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波
摘要:中職學?!堵殬I(yè)道德與法律》是學生必修的基礎性課程,在提高學生職業(yè)修養(yǎng)、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培養(yǎng)學生優(yōu)良行為品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在教學應該通過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展示真實案例、引導合作探究、實施激勵評價等策略,活化課堂教學氛圍,以《職業(yè)道德與法律》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中職學校;職業(yè)道德與法律;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職業(yè)道德與法律》作為中職德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崗位要求的道德修養(yǎng)、誠信品格、敬業(yè)精神、責任理念、法律素質和遵紀守法意識。要較好地實現《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的教學目標,教師應該從學生的求職就業(yè)要求出發(fā),采取符合學生年齡心理特征和學科內容特點的的教學策略,突出教學的時代性和實踐性,以由此構建的高效課堂水乳交融地化職業(yè)素質與修養(yǎng)于《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的基本觀點和原理之中。
1、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種種原因,中職學校學生大都是中考中的受挫者,文化基礎差、學習興趣低的現象在學生中普遍存在。鑒于此,在《職業(yè)道德與法律》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心理特點,適時創(chuàng)設直觀、生動、富有感染性和啟發(fā)性的教學情境,使原本略顯沉悶的課堂教學呈現出靈性和動感,有效觸動學生的興奮點,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職業(yè)禮儀的基本要求——誠實守信”這部分內容時,我先給學生講了“元寂住持與兩個徒弟”的故事:開元寺的住持元寂要在他最得意的兩個徒弟一寂和二寂中間選一個接班人,他將兩個徒弟都叫到跟前,給了每人一袋谷種,告訴他們明年誰收獲的谷子多,誰就是新住持。第二年秋天,一寂挑來滿滿的一擔谷子,而二寂卻兩手空空。元寂見此情形當眾宣布二寂為接班人。一寂不服,認為自己的谷子多,理應是勝者,元寂微微一笑說,我給你們的谷種都是用開水煮過的,根本不可能有收獲,顯然二寂是誠實的,做住持理所當然。故事創(chuàng)設出的教學情境使抽象枯燥的理論知識變?yōu)樯鷦佑腥さ默F實問題,給學生一種強烈的心靈觸動,誘發(fā)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思索,進而以濃厚的興趣和主動的心理情緒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中。
2、展示真實案例,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情感
中職學生正處于心理發(fā)育的成長期,對單純的理論講述容易出現方案情緒,而對直觀、真實的社會現象有著較濃厚的感情投入。案例是現實社會現象和問題的縮影,能夠給學生身臨其境的內心感觸,對學生形成較強的感情吸引。為此,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通過展示學生喜聞樂見的真實案例,將書本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等效于深入實踐,親自分析、處理時間問題的機會,以此發(fā)展學生的學習情感。在教學民法中“民事權利”這一內容時,我們配合課堂講授,展示這樣一個案例:小詩今年13歲,過春節(jié)的時候收了許多壓歲錢,沒有經過父母同意,他就到手機店以2500元買了一個手機。她的父母認為小詩尚未成年,不能擅自做主買這樣貴的手機,手機店也不能與未成年人進行這樣大數額的買賣交易,要求手機店退貨。小詩認為這是她自己的壓歲錢,她有權支配,不想退貨。手機店認為手機是所有人都可以購買的,也不同意退貨。結合這一案例,我們讓學生根據本課時所學的內容分析:①小詩父母的認識是否正確?②小詩與手機店之間的買賣行為是否有效?③小詩父母要求手機店退貨是否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與學生生活貼近的案例給了學生較好的心理暗示,學生的學習情感得到有效的啟迪與發(fā)展,在學生積極主動弄清什么樣的行為才算是有效的民事行為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了切實的提高。
3、引導合作探究,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中職學校的就業(yè)屬性決定了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在其今后職業(yè)發(fā)展中的特殊位。教師要從培養(yǎng)學生就業(yè)核心競爭力的高度推動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要內容的學習方式變革,把“轉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習水平”作為提升課堂活力的突破口,潛心引領學生挖掘教材中蘊含的、能引發(fā)共鳴的人生價值、人際關系、工作就業(yè)、理想與現實、道德與法律、以德治國和以法治國等問題,開展教學問題的小組合作討論、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動。使學生在熱烈而有序的自主合作探究中學會思考合理性,形成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觀念。在講授“努力做遵紀守法的好公民”這內容時,我沒有進行逐段講讀,而是先指導學生在閱讀教材的基礎上,提出問題:①紀律與自由的關系;②法律與紀律的關系;③社會主義法律的作用;④把遵紀守法轉化為自覺行動的意義等問題,引領學生展開討論和辨析,由于問題有較強的對應性,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心理認同,學生思維活躍,據理爭辯,真正把“講堂”變成了“學堂”,使學生在學習方式由被動向主動轉化的過程中更愛學習和探究。
4、實施激勵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
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說過:教育教學中的肯定和鼓勵,能夠激發(fā)學生巨大的自信,進而形成刻苦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中職生因為學習成績的不理想,長期處于被輕視、被忽略的地位,他們的內心更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師的一個鼓勵、一份肯定。為了構建中職《職業(yè)道德與法律》高效課堂,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精力,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從不同的維度實施多樣而恰當的教學激勵評價。要特別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進程,發(fā)現和肯定學習后進學生所取得的點滴進步,幫助學生在《職業(yè)道德與法律》學習與實踐中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激發(fā)自信。讓教師的激勵評價成為調動學生學習情感、構建中職《職業(yè)道德與法律》高效課堂的“催化劑”。
構建《職業(yè)道德與法律》高效課堂是中職實用型技能人才培養(yǎng)的必然要求。我們應時刻關注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職業(yè)素質要求,弘揚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以《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課堂的鮮活、精彩與靈動,吸引學生的情感投入,以《職業(yè)道德與法律》高效課堂的構建促進學生職業(yè)素質和就業(yè)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徐志偉.實效《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課堂教學模式構建.《學園》,2017 (05).
[2]于何明.淺探中職學校的《職業(yè)道德與法律》教學.《課程教育研究》,2018 (12).
[3]陸運生.對提高《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課教學效果的探索.《求知導刊》,2019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