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珉
【摘 要】合唱是一種很多人同時唱歌的藝術表演形式,有著氣勢磅礴、熱血沸騰以及大膽豪邁等特點,而這對于高等教育來說有著極強的促進作用,學生能夠在合唱的過程中培養(yǎng)健全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促進其綜合能力的提升,為日后走向工作崗位奠定基礎。本文主要對合唱教學在高等院校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作用進行討論,希望對相關工作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等院校;合唱教學;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5-0160-01
一、促進學生音樂辨識能力的提升
音樂是一門藝術,如何超出聲音層面而深入到音樂所呈現的意境之中是學生感悟力培養(yǎng)與提升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首先相關教育工作者應先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審美能力,采用各種教學方式訓練學生,逐步提高學生的音樂辨識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選擇一些代表性較強的合唱歌曲和同歌詞的單旋律歌曲進行對比來提高學生的音樂辨識能力非常有效。以一些革命和抗戰(zhàn)為背景的老歌為例,這種經典紅歌雖然旋律簡單,但包含各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利用合唱的形式進行演唱更能體現其氣勢,此起彼伏的節(jié)奏與扣人心弦的伴奏更容易讓學生置身于歌曲所營造出來的意境之中,讓學生逐漸感受到革命道路的艱辛與困難,了解革命戰(zhàn)士不怕犧牲的精神與集體觀念,并且通過鮮明對比還能讓學生更加清楚地體會與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調,全面加深理解,提高音樂鑒賞能力與辨識力,促進其音樂水平的提升。
二、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
合唱顧名思義是以集體為單位的一種表演形式,所以一個人是不能完成合唱的,必須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做好個人的本職工作,發(fā)揮最大合力才能呈現出近乎完美的合唱歌曲。在合唱中雖然需要學生體現唱功、唱法上的專業(yè)能力與水平,但是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要充分發(fā)揮集體主義精神,每個隊員都應順應集體的需要,控制個人情感,將音調、旋律調整到一起,這樣才能發(fā)揮最大合力,將曲目所想表達的意境和情感傳遞出來,展示合唱藝術的魅力所在,激起觀眾共鳴。由此我們不難看出,合唱在高等院校學生集體榮譽感培養(yǎng)方面的重要作用。
現階段高等院校的學生往往存在一些心理通病,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很難融入集體;學生生活在一起難免出現攀比心理、嫉妒心理以及自卑心理等,這些都不利于“三觀”的培養(yǎng),因此在素質教育中運用合唱的方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更能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融洽的交流環(huán)境,為學生和學生之間增進了解、互通情感提供平臺與機會,彌補學生在民族精神與愛國精神上的短板,逐漸形成艱苦奮斗、團結協作的優(yōu)秀思想。優(yōu)秀的合唱歌曲更能充分發(fā)揮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學生更容易受到熏陶。
三、激發(fā)學生上進心
雖然現階段人們生活更加富裕,也更看重教育,但是我國教育體制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有著中學緊、大學松的特點,所以很多學生在過了高考這道坎之后往往覺得自己已經在教育方面混出頭了,也如愿進入了大學,再加上大學或高職教育主要是讓學生自主學習,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讓學生主動加入到學習之中,而不是像高中階段那樣,為了應付將來的高考而被動學習。可是很多學生走進高校之后沒人管了,天天無所事事,更不能充分利用課余時間,無故曠課、中途逃課等問題頻頻出現,總結出來就是學生缺乏上進心,到了大學后就開始放縱自己,對于未來沒有一個長遠的規(guī)劃。因此如何通過有效方式改變學生這種精神狀態(tài)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著重討論的一個問題,而運用合唱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音樂是情感的流露與表達,就算不是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在接受九年義務制教育以及高中教育后,也具備相應的綜合素質,容易對一些經典合唱曲目產生共鳴,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起到振奮精神、分發(fā)圖強的效果,尤其是一些革命老歌、經典紅歌、愛國歌曲等,在合唱練習與表演的過程中深入了解老一輩革命烈士是如何艱苦奮斗,為了心中的理想敢于直面困難與犧牲的,深入體會我們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讓大學生感受到時代召喚,在感恩思想作用下,立志成為國家的棟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上進心,讓學生以更加高昂的斗志面對生活與學習。
四、提升學生識記能力
雖然在學習過程中我們不提倡死記硬背,但是記憶力對學習成績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合唱對學生記憶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演唱者要記住曲調、歌詞以及節(jié)奏等,并且在演唱中形成的體會與聯想大多也與記憶有關,由此可見,合唱在學生記憶力培養(yǎng)方面的作用。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始終處于亢奮狀態(tài),大腦快速運轉,在反復記憶中提高識記能力,為其全面發(fā)展奠定必要基礎。
五、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合唱教學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相關教育工作者應給予重視,在實際工作中總結經驗,著力提高合唱教學水平,為我國的建設與發(fā)展提供更多高素質、高水平人才。
參考文獻:
[1]吳驍樺.論合唱藝術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7,(06):26-27.
[2]黃偉.論合唱藝術在素質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音樂時空,2013,(04):17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