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因此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應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使小學生對語文課程產(chǎn)生學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3-0048-01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是體現(xiàn)教師教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對于教師來說,“教”就要有所效果,而且要避免無效的“教”,而在教學中教師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特定的時間內(nèi)掌握知識,另一方面學生通過“學”可以掌握更多的小學語文知識,從而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1.高效備課,奠定教學基礎(chǔ)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明確課堂教學內(nèi)容并高效備課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知道自己在本堂語文課中的教學重點,比如能交給學生哪些知識,學生能從中學到哪些知識。因此,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前期做好備課,做到高效備課,預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問題,并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標,以此使學生得到在不同程度上的提升。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教學中,教師為高效備課可以分為以下部分:首先,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讓學生扮演小蝌蚪、青蛙、魚、烏龜?shù)炔煌慕巧?,使學生體驗不同角色帶來的感受,以此來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其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全文。另外,教師可以設(shè)計一些有趣的問題,搭配一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蝌蚪、烏龜、魚、河馬、小鹿等圖片,進而達到學生主動了解大自然并探索大自然的目的。
2.激發(fā)興趣,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快速的掌握語文知識。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并積極的學習語文知識。例如,在《小壁虎借尾巴》一課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之間進行猜謎游戲,看似是老虎,來去自如,其實不然,然后向?qū)W生展示壁虎圖片,問,它也是一種爬行動物,可以在墻上迅速爬行,它有著一條又細又長的尾巴,尾巴有兩種功能,一是來回擺動,有助于爬行,另外一種功能就要通過學習課文,大家就會知曉。通過此種方式,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有效提問,突破教學難點
任何學科都有它的側(cè)重點,因此有效的進行提問,突破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中,學生對“游”一詞提出質(zhì)疑,教師可以反問學生,在沒有進行參照物對比的時候,你怎么得出竹排在水中沒有游走的呢?教師針對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去探索發(fā)現(xiàn)從而解決疑惑。在讓學生閱讀文章后面部分,“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游”這句時反問學生,你們有聽到小鳥在唱歌嗎?學生回答,沒有聽到小鳥在唱歌呀,教師繼續(xù)追問學生,那么作者是如何聽到的呢?學生這時才知道,原來作者是通過觀察加以想象,他看到了小鳥張開嘴巴,耳邊仿佛聽到了小鳥的歌聲。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只要準確有效的提出問題,突出教學重難點,讓學生主動去發(fā)現(xiàn)問題,從才能達到有限時間獲取最佳的教學效果。
4.合作學習,彰顯學生主體地位
在小學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在學生出現(xiàn)疑問時,可以引導學生向其他同學尋求幫助,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共同梳理學習思路并將解決問題。首先,促使學生之間相互發(fā)言,相互聽取建議,提取最有效的解決方法,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參與進去,和學生一起進行探討研究,及時給予學生啟發(fā)和意見,引導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學習時出現(xiàn)困境時候,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得到解決。其次,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所提高,溝通能力也提升了,同時加深了學生對小學語文知識的理解,解決了學生困境,真正意義上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在《動手做做看》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合作,并向?qū)W生分發(fā)帶有沒有顏色的人物圖片,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使用不同顏色的水彩筆填充人物,學生在圍繞此活動過程中,有人用這個顏色填充衣服,有人用這個顏色填充靴子,你一筆他一筆的進行,最后一幅幅色彩艷麗的人物圖片產(chǎn)生了。因此,通過合作學習能夠不斷引導學生探索,從而有效的彰顯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總之,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不斷完善自身課堂教學方法,不斷總結(jié)與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更好的從小學語文課堂學習中吸取知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我價值,提高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張海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07):147+231.
[2] 高海妹.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探究[J].才智,2018(09):77.
[3] 王瑞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A].十三五規(guī)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C].十三五規(guī)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2.
作者簡介:陳艷榮,本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