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改革目標中明確的指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德、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學習的初始階段,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是在為學好語文打下基礎,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fā)展來說非常關鍵。合理的教學方式、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能夠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需求合理的設置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以及教學的內容,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教學活動。本文簡單的分析了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幾點思路,希望對提高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能力;策略
一、 引言
小學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初始階段,而小學階段則又可以劃分為低、中、高三個教育階段,雖然這三個階段的教學重點不同,但是彼此是相互連接、循序漸進的。對于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教學的重點不僅是讓學生有識字的能力,還需要通過教學讓學生能夠將識字、說話進行有機的結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這也是在為中年級的閱讀教學做鋪墊,低年級開始進行閱讀教學,對于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二、 提升低年級學生閱讀能力的意義
閱讀能力無論對于哪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教育的意義都是非常大的,閱讀是一種必備的基礎能力,在學生學習的整個生涯中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位置,能否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則與很多方面都有關系,比如學生自身的語言積累、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是否具備自學的能力等等。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低年級注重學生的識字教育、中年級注重學生的閱讀教育、高年級注重學生的寫作教育,這樣的劃分并不是說閱讀教學只是中年級的教學重點,低年級的識字也是需要閱讀和寫作的,并且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更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鍵。低年級是學生學習知識、形成能力的初始時期,是最關鍵的時期,閱讀教學能夠促進對學生的識字和表達,對學生能否形成良好的寫作能力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對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發(fā)展。
三、 培養(yǎng)和提升小學低年級段學生閱讀能力有效策略
(一) 首先應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激發(fā)閱讀興趣
對學生自身來講只有對某一件事或者某一學科產生興趣,才能真正的把這件事做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語文閱讀能力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想要使學生閱讀能力獲得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將是首要任務。因為小學低段的學生性格和心理普遍存在自由、散漫好動愛玩的特點,如果讓小學低年級段的學生直接進入嚴格紀律的學習狀態(tài)會很難適應,應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讓學生逐漸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對閱讀的興趣才能使學生更好的適應。閱讀能夠使學生獲取知識、給學生帶來快樂從多個方面的認知世界,開拓學生知識面和視野。并且學生通過閱讀也能夠使自身的想象力得以發(fā)揮,使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的充實和豐富,更加符合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學生充足的自由閱讀實踐,打造具有趣味性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自主性的參與進來,并且讓學生自主閱讀后可以進行互相探討和交流,讓學生對文章各種個性化理解和看法互相碰撞必定會生絢爛的火花,從而使學生在自由、活躍快樂的閱讀氣氛中互相學習和發(fā)展,有效調動學生閱讀興趣不斷提高閱讀能力。例如,在講解《影子》這篇課文時,就課組織學生共同做一個“捉影子”的小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觀察影子并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熱情,游戲過后再進行課文的學習從而起到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調動學生新課文的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文章內容。
(二) 其次應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應對學生閱讀能力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教師應有意識的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具體方法如下所述:(1)首先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應保持注意力精神集中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做到專心閱讀;(2)其次,要求學生在展開閱讀的過程中,應將自己不認識的生字生詞和不能理解的語句以及優(yōu)秀語句進行標注,培養(yǎng)學生閱讀過程中善于動手的良好習慣,這樣也能夠使學生的閱讀更有目的性。(3)教會學生學會傾聽,尊重他人學習汲取他人優(yōu)點。在語文實踐教學中發(fā)現(xiàn),當老師讓一位同學朗讀文章的時候,很多學生都表現(xiàn)出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現(xiàn)象,當某位學生朗讀課文時很多學生都不注意傾聽,該做什么就做什么。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可設置一個隨時停止再隨機點名一位同學接著上一位同學繼續(xù)閱讀的環(huán)節(jié),從而有效避免這一問題,讓學生注意傾聽其他學生的朗讀,逐漸養(yǎng)成學會傾聽的良好習慣。
(三) 重視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意識,有效推動閱讀能力的提高
對閱讀自身來講,由于每位學生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閱歷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對同一個作品閱讀后所產生的理解和看法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所以說,學生展開具有閱讀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過程中,也不能只給出唯一答案,通常教師的分析也無法準確的表現(xiàn)出學生自身對課文的理解。所以,要求語文教師自身平時也應博覽群書,閱讀各個方面各種題材的書籍不斷充實自身讓思維不受限制,能夠在語文教學中對文章做出多角度的分析和理解,從而無形中感染學生展開自主閱讀,培養(yǎng)自主閱讀意識讓學生也能夠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和理解,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并且教師也能夠為學生推薦適合學生閱讀的優(yōu)質資源,讓學生逐漸形成自身獨有的閱讀方法和習慣,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王麗梅.淺議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途徑[J].學周刊,2012(35):148.
[2]王艷.淺談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J].速讀旬刊,2016(3).
作者簡介:
衛(wèi)春琴,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富林鎮(zhèn)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