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學技術可以說是一把雙刃劍,在推動社會與世界進步發(fā)展的同時又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譬如在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中,手機早已成為一種普及的電子設備,并且每一部手機都會連接互聯網,學生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隨時上網。這樣一方面為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提供了海量的資源,但是那些自制力不強的學生則會利用課堂教學以及實訓教學的時間上網聊天、看電子書甚至玩游戲,對學習效果及教學效果都造成了一定不好的影響。作為一名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的教師需要變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手機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此對基于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數控操作技術互動教學模式進行初步探究。
[關??? 鍵?? 詞]? 互聯網;手機操作平臺;數控操作技術;互動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8-0150-02
在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的教學體系中,數控操作技術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yè)課程,屬于機械類專業(yè)的中心課程。學生掌握了精湛的數控操作技術之后,可以從事數控加工、機械產品的設計與制造、生產技術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是一門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技能型的專業(yè)課程。首先因為數控操作技術對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程度與實踐技能綜合水平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學生極易對這門課程的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導致學習效果不佳。其次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的學生本身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實踐能力就存在明顯不足,因此就更讓數控操作技術的教學工作的開展雪上加霜,使教學效率的提高受到嚴重制約。當前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手機的普及,為數控操作技術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拓展空間,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與專業(yè)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數控操作技術互動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首先,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難以適應當前職業(yè)技術教育高速發(fā)展趨勢的要求。在傳統(tǒng)的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數控操作技術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模式一般是首先對學生進行理論的講解,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實訓操作。這種理論與實踐相互分離的教學模式太過于落后和陳舊,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時候沒有直觀、形象、具體的數控操作原型,因此學習枯燥、無趣,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的學生一般學習能力水平不高,學習習慣不科學,學習動力嚴重不足,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極其有限,學習進步緩慢,學習效果不佳。加之實訓過程中沒有足夠的技術理論作為支撐,因此漏洞百出、錯誤頻現,更直接制約了實訓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在原有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的發(fā)展與學生的需求的前提下,必須大膽改革教學模式,摒棄傳統(tǒng)的教師單向講授的教學模式,采用師生之間緊密互動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實行。
其次,教育現代化模式已經成為當前時代科技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已經成為推動社會進程的主要動力。在當前的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中,互聯網和智能手機已經深入到了廣大師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為廣大師生帶來了更為海量的優(yōu)質資源,加深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密切溝通,實現了學生之間的通力合作,打破了時間、空間的制約,保證教與學活動的扎實開展,因此運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數控操作技術的互動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值得我們大力推廣的教學模式。
二、基于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數控操作技術互動教學模式
(一)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理論教學
在傳統(tǒng)的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數控操作技術教學中,教師一般都是利用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專業(yè)知識教學的。數控操作技術具有極強的專業(yè)性,同時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大量、反復的講解,以確保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真正理解。畢竟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教師把大量的時間都用到了對學生的講解當中,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互動的時間相應減少。在任何一種學習活動中,學生都有可能遇到疑難問題,尤其是高職學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更多。教師把絕大部分時間用于講解,用于指導學生,解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的時間就不足了,進一步導致學生的疑難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提升。眾所周知,如果學生對學習的內容提前進行了預習,那么學習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因此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理論教學就提上了教學工作的議程。教師可以首先把需要教學的內容發(fā)布到互聯網中,學生使用手機下載資料進行課前預習,可以增強課堂聽講的針對性,確保學習效果的提升。例如,在學習數控機床的機械結構的過程中,教師就把數控機床的結構要求、主傳動運動的變速方式、數控機床的主軸結構等內容的講解過程提前錄制成時間在4~8分鐘的微課視頻,會同教師搜集的大量學習資料一并上傳到互聯網中,組織學生下載資料進行學習,下載視頻進行觀看。這樣學生通過觀看教師視頻的途徑進行學習,和在課堂上聽取教師講解的效果相差無幾,由于這種學習方式更靈活,學習效果甚至要超過課堂上的被動聽講。因此把課堂上的學習放到了課堂下進行,課堂上教師再和學生進行深入的互動,了解學生的疑難問題,有針對性進行講解和點撥,保證了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同時用互動促進了教學習活動的順利進行。
