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瑞英
摘要:景物,即景致事物,概括地說,凡環(huán)繞人的但不是對人的描寫,都可以說是景物的描寫;我們這里所說的,指的只是日月星晨,高山、大漠、潮汐、雷電等自然風景?!耙磺芯罢Z皆情語”,景物在文章中亦可以烘托環(huán)境氣氛,突出文章的中心,襯托人物的心情,抒發(fā)作者的思想感情。
關(guān)鍵詞:記敘文;景物描寫;有序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1-0048
初中生的記敘文寫作大多只是平鋪直敘,語言平淡,讀來味同嚼蠟;針對初中學生的寫作現(xiàn)狀,讓學生在記敘文寫作中適當添加景物描寫,可使文章增加亮點;從中考的記敘文來看,能恰當穿插景物描寫的作文,也是層次較高得分較高的作文。
于漪老師說:語文教學是個系統(tǒng)工程,它首先應(yīng)具有科學的序列;王榮生教授在《作文教學教什么》中更是提出了作文教學應(yīng)該“序列化”,指出寫作應(yīng)該有層次有計劃地步步推進。于是筆者在學生的寫作訓練中,力求切實有效的指導,逐步有序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向課文學習,積累景物描寫的方法
我們的教材中有許多寫景的經(jīng)典篇章,如《春》《海濱仲夏夜》《濟南的冬天》等,筆者注重從文本出發(fā),積累精彩的景物描寫,并且讓學生品味景物描寫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作用,并歸納出寫景的方法。比如:調(diào)動五官感覺,細致觀察事物;學會聚焦,抓住景物特征來寫;恰當?shù)剡\用修辭手法,增添文章色彩等,從而夯實景物描寫的基礎(chǔ)。因為這個方法比較普遍,所以筆者就不再詳細講述。
二、詩詞入景,讓文章飽含詩情畫意
秋風肅殺,萬物凋零,樹葉紛落,常常使人產(chǎn)生悲傷的情緒;春風和煦,百花盛開,翠柳依依,又常使人心曠神怡,付諸筆端,都是動人的情語。尤其是文人雅士,他們將自己的的情縷織入了景的彩繡,情語成了景語,景語也就是情語了。所以,把詩詞入景,不僅能夠以景抒情達意,更能讓文章飽含詩情畫意。
在作文訓練中,也要有序進行。先做好充足的材料準備,收集“春”的著名詩詞,背誦經(jīng)典名句;然后欣賞含有詩詞的寫景的好文章,讓學生領(lǐng)略詩詞入文的妙處,可先聲奪人,可意蘊深長;接著運用例子指導學生引用詩詞入文。第一層次直接引用:如:“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著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第二層次化詩成句:如:我感動,因為這連綿的群山莽莽蒼蒼,云遮霧繞,給人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思索;因為這澄澈的湖水碧波蕩漾,波光瀲滟,給人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暢想。這是大自然的杰作,有無限美好的洋溢。第三層次化詩成段。如:離家多年,在一個秋雨的夜晚,我的耳邊莫名開始回蕩著李商隱的那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眼中瞬間充盈起了淚水,也似乎一瞬間了悟了“巴山夜雨”四字所包含的沉甸甸的天涯游子情。西窗、燭光、秋雨夜,那復雜的憂傷又溫情、無望與希望在我的腦海中百轉(zhuǎn)千回,鄉(xiāng)愁啊!
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層次水平,模仿借鑒引用詩詞入文。如,《春漫小院》和《讓春天在心頭綻放》,這兩篇文章學生引用詩詞,可謂寫得有聲有色,充滿詩情畫意。
三、繪景入文,讓文章增添亮色
在記敘文中穿插景物,是一種寫作的技法,也是一種構(gòu)思的方法。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一般起烘托和渲染作用,有意使用,堅持不懈,往往能增加作文亮點。于是在教學設(shè)計中,筆者讓學生有意識穿插景物描寫,并通過課堂中的多次寫作指正修改,培養(yǎng)學生在寫作中養(yǎng)成“寫景增添文采”的自覺意識。
第一步,欣賞精彩文段,歸納整理景物描寫的妙處。如魯迅先生的《風箏》和《社戲》,孫犁的《蘆花蕩》和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等,其景物描寫可謂是十分精彩,把我們引入了景的天地、情的世界。第二步,寫作訓練中要求必有景物描寫,訓練“景物”意識,比如《難忘那個地方》《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開》;第三步,在考試作文中,把景物描寫納入得分分值,強化訓練,比如月考的《溫暖的旅程》,期中考試的《那年花開》等;第四步,強化變成意識,習慣成自然。八年級期末考試,作文是《_____的日子》,大多數(shù)學生已經(jīng)能在文章里自覺寫景增添文采了。
同時,學生在寫景訓練中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時就得不斷地糾正和指導。剛開始,學生為了寫景而大量寫景,教師應(yīng)告訴他們,記敘文仍以記敘事件為主,事件是主線,景物描寫是錦上添花的部分,不可喧賓奪主,應(yīng)以精為貴;而后,景物描寫為描寫而描寫,寫的無關(guān)痛癢,就得指導他們景物要起到渲染氣氛、烘托心情、推動情節(jié)等作用為最佳;再者景物描寫比較單調(diào),就只有花草樹木,于是,筆者就推薦了汪曾祺的《人間草木》的片段:“大雨忽然來了。一個青色的閃照在槐樹上,我趕緊跑到柴草房里去。那是距我所在處最近的房屋。我爬上堆近屋頂?shù)奶J柴上,聽水從高處流下來,響極了,空心的老桑樹倒了,葡萄架塌了,我的四近越來越黑了,雨點在我頭上亂跳。忽然一轉(zhuǎn)身,墻角兩個碧綠的東西在發(fā)光!哦,那是我??匆姷睦县?。老貓又生了一群小貓了。原來它每次生養(yǎng)都在這里。我看它們攢著吃奶,聽著雨,雨慢慢小了?!惫P者就一步一步引領(lǐng)學生知道寫景要多樣化。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一學期的訓練,學生的記敘文大有起色,寫景也繪聲繪色。
一切學習都有自身的順序規(guī)律,寫作也是一種有序地學習。每次寫作訓練都應(yīng)有順序有訓練梯度,就能使整個初中階段形成作文鏈。這樣不僅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而且使學生的智力和創(chuàng)造性才能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同時也促進了學生語文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第一中學 ? 45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