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課堂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四大環(huán)節(jié)的中心,而詞匯教學又在課堂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本文以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教師魏蘋的綜合短文示范課教學視頻《牽手一生,是幸福還是謊言》為例,嘗試分析生詞講解階段的技巧,并提出課堂教學的建議。
關(guān)鍵詞:對外漢語課堂 生詞講解技巧 案例分析
本次課型是一次短文教學的綜合課,教學對象來自日、韓、泰、越等不同國家,年齡大致是是18歲~30歲。共有12名留學生,處于初級漢語水平較高階段或者中級漢語水平起始階段。本次課時為兩課時,課堂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牽手一生,是幸福還是謊言》,課堂教學步驟大體是復習導入、生詞講解、課文與語法點講練、練習鞏固、總結(jié)與布置作業(yè)。
本文將從詞匯教學中生詞講解技巧入手,分析此次課堂教學的詞匯教學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提出相關(guān)的建議。
一.詞匯教學的方法和技巧
根據(jù)劉珣老師的教學原則,他把教學方法粗略地分成了如下幾類:直接法、翻譯法、情景法、語素義法、搭配法、話語聯(lián)結(jié)法、比較法、類聚法、聯(lián)想法。
隨著對教學技巧的深入探討,不少研究著作將詞匯教學分成了很細的部分:展示詞匯語言點的方法崔永華老師分為獨詞展示和綜合展示兩種方法。其中獨詞展示包括聽寫、領讀、認讀、卡片、實物、圖片展示六種途徑,綜合展示包括按詞類排列、相關(guān)排列、串連排列和分話題排列四種方式。周健老師共總結(jié)了四種展示生詞的方法用實物或圖片、用卡片、板書或者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類推出生詞。
解釋詞匯語言點的方法崔永華老師分了15個小類,即,以舊詞釋新詞;根據(jù)語素推測詞義;形象釋義;表演;利用語境釋義;例句釋義;利用上下文釋義;近義詞比較;反義詞對比;擴展詞義;歸納詞義;漢外對比;翻譯;問答;學生講解。周健老師和崔永華老師的分類有類同,總體上的分類較少,他分成了八類,即,利用圖畫、圖片、照片、實物等釋義;利用動作、表情釋義;設計情景釋義;用近義詞、反義詞釋義;通過提問、總結(jié)的方式釋義;利用上下文釋義;用學過的語素釋義;用母語釋義。
練習詞匯語言點的方法崔永華老師整理出了四類練習,即,記憶練習、辨別練習、理解練習和用法練習四大類共28種方法。周健列出了種詞語練習的方法,有朗讀、聽說、聽寫、利用圖片和動作、游戲、造句、模擬交際活動、聯(lián)想、復述課文、選詞填空和歸類練習。
二.詞匯環(huán)節(jié)案例分析
本課一共有21個生詞,下面根據(jù)實際教學流程,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生詞講解案例進行分析。
[案例1]:生詞“牽”的講解
師:這個是什么?(指著黑板上的漢字)
生:牽。
師:這個是什么?(用自己的雙手做出“牽”的動作)
生:牽。
師:下面請兩個同學牽著手上來。(一個男同學和一個女同學手挽著手走到講臺旁。其他同學笑)
師:他們做得怎么樣?
生:不行/不對。(搖頭、笑)
師:為什么不行?應該怎么牽著手?(其他同學做出“牽”的手勢)
師:好。那請他們牽著手回到座位上。
師:你們看,這是什么?他們(用PPT展示“牽手”的圖片)
生:牽著手。
師:對,如果先讓你們看,你們就明白了。我們可以說“手牽著手”,你們牽過別人的手嗎?
生:牽過。
師:誰?
生:爸爸/媽媽/女朋友/男朋友
師:我們看這個,這是什么?(展示圖片)
生:也是牽手。
師:這是什么人的手?
生:大人和小孩/愛人
師:你們看,這像男人的手還是女人的手?
生:男人的手。
師:旁邊呢?
生:女人。
師:他們呢兩個人怎么樣?
生:牽著手。
師:所以我們說,“牽手”有剛才那個意思,還有另外的意思,是表示兩個人結(jié)合在一起,你和你男朋友一起牽手,你想不想牽手走一輩子。
生:想。
師:所以“牽手”有結(jié)婚、組成家庭的意思,所以,我們來看,我們課文的名字就是什么?
生:牽手一生,是幸福還是謊言。
師:這個牽手一生就是兩個人一起生活、走一輩子,你們想不想和你愛的人過這樣的生活?
生:想。
[案例1分析]“牽”是一個動詞,屬于實詞范疇。采用搭配的方法(“牽手”),讓學生理解學習。通過做動作的方法,讓學生直觀感受。讓兩個學生牽手到前面去,使學生通過直觀的肢體語言來理解“牽手”的具體含義。繼而通過展示男女牽手的圖片引出“牽手”的引申含義,并和短文的題目關(guān)聯(lián)起來。
在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很好地使用了動作演示、圖片展示、問答模式等諸多教學方法,從學生自身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更加真實地反映和體會所學內(nèi)容,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關(guān)知識內(nèi)容。理解詞語意思很重要,詞語的操練也同樣重要。老師在領讀生詞、講解生詞之后,再次帶領學生讀生詞和例句,加深學生對生詞的印象,這一步驟對于還處于初級階段的漢語學習者來說是非常必要的,這樣的反復操練,讓他們對生詞從形、音、義三方面都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記憶,更利于今后的漢語學習。
[案例2]:生詞“謊言”的講解(黑板上出現(xiàn)要學的生詞“謊言”)
師:這是什么?這是一瓶藥。
生:長生不老。(笑)
師:這藥吃了以后會不會死?
