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麗娟
摘要:我國的舞蹈藝術歷史悠久,其興盛和發(fā)展壯大是建立在社會文明發(fā)展的深厚基礎之上的。毋庸置疑,舞蹈作為一種優(yōu)雅的藝術能為廣大民眾帶來美的享受,這一美感是借助給人的視覺、情感以及精神領域的強大觸動所體現(xiàn)出的。一種十分成功的舞蹈藝術不能缺少與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的完美融合,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使得舞蹈藝術中所深藏著的情感和思想能最大限度、最為準確地傳遞給他人,這也是舞蹈教育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所以,本文將圍繞舞蹈教育當中極其重要的舞蹈藝術加以解讀和深入探究。
關鍵詞:舞蹈教育? ?舞蹈藝術? ?舞蹈表演
中圖分類號:J7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6-0123-02
自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的經(jīng)濟取得了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升,這些有利的條件為舞蹈教育的迅速發(fā)展奠基了良好的基礎。另外,當前我國藝術領域不斷發(fā)展,舞蹈教育的發(fā)展也需要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因為人們的審美需求是會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生變化的,人們對舞蹈表演的評判標準也在發(fā)生改變,所以對舞蹈藝術進行創(chuàng)新時應仔細考量。當前在舞蹈藝術領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很多舞蹈藝術工作者把舞蹈技巧當作關注的重點而恰恰忽略了舞蹈的精髓——舞蹈藝術,只有賦予舞蹈以靈魂,這個舞蹈才能真正稱之為藝術。因此,作為一名舞蹈藝術工作者,針對舞蹈表演藝術加以研究,有著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一、舞蹈和舞蹈藝術
舞蹈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藝術形式,一般是借助之前設定的一系列的動作為受眾提供相應的美的享受,舞蹈表演者借助自身的表演向觀眾傳遞出相應的內(nèi)涵,進而提升人們的精神追求,減少身心疲憊,愉悅人們的生活。舞蹈表演從實質(zhì)上來說,是借助各種各樣的舞蹈表演動作和舞蹈表演技能,將特定情境下所蘊含的情感展現(xiàn)出來,進而確保自身藝術創(chuàng)作的豐富性,具備很強的藝術張力。舞蹈是由人來創(chuàng)造的,所以不同的舞者在表演同一個舞蹈時,會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表演效果,而這些差異的出現(xiàn)與表演者本身所具備的專業(yè)技能以及自身所具備的藝術修養(yǎng)等多方面的因素緊密相關。另外,在表演時,舞蹈者需要借助燈光、音樂等輔助性的東西來增強表演效果。舞蹈教育者最重要的職能是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和表演水平,增強專業(yè)技能。
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就充分體現(xiàn)出了舞蹈表演藝術有賴于扎實的基本功。因此,舞蹈表演者需要經(jīng)過無數(shù)的訓練來磨煉自身的舞蹈記憶,提高表演水平和審美水平,才能充分彰顯出舞蹈的魅力。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僅僅依賴于表演者自身的表演是不容易做到的,專業(yè)而系統(tǒng)性的舞蹈表演和技能充當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對于舞蹈工作者來說,應重點關注舞蹈創(chuàng)新必須十分重視對于舞蹈的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
目前,我們國家的舞蹈進入到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舞蹈的教育也呈現(xiàn)出相應變革,尤其是在舞蹈評判標準發(fā)生較大變革的當今,在對舞蹈表演加以評判的時候,舞蹈藝術的高低以及舞蹈難易度不再是單純的評判依據(jù)。在評判的過程中,對于舞蹈藝術的展現(xiàn)形式以及舞蹈所蘊藏的深層次的感染力都成為了舞蹈表演的重要評價標準。所以,教育工作者對舞蹈藝術在整體教育中的重要價值有清晰的認識,并且在此基礎上加以合理的改革。
二、舞蹈藝術教育的新要求
(一)在表演中投入情感
成功的舞蹈表演,能夠為廣大受眾帶來強烈的視覺沖擊,也能夠為人們帶來強烈的情感沖擊,為表演者與觀眾架起相互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橋梁,并且能夠深入地感受舞蹈表演者所傳達出的深刻的思想和感情,并借助舞蹈者的情感傳遞來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情操。這一情況在很大程度上為舞蹈者提出了更高程度的要求,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舞蹈教育者在教育教學的進程中,能夠?qū)⑽璧杆囆g與舞蹈動作有機融合,對于舞蹈學員展開全方位的訓練,這樣使得舞蹈成員在彰顯自身鮮明特色之時,也能最大限度地將舞蹈蘊含的情感傳遞給他人,讓受眾在觀看舞蹈表演之時,能夠獲得感官及精神雙層次的熏陶。另外,作為教育工作者,還需要幫助舞蹈學員建立起舞蹈動作與舞蹈技藝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將舞蹈的各種技藝巧妙融入到相應的表演之中,讓舞蹈演員能夠自然而然地形成動作與情感之間的關聯(lián),這也是舞蹈學者的一種能力。這樣做的話,就能確保在無論何種形式的表演中,能借助自身的肢體語言來彰顯舞蹈的魅力,給人帶來藝術享受。
