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張偉勛
當前,我國正在經歷第三次消費結構升級轉型,這次消費升級不僅驅動著相關產業(yè)的增長,也對公眾的消費觀念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在全球功能食品、健康食品熱潮下,國內消費者對營養(yǎng)健康的訴求越來越強烈。
當下,無糖、低糖食品作為健康產品已經越來越為人們所認知與接受,很多人開始注重糖的攝入量,盡量避免甜食。因此,低糖食品也就有了一定的市場,很多企業(yè)也相繼推出了低糖食品。走進超市,細心觀察一下,隨處可見低糖食品。
德國知名市場研究公司GfK集團針對全球17個國家23000名消費者進行了一項線上調研,旨在詢問影響其購買食物和飲料的各個因素的重要性。接近一半(48%)的受訪者表示低糖和無糖制品對于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什么是無糖或者低糖食品?
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 28050-2011《預包裝食品營養(yǎng)標簽通則》中規(guī)定,無糖的定義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即0.5克),低糖的定義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5%(即5克),這是衡量無糖或者低糖食品的唯一標準。
消費者為什么要吃低糖食品?
業(yè)內專家分析,首先,低糖食品已經成為行業(yè)未來發(fā)展的一個方向,很多企業(yè)都著眼于低糖食品原料、輔料的研發(fā)、制造及銷售;其次,低糖制品的食用效果接近于有糖食品,并且具有一些有糖食品所不具有的功能特點;最后,低糖食品的主要消費群體是正在不斷增多的糖尿病人;一些喜歡甜食卻怕胖的愛美人士,因為要保持形體的緣故所以對低糖食品情有獨鐘,這些因素都使得低糖食品的市場前景無限。
2017年,可口可樂在日本推出了減肥可樂(添加增加人飽腹感的可溶性膳食纖維),帶著零卡、減脂、吸脂等理念在社交媒體上迅速走紅,其價格折合人民幣約20元左右,遠高于普通可樂。
以餅干為重要業(yè)務的食品巨頭億滋國際,推出了焙朗早餐餅,打出全谷物、低GI、低溫烘培等概念,試圖為餅干這一傳統(tǒng)甜食貼上更多健康標簽。
創(chuàng)新品牌里,美國的網紅冰淇淋Halo Top也可圈可點,這款號稱“減肥也能吃的冰淇淋”以誘惑美味和低卡低糖的優(yōu)勢拿下了美國最熱賣的冰淇淋桂冠。
2019年1月31日,國家衛(wèi)健委發(fā)布《健康口腔行動方案(2019—2025年)》,開展減糖專項行動,明確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限制銷售高糖飲料和零食,食堂減少含糖飲料和高糖食品供應。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研究所副主任姚俊英表示,從營養(yǎng)學角度來說,所謂高糖飲食是指一些簡單糖(單糖、雙糖、多糖)食物,如蔗糖、果糖,都是碳水化合物。糖攝入過量對血糖的影響特別明顯。
姚俊英介紹,從長遠來說,糖攝入過量還會導致血脂異常,造成超重或肥胖。這種體質的人患癌癥的幾率要比其他人高,如直腸癌、結腸癌、乳腺癌等。此外,口腔里的絕大部分細菌主要靠糖分解、代謝、消耗能量,糖的攝入無疑給細菌滋生提供了溫床,易引發(fā)齲齒,因此,控糖對預防、控制全身疾病的發(fā)生和健康管理都是非常有益的。
受減糖專項行動影響,近期國內白糖價格處于低位。多家A股糖業(yè)上市公司虧損數額較大,而部分食品企業(yè)受益成本降低,業(yè)績明顯提升。
