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階段的重點和難點,因此,在開展識字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根據(jù)具體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整合,充分利用趣味識字教學法來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漢字學習。這樣才能使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得到跨越性的提升。
關鍵詞: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小學語文教學;應用分析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當中,大部分的教師都是根據(jù)教學經(jīng)驗和教材內容的課程教學,要求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記住漢字的讀音和寫法,這樣單調枯燥的教學模式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厭倦和反感。基于此,教師就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來進行識字教學課程的設計,充分利用多樣化教學內容來豐富語文識字課堂,有效引進先進的教學情境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
一、 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開展趣味識字教學
漢字是中華文化傳承發(fā)展過程當中的沉淀和積累。因此,在進行識字學習的過程當中,教師必須要對具體教學內容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掌握漢字的概念、規(guī)律、結構特點等情況之后,有針對性的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趣味故事,或者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來進行漢字的分析和講解,引導學生深入的學習漢字的字音、字形、意義。
例如,在進行“口耳目”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引導學生觀察竹、火、兔、月、禾、鳥、耳、目、口的象形字,利用直觀的形象使學生更好地了解漢字。然后,教師再進一步的向學生展示“口”的圖片和象形字,以及該字的演變的過程,借助趣味的轉化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進行“月”的講解時,可以引入嫦娥奔月、亞拉射月等故事。在進行“耳”的講解時,教師在引導學生掌握該字的讀音之后,可以進一步地向學生講解耳朵的故事,深入的向學生分析該字的意義。也可以安排“漢子大變身”游戲,向學生詳細講解口-日-目、木-禾等的漢字。
二、 通過構建教學情景開展趣味識字教學
學生在進入小學階段學習之前,并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語文學習,本身的語文基礎和學習能力相對較弱,僅憑黑板、粉筆、課堂講授的方式很難讓學生掌握和理解相關的漢字。因此,教師就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有效的引進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聲音、圖片、視頻等的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為學生構建集生動、趣味、娛樂為一體的全新教學情景。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全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后,再引導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漢字的分析和學習。
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視頻,并向學生提問:“小蝌蚪是怎么找媽媽的?”“小蝌蚪最終找到媽媽了嗎?”,這樣能夠使學生對課文和識字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地列出生字:灰、阿姨、鼓、頂、條等,讓學生對其進行觀察。在進行“灰”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電子課件向學生展示灰色的小蝌蚪,也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灰色的上衣、灰色的雨傘等的事物,從而能夠加深學生對“灰”的理解。在進行“阿姨”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媽媽的妹妹的圖片,也可以引導學生觀看動態(tài)的鯉魚阿姨的形象,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讀音,并從結構入手對漢字進行深入的分析。在進行“鼓”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腰鼓、大鼓等物品,或打鼓、鼓掌的視頻,結合不同語境中漢字的意思變化來進行教學。
三、 通過加強小組合作開展趣味識字教學
在實際教學當中,班級當中部分的學生能夠快速地掌握教師講解的內容,并能靈活進行應用,但有一部分學生卻很難掌握教師講解的相關內容。這將會嚴重的增加班級當中學生語文識字水平的兩極分化?;诖?,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將其劃分為不同層次,并以小組為單位引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在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之后,可以為學生安排相關的實質實踐和趣味活動,并根據(jù)課堂反饋情況來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和有效的指導。
例如,在進行“棉鞋里的陽光”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小組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課前收集到的棉衣、棉鞋、被子,或者自己奶奶的照片,然后,再提出謎底是陽光的謎語,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合作猜謎。在進行“棉”的講解時,可以讓小組學生借助拼音來掌握該字的讀音,也可以讓學生嘗試分析該字的結構。然后教師再和學生觀察植物棉花,或者與棉花有關的物品(棉被、棉鞋等),促使學生在腦海當中形成“棉”的印象。在進行“曬棉被”的講解時,可以讓小組學生模仿家長曬棉被的動作,這樣能夠讓學生直觀的了解“曬”這一動作。另外,也可以結合漢字的結構和規(guī)律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并在這個過程當中引導學生掌握更多的識字方法和技巧。
四、 結束語
在識字教學過程當中,小學教師必須要及時地樹立全新的教學觀念,充分地將學生作為實質課堂的主體和中心,以學生的理解能力、興趣愛好、個性特點等因素為參考依據(jù),科學合理地制定有效的識字教學方案。教師除了要利用各種有效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之外,還必須要利用多種手段來直觀化、具象化的呈現(xiàn)復雜的漢字內容,引導學生根據(jù)漢字的性質和規(guī)律來進行學習。這樣才能夠為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全面應用趣味識字教學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玉梅,張會芳.新課程理念下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教育,2018(22):106.
[2]崔洋.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好家長,2018(68):87.
[3]欒建雪.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82-83.
作者簡介:
楊曉敏,河北省唐山市,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qū)火石營鎮(zhèn)黃昏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