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華
摘 ? ?要: 人們對小學語文教學日益重視,為了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應當進行情感教育。在情感教育過程中小學生的心智、思維、品德能得到很好的啟迪,學生的語文文化修養(yǎng)也能得到提高。本文主要就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能進行分析。
關鍵詞: 小學語文 ? ?情感教育 ? ?教學應用
一、引言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質量,還需要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德和善良的個性,引導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成長。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可以應用情感教育方式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二、小學語文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新課改理念的落實
在2012年秋季開展的新課標改革中提出現代教育理念,提出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需要圍繞“情感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三個不同維度進行教學設計。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與效率,而且要逐漸培養(yǎng)學生美好的心靈和高尚的品格,進行語文情感教學是推動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1]。
小學語文教材中蘊含豐富的人文內容,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子,通過合理的引導讓學生形成樂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中《地震中的父與子》就是引導學生產生一定的情感,理解文章中的父子感情。在引導學生閱讀理解的時候,可以引入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父子之間濃濃的親情。該篇文章的情感因子有很多處,學生自主閱讀時身心受到極大的震動?!兜卣鹬械母概c子》這篇文章被編制在小學年級,這個學習階段正是學生思維拓展,形成良好品德與思想價值觀的黃金時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發(fā)掘文章中的情感因子,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在為學生們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和圖文的方式,更好地啟發(fā)學生產生有關的情感。讓學生從心里感受父親偉大的父愛,并引導學生進行感恩,在實際生活中孝敬父母、感恩社會。
(二)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提高
新課標教學改革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需要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保障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形成良好的社會品德。在小學生成長過程中情感作為非智力因素對學生的身心成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2]。
小學生的心智與認知都處于成長階段,自控和認知能力比較差,很容易形成錯誤的思維認知,進而影響今后學習與身心成長。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效指導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控能力與情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小學生長期處于積極樂觀的成長氛圍下,成長與學習就會受到影響。由此可見,在小學教育過程中融入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3]。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一)情感沉浸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滲透情感教育,老師可以采取游戲活動方式。在語文游戲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發(fā)現另外一個自己,因為在游戲活動教學過程中學生沒有受到任何限制,完全依靠自己的思維和認知參與游戲,在游戲活動中獲得一定的歡樂,且學習相關語文內容[4]。
例如蘇教版小學語文《嫦娥奔月》教學游戲設計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人物的特點,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了如下教學方案:
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
1.多媒體圖文引導
首先引導學生進入語文思考空間,以民間神話故事《嫦娥奔月》的講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播放《嫦娥奔月》的圖文,引導學生們進行構思。在引導學生思考《嫦娥奔月》的內容時,老師可以通過我國自主研發(fā)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對月球背面探測的照片,加深學生對《嫦娥奔月》文章的理解。
在學生們根據多媒體圖文的引導對《嫦娥奔月》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老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拓展發(fā)散性語文問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因子。
“學生們看到過關于嫦娥奔月的視頻和文章嗎?”
“同學們在文章中分別找出描寫嫦娥外貌的句子,以及嫦娥奔月的句子,并用筆畫出來?!?/p>
“同學們誰愿意進行文章的朗讀,請舉手。”
通過多媒體圖文和語文問題的引導,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嫦娥奔月》的整體思想感情。然后讓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朗讀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因子[5]。
2.文章精髓的品讀
在學生們對《嫦娥奔月》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老師指導學生們對文章進行重點段落和句子品讀,讓學生們在文章中尋找描寫嫦娥外形美的句子、描寫嫦娥心靈美的句子、描寫嫦娥奔月的句子等,從多個角度研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心靈品德。
“村東的王二家沒有食物了,孩子們非常饑餓。嫦娥就主動幫助王二家?!?/p>
老師可以根據該句子的描寫引導學生感知嫦娥的心靈美,學生們直接理解的時候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難。為此老師可以設計一些循序漸進的問題,更好地指導學生進行理解記憶。
“王二家沒有食物后,嫦娥是不是將自己的食物送給了王二家,嫦娥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同學們的同桌沒有帶鉛筆時,同學們應該怎樣做呢?”
“同學們認為‘心靈美是一種怎樣的美麗呢?”
通過幾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引導學生理解嫦娥的心靈美,并且直接向學生們提出“心靈美”的定義,讓學生們進行理解認知。最后經過學生們討論研究,得出答案“樂于助人就是心靈美”“就像是朋友沒有帶鉛筆,我會主動借他一支鉛筆,這就是心靈美的具體體現”。
在情感教學中學生們從《嫦娥奔月》中挖掘出很多情感因子,這些情感因子對學生的品德與認知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直的品格和優(yōu)秀的品德[6]。
(二)朗讀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朗讀教學可以有效開發(fā)學生的情感潛力,讓學生們在朗讀過程中更好地感知文章的文化魅力。例如蘇教版小學六年級《我們愛你啊,中國》就是一篇現代詩,作者用優(yōu)美的文字贊美了祖國,通過引導學生們進行朗讀學習,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思想,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思想感情。
在朗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詩歌內容與格式進行深入研究分析,讓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中蘊含的情感因子。朗讀教學最好的策略是言傳身教,語文老師領讀,讓學生們復讀。老師將自己的情感注入詩歌當中,通過抑揚頓挫的語氣與語調的變化,讓學生模仿朗讀,使學生們在模仿朗讀的過程中體會詩歌中字詞的優(yōu)美及整篇詩歌創(chuàng)建的意象,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情感[7]。
四、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需要合理滲透情感因素,根據教材內容的挖掘與拓展,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因子,從而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徐曉萍,朱明慧.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策略論析[J].才智,2018(06):45.
[2]王小李.試論小學語文情感閱讀教學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28):154.
[3]胡錦平.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開展情感教育探析[J].教育現代化,2018(33):359-360.
[4]曾愛芳.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J].文教資料,2016(19):51-52.
[5]龍旭雷.關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6(35):35-36.
[6]于成章.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J].文學教育(下),2016(11):70-71.
[7]徐淑霞,姜領弟.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學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