據了解,雀巢、達能、光明、瑪氏、麥當勞、可口可樂、聯(lián)合利華、百事等企業(yè)均貢獻出了自身“三減”(減鹽、減油、減糖)的實踐案例供行業(yè)參考,并表示在未來自身發(fā)展戰(zhàn)略中將進一步兌現(xiàn)“三減”。
受政策及消費市場影響,國內各大食品廠商紛紛推出無糖、低糖食品。
王老吉早在2016年夏天就研制出了無糖、低糖涼茶。
維他奶也開始搶占“低糖”市場,豆奶、奶茶、豆?jié){、檸檬茶推出低糖、無糖、正常糖等口味,還將奶茶產品拆分出了正常濃度和茶濃兩種。
星巴克開發(fā)了更全面的無糖冷飲產品線,比如無糖冷萃冰咖啡等。
可口可樂目前正在中國市場加大研發(fā)力度,在多個飲料品類同時推出了減糖、低糖、無糖的產品?,F(xiàn)在,可口可樂中國已推出了13個品牌,22款低糖、無糖飲料和風味飲料。
低糖低脂食品通常比同等質量的高脂肪高糖食物所含的熱量要低。目前低脂低糖食品的主要消費人群可以分為三大類,瘦身減肥人群、高血糖高血脂類疾病的人群、飲食養(yǎng)生人群。但是很多消費者對于低脂低糖食品的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qū)。很多消費者看到清淡、低脂的字樣就覺得此類產品可以放心敞開肚子食用。其實不然,大部分 清淡、低脂的產品并不一定是低熱量產品。國家在標簽法中對低脂、低熱量的定義是:低脂中的脂肪含量每100克食物等于或少于3克, 低熱量中每100克食物含有少于40卡的熱量。
走進超市,細心觀察一下,隨處可見低糖食品,而且格外受到消費者,尤其是肥胖、高血糖等人群的關注??墒侨绻茉僮屑汓c,花一分鐘來閱讀一下低糖食品的配料表,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低糖食品糖并不低。
記者在一家大型超市,拿起一袋銷量不錯的名稱為低糖高鈣芝麻糊的食品,閱讀其配料表如下:配料表:米、黑芝麻、葡萄糖、白砂糖(小于等于20%)、乳酸鈣(1.5%)。按照國家相關法規(guī)的要求,含量最大的原料應當排在配料表第一位,含量最少的排在最后一位。葡萄糖的位置比白砂糖靠前,說明含量比白砂糖還要高,原來,這款低糖的芝麻糊中竟含有這么多的葡萄糖和白砂糖。
因此,如果在選擇食品時,不仔細辨別低糖食品的真?zhèn)巍⒉蛔屑毧纯催@款食品的標簽,則很有可能被這些偽低糖食品所蒙蔽。若是健康人食用,那倒也罷了。倘若是為肥胖、糖尿病患者選擇食物,那不僅起不到控制體重、血糖的作用,反而會適得其反。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項試驗,科研人員拿出標有低脂肪標記的巧克力或普通巧克力讓受試者選擇,大多受試者往往會更放心地食用低脂巧克力。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人們食用低脂巧克力的量要遠遠超過食用普通巧克力,這使得他們反而多吸收了40%的熱量。
雖然國內食品企業(yè)紛紛加碼低糖、無糖領域,但當前的低糖、無糖食品市場銷售并不理想。
記者在北京物美馬連洼店看到,在其飲料區(qū)的無糖飲料銷售并不理想,銷售人員介紹說,大多數消費者對有糖飲料較為熟悉并習慣性購買,這種消費習慣很難改變。
業(yè)內人士分析,無糖飲料定位為吸引有健康觀念的人群,而這部分人為了健康更偏向喝礦泉水。所以消費升級背景下,相對飲料,礦泉水更受青睞。
但即使面對當前不景氣的市場,無糖飲料市場發(fā)展前景還是被看好。物美馬連洼店的一位銷售人員表示,雖然無糖飲料較有糖飲料銷量不好,但近幾年一直處于逐年上升的階段,慢慢地無糖飲料會被更多的消費者所認同。
業(yè)內人士分析,無糖飲料作為一個小品類,發(fā)展需要經過較長的市場培育期,隨著時間的積淀,配合企業(yè)更多的宣傳,無糖低糖飲料會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群體,市場整體發(fā)展前景向好。
國外綠色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