生:不會死/真的嗎,老師。(笑)
師:我吃了這個藥我不會死。我說的是真的嗎?
生:謊言。
師:不是真的。
老師讓學生讀黑板上的句子:①他說的是謊言。②請不要相信這些謊言。
師:你們會不會相信謊言?
生:可能會。
師:為什么?
生:相信了就會變了。
師:你聽到了謊言,你能不能知道那是一句謊言?
生:有時候。
師:有時候你不能分辨,也許就相信了。但實際上它可能是一句謊言。
[案例2分析]“謊言”是一個生活中較為常見的名詞,老師的講解模式是典型的你問我答的形式。老師采用實物展示法,拿出一個寫著“長生不老藥”的藥瓶,既活躍了氣氛,又讓學生感受到“謊言”的意義。而且還結(jié)合了文中相關(guān)的的例句,再次加深了學生對“謊言”一詞的理解。
[案例3]:生詞“調(diào)整”的講解
師:“調(diào)整”這個詞是讓變化一下,讓這個事情更加合適。我看我們今天有什么可以調(diào)整一下。
生:老師,我有一個問題。老師,能不能調(diào)整一下我們的座位?
師:為什么?你不滿意的嗎?
生:你看每個男同學都和女同學坐在一起,我為什么是跟男同學坐在一起?
師:哦,很好的建議。我們有兩組都是女同學。
女生:我愿意。
師:那你們組調(diào)整一下。
(學生調(diào)整座位中)
師:他們現(xiàn)在在做什么?
生:調(diào)整座位。
師:他們調(diào)整得怎么樣?
生:調(diào)整得很好/調(diào)整得很快/調(diào)整得很合適
師:他們調(diào)整了一下,你們別的人還想不想調(diào)整了?
生:不想。
師:你們現(xiàn)在都覺得很合適了,“調(diào)整”就是變化一下,以后就更合適了?,F(xiàn)在就是調(diào)整好了。
[案例3分析]“調(diào)整”是一個意義比較抽象的動詞,其講解必須通過一定的形式。老師解釋完“調(diào)整”的意思后,有學生提出想要調(diào)整座位,老師就充分利用這一點,抓住時機讓學生把想法說出來,靈活地創(chuàng)設了一個運用新詞進行教學的情景。讓學生親身感知,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這一詞語。最后詢問學生是否滿意現(xiàn)在的座位安排,學生表示滿意之后,老師再總結(jié)一下“調(diào)整”的意思。
[案例4]:生詞“殼”的講解(指著黑板上“殼”字,配有貝殼、花生殼的圖片)
師:這是什么?
生:殼。
師:對,殼是最外面的。這個知道是什么嗎?(指著花生)
生:花生。
師:所以這個叫花生的?(指著花生殼)
生:殼。
生:能不能說這是花生的皮?
師:紅色的叫“皮”,“殼”一般是最外面的,有一點硬的。課文中把“婚姻、家庭”比作是一個殼,你結(jié)婚了,你就在家的里邊,好像就是一個殼,當然不是真的一個殼;要是你分手了,就是從這個殼里出來了,打破這個殼了。一起念一遍。(指著黑板)
學生齊讀句子:①別把花生殼扔在地上。②這個殼真硬。③婚姻的“殼”。
師:所以最后一個“殼”標了引號,不是真的殼,是引申的用法。你想不想離開這個殼,如果你進去了?
生:不想。
[案例4分析]老師講解“殼”采用了圖片釋義法,講解時給出實物圖片,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加深學生對該詞語的印象。學生問“花生殼”是不是也可以說“花生皮”時,老師剛好可以利用展示出來的圖片,指出“殼”與“皮”的區(qū)別。同時,配合例句引出“殼”的引申意義。最后,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回答是否想走出婚姻的“殼”,使得學生再次體會“殼”的引申意義。
[案例5]:生詞“珍惜”的講解
師:我們來學下面一個詞(指著生詞表里的“珍惜”)
學生齊讀“珍惜”。
師:你們覺得應該珍惜什么?
生:時間/機會/朋友
師:還有什么?
生:父母
生:老師
大家(笑)
師(笑):非常好。那我應該珍惜同學們的這些友誼。我們有很多寶貴的東西應該去珍惜。下一個詞……
[案例5分析]講解“珍惜”時,老師采用提問的方法,讓學生了解搭配。但是這種提問方式可能存在一些問題。因為要學習的生詞是“珍惜”,這位老師并沒有解釋“珍惜”的意思,而是直接問“應該珍惜什么”,如果學生不提前預習、了解它的意思,是沒有辦法做出回答的。建議把疑問詞“什么”換成“怎么做”之類的,從而引出“珍惜”這一新詞。如:我們應該怎么對待時間/朋友/父母?學生才會說出“珍惜”,而且這樣學生回答時會反復出現(xiàn)該詞,也起到了復習鞏固的效果。
三.相關(guān)建議
在詞匯講解的過程中,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風格,總的來說要遵循“精講多練”的原則,統(tǒng)籌兼顧多種釋義方法。這里主要想就老師引導式提問技巧提出一點建議。
課堂提問是一門教學藝術(shù),通過巧妙設疑引起積極思考,從而帶動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在上新課時,提問的內(nèi)容通常是教師已知,學生未知的,所以,一定要確保提問的有效性。提問要有針對性,疑問詞要對應疑問點,拿“珍惜”的講解來說,提出的問題要引導學生說出“珍惜”,而不是直接說“珍惜什么”,這就給學生增加了難度。總之,提問不能太難,不能太隨意,問題不能不明確,要有針對性、多角度,且面向全部學生,機會均等。
參考文獻
[1]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362-363.
[2]周健.《漢語課堂教學技巧325例》[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133-134.
[3]崔永華.《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作者介紹:石純玉,上海交通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