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鴻旭
【摘 要】目的:觀察血府逐瘀湯在心肌梗死經(jīng)皮冠狀動脈內(nèi)介入術(PCI)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行經(jīng)皮冠狀動脈內(nèi)介入術104例心肌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2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血府逐瘀湯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心肌酶學水平和心功能。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SOD、LVEF水平均比對照組較高,MDA、CK-MB、LVEDV、LVESV水平均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肌梗死PCI術后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心肌酶學水平,提高心功能。
【關鍵詞】心肌梗死;PCI;血府逐瘀湯;心肌酶學水平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5-0097-03
心肌梗死是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心肌出現(xiàn)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缺氧,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疼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給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帶來嚴重的影響[1-2]。目前臨床通常采用PCI術治療,可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肌缺血缺氧情況,但術后仍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再灌注損傷,降低心功能。因此術后給予患者有效的藥物輔助治療對提高心功能具有重要意義[3]。筆者觀察血府逐瘀湯在心肌梗死PCI術后應用的臨床療效?,F(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行經(jīng)皮冠狀動脈內(nèi)介入術的104例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52例。對照組中女25例,男27例;年齡43~80歲,平均年齡(60.25±4.87)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10年,平均病程(5.96±1.35)年。觀察組中男24例,女28例;年齡42~81歲,平均年齡(60.30±4.85)歲;病程最短2年,最長11年,平均病程(6.11±1.40)年。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西醫(yī)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4]診斷標準,中醫(yī)符合《中醫(yī)內(nèi)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三)》[5]中心肌梗死診斷標準:心胸疼痛、入夜為甚,伴有胸悶、日久不愈、舌質(zhì)紫黯、有瘀斑、苔薄,脈弦澀;家屬知情,簽署知情同意書;意識良好,可正常溝通。排除標準:合并免疫、內(nèi)分泌系統(tǒng)疾病;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易過敏體質(zhì)。
1.3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術后常規(guī)治療,口服300mg阿司匹林(山西新寶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0945)1次/d,20mg普伐他汀鈉片(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70093)1次/d,75mg氯吡格雷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056410]1次/d,連續(xù)服用3個月。同時連續(xù)1周皮下注射5000IU低分子肝素鈉(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409),1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血府逐瘀湯治療,藥用:牛膝、紅花、當歸、生地黃各9g,柴胡、甘草各3g,桃仁12g,桔梗、枳殼、赤芍各6g,川芎5g。每日取上藥1劑加水煎煮,取汁300mL分2次服用,連續(xù)服用1個月。
1.4 觀察指標 取兩組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清晨空腹肘靜脈血液5mL,離心取血清后采用細胞色素C還原法檢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采用TBA熒光法檢測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水平,采用免疫抑制法檢測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水平;使用心臟彩超對左心室舒張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射血分 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收縮末期容量(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等心功能指標進行檢測。
1.5 療效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比較兩組臨床療效。顯效:患者心悸、心絞痛等癥狀基本消失,心肌酶學相關指標改善>80%;有效:患者心悸、心絞痛等癥狀顯著改善,心肌酶學相關指標改善在60%~80%;無效:臨床癥狀與心肌酶學相關指標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數(shù)據(jù)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加減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較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心肌酶學水平 兩組治療后MDA、CK-MB水平均較治療前低,CK-MB較治療前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MDA、CK-MB水平較對照組低,SOD水平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心功能 兩組治療后LVEF水平較治療前高,LVEDV、LVESV水平較較治療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LVEF水平較對照組高,LVEDV、LVESV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心肌梗死是臨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具有病情發(fā)展快、病發(fā)率高、預后效果差等特點,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PCI術是臨床常用的再灌注方案之一,主要機制為恢復狹窄或堵塞等血管改善心肌血液循環(huán)狀態(tài),有效的減少心肌損傷[5-6]。但相關研究[7]表明,PCI術因多種機制可引起心肌炎性侵襲,引起再灌注損傷,減弱心肌收縮能力,從而導致心功能出現(xiàn)嚴重障礙。目前臨床通常將氧自由基作為引起臨床再灌注的關鍵因素,而SOD和MDA與氧自由基損傷程度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有效的改善心肌酶學水平具有重要意義[8]。
心肌梗死屬于中醫(yī)“胸痹”范疇,其發(fā)病機制為氣機郁滯、氣虛血瘀,臨床治療需理氣通經(jīng)、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湯中牛膝具有活血祛瘀、補肝腎、引血下行功效;紅花具有散瘀止痛、活血通經(jīng)功效;當歸具有調(diào)經(jīng)止痛、補血活血功效;生地黃具有養(yǎng)陰生津、清熱涼血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升舉陽氣功效;桃仁具有破血行瘀功效;桔梗具有宣肺、引藥上行功效,與牛膝聯(lián)用利于藥物進入血府;赤芍具有活血祛瘀、清熱涼血功效;枳殼具有行滯消積、理氣寬胸功效;川芎具有行氣開郁、活血祛瘀、祛風止痛功效;甘草具有調(diào)和中藥的作用,并能有效減輕藥物毒性[9],多種中藥聯(lián)合使用共奏行氣止痛、活血化瘀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血府逐瘀湯具有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變學及心肌缺血作用。對脂質(zhì)過氧化反應具有抑制作用,從而減少血清中MDA、CK-MB水平含量,同時可降低SOD的消耗,增加其活性,從而減少自由基造成的心肌損傷及膜離子通道蛋白質(zhì)功能抑制,從而穩(wěn)定心肌電生理特性及心肌細胞及內(nèi)環(huán)境,預防心肌缺血再灌注事件發(fā)生;同時可抑制血栓形成,改善組織微循環(huán),起到鎮(zhèn)痛、抗凝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心功能、心肌酶水平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PCI術后心肌梗死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利于心功能恢復。
綜上,心肌梗死經(jīng)皮冠狀動脈內(nèi)介入術后采用血府逐瘀湯治療可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心肌酶學水平,提高心功能。
參考文獻
[1]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10-725.
[2]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推薦在我國采用心肌梗死全球統(tǒng)一定義[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8,36(10):867-869.
[3]徐群威.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4,22(4):484-485.
[4]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中國循環(huán)雜志》編輯委員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10-710.
[5]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內(nèi)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三)[M].湖北中醫(yī)雜志,2002,24(4):F003-F003.
[6]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56-162.
[7]閆愛國,劉建勛,李欣志,等.瓜蔞薤白半夏湯合血府逐瘀湯組方對小型豬痰瘀互結證冠心病模型心肌細胞凋亡及相關蛋白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5,40(11):2174-2179.
[8]張爽,國連軍,李理,等.通過血管內(nèi)超聲觀察血府逐瘀湯治療冠狀動脈臨界病變的療效[J].遼寧中醫(yī)雜志,2016,43(2):352-353.
[9]朱廣偉,張貴君,汪萌,等.中藥芍藥甘草湯基原及藥效組分和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30(8):2865-2869.
[10]高紅莉,葉文靜,曲曉蘭,等.血府逐瘀湯對大鼠局灶性腦缺血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作用機制[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4,34(13):1052-1056.
(收稿日期:2018-12-25 編輯:程鵬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