(二)藝術想象力與感染力
因為舞蹈表演從實質(zhì)上來說,是在特定情境之下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藝術形象,并且借助自身的動作將其展現(xiàn)給受眾,進而不斷提升人們的藝術造詣。舞蹈者在創(chuàng)作藝術形象的時候,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于想象力。在開展藝術想象創(chuàng)作之時,都是基于自身的藝術理解以及積累的藝術表演經(jīng)驗的基礎上,所以,在整體的藝術表演的進程中,舞蹈教育工作人員需要不斷提升教育技能,培養(yǎng)舞蹈學員的想象力,幫助舞蹈學員在想象力的帶動下,完成相應的藝術創(chuàng)作,進而不斷提升舞蹈為受眾帶來的情感沖擊。需要注意一點,舞蹈者個人的想象力以及舞蹈本身的魅力不能離開與舞蹈者自身的情感的調(diào)配,所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舞蹈表演者自身的全部投入到表演中,才能為舞蹈的表演增加更多的力量,才能讓舞蹈藝術在人們的情感、心理中產(chǎn)生觸動和感染力,進而確保舞蹈藝術的表演能夠獲得人們的認可。
(三)藝術創(chuàng)造與創(chuàng)新
舞蹈是一門獨特的表演藝術,一場成功的舞蹈藝術表演必然會給觀眾帶來新鮮感,因為看多了相似的舞蹈會讓人覺得審美疲勞,人們更愿意看到與眾不同的、充滿神秘感的表演。尤其是在這個信息時代,人們能輕而易舉地獲取想要的信息。為了更好地滿足公眾對藝術表演的審美需求,藝術工作者需要培養(yǎng)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訓練表演技巧。一個有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作品才是極具感染力的,才能帶給觀眾美的享受。舞蹈藝術表演還要反映時代特征,通過對社會整體的審美創(chuàng)造來展現(xiàn)某個時期的社會發(fā)展狀況和人民的精神風貌,這也是舞蹈藝術表演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門類能夠經(jīng)久不衰、歷久彌新的原因。
三、優(yōu)化舞蹈藝術表演教育的途徑研究
(一)加強基本功訓練
進行基本功訓練是每一個舞蹈學員的必修課,扎實的基本功是學員能夠成為一個成功的舞蹈藝術家的必要條件。在基本功訓練中,舞蹈教育工作者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舞蹈教育工作者在對學員進行基本功訓練時不能一味地嚴要求,還要根據(jù)每個學員先天條件的不同因材施教。因為舞蹈藝術表演的效果與舞者的身體條件密切相關,所以即使兩個學員接受了相同的舞蹈訓練,他們的基本功水平也有可能存在巨大差異。為了保證每個學員都能接受最好的舞蹈基本功訓練,教師應該在對每位學員的身體狀況有了充分了解的基礎上為他們量身定做一套基本功訓練方案,讓大家都能以合適的方法一步步強化基本功訓練。訓練方案具體可分為三個方面:1.分解舞蹈動作,并對每一個動作的要領進行講解,幫助學員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動作;2.培養(yǎng)學員對呼吸的控制能力,注重增強學員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靈活度;3.在學員練習舞蹈動作時配上合適的背景音樂,能夠增加學員的樂感和對舞蹈的理解,幫助學員更快進入舞蹈狀態(tài),取得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
(二)強化藝術表演素養(yǎng)
舞蹈教育工作者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員的藝術素養(yǎng),提高學員基本素質(zhì),使學員能夠表演各種類型的舞蹈。為更好地構建藝術形象,學員在進行舞蹈藝術表演時要集中精力、消除雜念,專注于舞蹈動作,盡可能準確地用肢體語言傳達內(nèi)心的情感變化,同時也能避免出現(xiàn)表演失誤。此外,教師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訓練學院對自身機體的控制力,這也是提升學員藝術表演素養(yǎng)的一個重點。
四、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舞蹈教育工作者對舞蹈藝術表演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舞蹈教育工作者明確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創(chuàng)造出更多能夠反映時代特征的更有表現(xiàn)力的舞蹈作品,培養(yǎng)更多高素養(yǎng)的舞蹈表演人才,將舞蹈藝術的魅力展示給更多的人。
參考文獻:
[1]文藝.談舞蹈教育中的舞蹈藝術表演[J].藝術評鑒,2019,(01):101-102+114.
[2]蘇銳.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傳承民間舞蹈藝術[J].大眾文藝,2018,(21):211.
[3]舒榮,陳謙.全民舞蹈藝術普及的重要性與對策思考[J].四川戲劇,2018,(10):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