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清瑞
摘? 要:本文主要以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為重點進行闡述,結合當下高校體育教學現狀,首先分析高校體育教學評級遵循的原則,其次說明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現狀,包括評價形式單一、評價內容有限,最后從擴展體育教學評價形式和豐富體育教學評價內容兩個方面深入闡述并探討,進一步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運作效率,旨意在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資料。
關鍵詞:高校體育? 教學評價? 現狀? 改進方法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1(b)-0133-02
體育課程開展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身體協(xié)調能力,提高學生自身體能,對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與積極成長具有積極影響。對于高校體育教學而言,教學評價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其不僅是適應教育改革的需求,還是幫助體育教師整合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然而在高校體育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只有及時找到高校體育教學評價中存在的不足,并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其加以改進與優(yōu)化,才能確保教學評價活動開展的效用與價值充分發(fā)揮。
1? 高校體育教學評級遵循的原則
1.1 客觀性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開展基礎原則為客觀性,在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需要規(guī)定評價標準、評價手段與評價相關信息的使用要求等,在大程度的防止出現主觀評價的現象。若體育教學評價活動缺乏客觀性,會導致教學評價的開展失去價值與意義,并且會產生諸多不真實的信息數據,影響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無法為體育教學的改進提供真實信息與意見。所以,在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需要遵循客觀性的評價原則,保證評價體系的規(guī)范性與真實性,以免出現任意評價的現象,盡量降低評價結果出現偶然性的結果。
1.2 綜合性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需要結合學生實踐經驗與學習實際表現情況,綜合性地進行評價。而且需要基于培育人才的方向,深入研究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得到全面發(fā)展的可能性[1]。在評價學生學習情況時,需要依據學生的體育行為與體育情感等方面綜合評價,結合學生樹立的體育精神與體育運動技能,切合實際的開展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工作。此外,在評價期間,需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與自身價值,激發(fā)學生體育運動意識,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運動訓練活動,保證教學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在此期間,應避免評價結果呈現單一化,或者以偏概全的情況出現,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綜合思考學生實際體育運動情況,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學習進行評價,凸顯教學評價的效用。
2?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現狀
2.1 評價形式單一
目前,諸多高校皆存在體育教學評價形式單一的不足。體育教學評價的主體應具有專業(yè)素養(yǎng)與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這種觀念導致相關管理機構與體育教師作為教學評價的主體,淡化了學生的主觀性。教師依據以往的教學方式與評價思想對教學相應行為加以評價,而行政機構將學生的體育成績看作教師水平高低的標準[2]。受這種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高校學生會逐漸對體育運動失去學習熱情,甚至對其產生煩感心理,影響教學質量。學生作為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主體,若教師在制定構建評價體系過程中沒有結合學生實際體育運動情況,忽視學生的主體性,以降低學生運動熱情作為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媒介,會嚴重導致體育教學評價主體趨于單一性,導致體育教學評價形式單一。
2.2 評價內容有限
結合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實際情況,評價內容比較少,也就是評價內容有限。諸多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工作,只是注重學生體育成績、體育技能、體育素養(yǎng)的評價,忽視了學生自身人格與體育意識以及學生交流能力的評價。評價內容不夠全面的問題受以往的評價觀念影響,在高校以往的教學評價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往往以學生分數為主,關注學生體育知識與相關技能的培養(yǎng),淡化了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將體育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皆用在強化學生基礎體育知識上,依據教學大綱要求,沒有對學生體育精神與生活態(tài)度進行培養(yǎng),無法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導致教學評價內容不夠全面,或者評價不合理的問題[3]。所以,高校體育應整合教學評價內容,對評價內容有限加以改進。
3? 高校體育教學評價改進方法
3.1 擴展體育教學評價形式
因目前許多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存在評價形式單一的問題,所以在開展體育教學評價活動時需要擴展體育教學評價形式,要求學生與高校內部的領導以及教師共同對教學進行評價,增加體育教學評價的主體。學生為體育課程的參與者與實踐者,在體育課堂中占有重要地位。將學生轉變?yōu)榻虒W評價的主體目標是便于學生結合體育教師的教學具體環(huán)節(jié)與自身的真實表現進行評價,或者體育教師組織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評與互相評價,促使學生及時發(fā)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完善學生體育知識結構[4]。將高校相應領導充當體育教學評價的主體目標是依據領導的管理與監(jiān)督職能,綜合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遵循原則的有效性,提醒體育教師定期進行自我反思與總結看,切合實際的組織學生參與體育課堂活動。此外,體育教學應依據社會發(fā)展的趨勢,結合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現狀擴展更多的教學評價形式,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評價的科學性與規(guī)范性。
3.2 豐富體育教學評價內容
因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存在內容不夠全面的問題,所以高校體育教師應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采用先進的方式,豐富體育教學評價內容,推動體育教學評價工作的高效進行。豐富體育教學評價內容,也就是依據評價活動的性質與相關價值,明確體育教學評價目標,全面的對體育教學進行評價,進而構建出比較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5]。高校體育評價體系的構建不僅可以為教師總結自己教學經驗提供便利條件,還可以促使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優(yōu)化體育教學方案與計劃,提高自身體育文化內涵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此外,評價活動的開展利于體育教師全面理解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與學習實際情況,以提高學生體能與綜合素養(yǎng)為前提,綜合地對教學評價活動進行整合與改進,促使高校學生朝著體育教學目標的方向發(fā)展。
高校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基礎體育知識與相關技能的培養(yǎng),還要通過體育訓練,樹立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精神與正確的人生觀念,完善學生人格,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幫助學生制定屬于自身體能提高的運動時間,促使學生朝著積極的方向發(fā)展,進而實現體育教學的強身健體目標,凸顯體育教學價值。
4? 結語
綜上所述,開展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研究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因高校為學生學習的關鍵場所,決定著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方向,所以高校體育教師應給予教學評價高度重視,立足于高校體育教學評價原則,結合學生體育運動情況與體育教學實際情況,全面分析目前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針對出現的問題,采用有效的解決方法,不斷對體育教學評價計劃進行改進與優(yōu)化,提高體育教學評價的科學性與實效性,為培養(yǎng)出更多的優(yōu)秀體育人才作鋪墊。
參考文獻
[1] 楊海林.分析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J].時代教育,2017(5):162.
[2] 關麗.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7(33):25-26.
[3] 張少晗.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現狀及改進方法思考[J].教育,2017(3):124.
[4] 薛興華.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發(fā)展現狀及改進策略[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6):78-79.
[5] 丁力.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發(fā)展現狀及改進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7,7(27):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