達到案例助學的目標。二是案例應該選擇最新的,最近發(fā)生的與課程相關的最新案例,讓同學們耳目一新,有時代感和新鮮感。如講到監(jiān)察委員會時,可以聯系最近專家學者的公開評論及《監(jiān)察法》具體條文來突出監(jiān)察委員會設立的現實價值和深遠影響。
2.重視師生互動的全過程
案例的選擇和應用不只是教師一個人的事,而是如何在遵循教學規(guī)律的同時,突出知識具體的應用性,如想達到教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必須師生全程參與,無論教師還是學生一起來收集案例,建立案例庫,再具體分類,綱舉目張,在講到具體哪一課時可以互動截取典型案例,作為課程資源加以充分利用。
3.教學效果評價的優(yōu)化
優(yōu)化教學效果的評價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進步,是培養(yǎng)新時代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的內在要求。依據國家教育部和本科培養(yǎng)計劃的相關要求,采取多元評價的體制來優(yōu)化教學效果。一是轉變傳統(tǒng)評價標準。教師一言堂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但是教師主導地位沒有變,就教學內容和方法來說,教師的“火車頭”作用不可替代,但是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不只是備教材、備學生,還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可以超額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從而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情懷。二是突出案例教學法潛在價值,精心設計突出教學內容主題的案例,能夠震撼師生心靈又與時俱進的案例可以讓知識體系和知識內容“活”起來,最終達到“火”起來。三是汲取同事和學生的建議,聽進良言,彌補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案例的選擇同事和學生會給些彌足珍貴的建議和意見,對我們選擇案例不足的“直白”是督促我們進步的開始,擇其善者而從之,對優(yōu)化案例庫,提升教學質量不容小覷。
文章重點探討了案例教學法在《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課中存在的現實問題與治理策略。通過分析對比可知案例教學法的優(yōu)勢和內在價值已經十分突出。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加強對案例教學法加以開發(fā)與利用,以提升教育教學實際效果向更高層次邁進!
參考文獻:
[1]李燕玲.公共管理教學中案例教學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6(2):103-110.
[2]祁潤晶,彭毓蓉.案例教學法在《管理倫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8(46):198-199.
作者簡介:
吳常柏(1977-),黑龍江哈爾濱人,教師,博士,研究方向,中共黨史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