(二)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模擬教學
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傳統(tǒng)的數控操作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后還需要進行實訓教學強化。因為理論教學中學生缺乏實踐操作技能,所以理論知識的掌握極不扎實,導致在實訓教學中會遇到大量的疑難問題,要么是對知識的理解出現偏差,要么是編程出現問題,要么是操作出現失誤,導致實訓教學效率極低?;ヂ摼W和手機操作平臺的應用,模擬教學的開展,有效改變了這一不利局面,讓教學得以高效實施。例如,在學習數控操作編程內容后,都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實訓教學進行驗證,教師則可組織學生利用仿真模擬訓練軟件進行數控操作實訓模擬練習。在模擬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對零件的結構及工藝進行分析,對毛坯及加工定位基準進行確定,擬定加工工藝的路線,制定工序卡片,還要確定零件加工余量,計算工序尺寸和公差,計算工藝尺寸鏈等。這樣學生在仿真模擬訓練中對實訓教學的具體步驟就有了一個整體的了解,同時也對細節(jié)有了更加準確的把握,對在編程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錯誤也有了準確的認知。教師在此過程中可以利用網絡和學生進行廣泛、深入地互動交流,對學生的仿真實訓活動進行必要的指導,糾正不正確的操作方法,確保學生在真正的實訓教學中不再發(fā)生類似的錯誤,從而確保實訓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三)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實訓教學
實訓教學是數控操作技術專業(yè)課程教學的最后一步,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學生如果在實訓教學中脫穎而出,能夠熟練掌握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內容和技能,那就證明學生真正掌握了數控操作技術,已經成為一名合格的數控操作技能人才了。在實訓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再次進行實訓的演示,讓學生進行觀摩,便于學生模仿教師開展實訓練習。例如在使用數控車床進行車削加工的實訓教學中,教師就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了教學,在機床上配置攝像頭,教師進行車削外圓、車削內孔、車削端面、車削螺紋等操作,整個操作過程通過攝像頭、多媒體設備、互聯網發(fā)布到資源共享平臺或者微信群、QQ群中,學生通過使用手機在線觀看的方式直接觀摩教師的操作演示過程,進一步強化對于車削加工工藝的操作技能與技巧。然后學生再開展真正的實訓練習,按照之前在仿真模擬訓練中掌握的方法和程序,仿照教師之前進行的示范操作進行實訓,這樣對實訓教學的高效開展形成了極大的推動。教師還可以通過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及時掌握學生實訓活動的開展情況,及時糾正學生存在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及時的指導。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完成實訓活動,讓學生在實訓中進行彼此的溝通、交流與互動,取長補短、互幫互助,實現實訓教學的高效開展。
(四)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廣泛交流
在學習過程中,高職院校的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不論是在理論學習中,還是在模擬仿真訓練中,抑或是實訓教學中,這些疑難問題如果不能有效解決,必然會直接影響整個數控操作技術的教學效果。一方面教師人數有限,學生人數眾多,教師不可能也沒有時間對學生進行逐一的輔導,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地點集中向教師請教、尋求幫助也有一定難度。針對這種現象,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開展廣泛的交流和互動,首先建立微信交流群或者QQ交流群,組織學生全部進群,學生可以在群中向教師求教,教師予以解答,實現師生之間的親密互動。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群中發(fā)布項目任務單,發(fā)布調查問卷,了解學生的理論掌握情況與實訓開展情況;教師還可以發(fā)布學習資料,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實現師生、學生之間的互動,促使學生知識與能力的不斷發(fā)展,促進教學效果的不斷提高。
總而言之,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在數控操作技術教學中的運用促進了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的作用,基于互聯網和手機操作平臺構建以生為本的互動教學模式,讓教學內容的傳播更為便捷、學生的學習方式更靈活、師生之間的溝通更有效,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增強學生學習、探究、動手實踐的主動性,為之后的模擬教學、實訓教學夯實基礎,從而保證之后實訓教學的高效開展,為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數控操作技術教學效率的提升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支撐。
參考文獻:
[1]邱言龍,高萬新,王兵.現代數控車削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
[2]蔣飛龍.數字化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數控編程與操作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3(37):69-70.
[3]邱言龍,李文菱.數控機床維修技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4.
[4]蘇珂,高喜銀.基于智能手機移動終端的互動教學模式研究:以工業(yè)設計專業(yè)“產品設計”課程為例[J].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5(2):36-39.
[5]姚佳.《數控編程與操作》分層式技能提升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J].科技資訊,2015,13(20):196-197.
[6]寧金葉,羅小麗.基于“互聯網+”的電工電子互動教學平臺的構建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