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少觀
作者單位: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耳鼻喉科,福建 廈門 361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對健康意識的增強,患者對臨床的護理工作也予以極高的要求,進而導致護患關系緊張、投訴率高,這一現(xiàn)狀間接影響醫(yī)院的持續(xù)發(fā)展[1-2]。耳鼻咽喉??剖轻t(yī)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該科室患者因疾病因素影響,會存在特殊性癥狀、體征等,進而導致溝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增加了臨床護理的難度,是上述問題發(fā)生的主要科室,備受醫(yī)院的關注與重視[3]。有效護患溝通是良好護患關系建立的基礎,是降低醫(yī)療糾紛等不良事件發(fā)生的重要保障[4-5]。本次研究對74例耳鼻咽喉??剖罩蔚幕颊叻纸M觀察,探究有效護患溝通技巧的應用價值,現(xiàn)對結果總結如下。
對我院耳鼻咽喉??圃?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4例患者進行研究,電腦隨機分組,對照組共37例,其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為22:15,年齡范圍:21~62歲,平均年齡(54.6±3.7)歲,疾病類型:聽力損傷患者14例,言語不清患者12例,聲帶疾病需要暫時禁聲音患者11例;研究組共37例,其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為24:13,年齡范圍:24~63歲,平均年齡(55.1±3.4)歲,疾病類型:輕度聽力損傷患者16例,言語不清患者13例,聲帶疾病需要暫時禁聲音患者8例。兩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在對患者護理過程中主要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為患者提供溫馨、安靜的病房環(huán)境,做好患者體征檢查,加強患者用藥監(jiān)督、生活的指導,在與患者交流中采取基本的語言、圖片等方式,讓患者理解護理人員的意圖。
研究組對患者護理中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強有效護患溝通技巧的應用,具體如下:(1)非語言溝通:對于聲帶疾病需要暫時禁聲音患者,護理人員要充分理解患者,安撫患者急躁心情,在與患者溝通過程中,要面帶微笑,目光柔和,并主動為患者遞上紙筆,讓患者書寫自己想要表達的文字,如果患者書寫不方便,可以通過手勢、宣教圖片表達自己的意圖,便于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交流。此外,還可以針對患者的疾病類型,建立不同的小組,以聽力損傷患者為例,可以讓患者之間通過微信、QQ、紙筆書寫等方式,讓患者彼此之間能交流,緩解焦慮情緒。(2)平等與尊重:由于患者疾病的特殊性,大部分患者會存在自卑等心理,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充分予以患者尊重,讓患者感受到平等的待遇,例如,要應用合理的稱呼呼喚患者,與患者交流目光要直視對方,態(tài)度要和藹,對于聽力受損嚴重的患者,則可以通過圖片、手勢等方式,與其進行簡單的溝通,并將圖片+文字有效結合,制成知識手冊,免費發(fā)放給患者閱讀,在發(fā)放過程中,要注意語氣、態(tài)度、表情等,盡量用通俗、簡單話語交流,并針對具體的患者情況,采取適當?shù)姆绞?,充分體現(xiàn)患者的地位,尊重患者意見。(3)學會傾聽:傾聽也是護患溝通的有效形式,作為護理人員,當患者溝通不清晰,不能有效表達自己意圖時,要先安撫患者,鼓勵患者慢慢說,并全神貫注、專心致志的傾聽患者表述的內容,不可隨意打斷患者訴說,適當予以反應,例如“輕輕點頭”、“是”、“對”等,讓患者感受到自己被重視,被關心。
觀察兩組患者醫(yī)療糾紛率、投訴率及不良情緒評分(焦慮、抑郁)。
焦慮評分標準:應用SAS焦慮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焦慮情況,100分為滿分,50分為分界,評分≥50分說明存在程度不一的焦慮心理,將評分分為三個范圍,50~59分、60~69分、≥70分,對應程度為輕度、中度、重度,分數(shù)高,則程度嚴重。
抑郁評分標準:應用SDS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抑郁心理評估,量表以100分為總分,53分為分界,評分≥53分根據(jù)分數(shù)范圍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對應評分范圍:53~62分、63~72、73分以上,分數(shù)越高,抑郁心理越嚴重。
表1 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對比結果(s,分)
表1 干預前后焦慮、抑郁評分對比結果(s,分)
組別 n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對照組 37 64.8±7.6 44.6±2.1 70.7±8.2 48.6±2.1研究組 37 65.1±7.3 42.5±1.4 71.1±7.8 46.3±1.6 t值 - 0.173 5.061 0.215 5.299 P值 - 0.863 0.000 0.830 0.000
表2 醫(yī)療糾紛率、投訴率結果比較[n(%)]
焦慮、抑郁評分在干預前用對應量表調查評估,數(shù)據(jù)差異性不顯著(P>0.05),采取不同干預后,研究組焦慮評分、抑郁評分與對照組比較,評分比對照組低,有差異性(P<0.05),見表1。
研究組患者醫(yī)療糾紛率、投訴率均比對照組低,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2。
耳鼻咽喉專科患者多具有聽力障礙、語言障礙等問題,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給患者臨床護理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7]。在臨床調查中發(fā)現(xiàn),耳鼻咽喉??苹颊咭驕贤ㄊ芟薜奶厥庑?,導致其身心均造成極大的影響,且對疾病的康復期望較高,但因不能正常交流,致使其護理需求不能得到有效的滿足,進而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增加了糾紛、投訴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影響醫(yī)院整體形象的樹立,不利于醫(yī)院穩(wěn)定的發(fā)展[8-9]。
溝通是一門重要的藝術,在溝通中也需要一定的技巧。護患溝通是指患者、護理人員之間信息交流的一個過程[10]。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護患溝通是整個護理的基礎,良好的溝通,可以有效的解除護患之間的誤會,能使患者、護理人員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對良好護患關系建立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11-12]。對于耳鼻喉??浦械幕颊?,因患者的疾病類型不同,采取的交流方式也大不相同,利于對于言語不清的患者,可以通過紙筆書寫方式、宣教圖片等進行交流,對于聽力損傷患者,在語言交流過程中,護理人員則需要適當?shù)奶岣咦约旱恼f話音量,通過微信、QQ、紙筆書寫等方式進行溝通,由此可見,在耳鼻咽喉??谱o理中,采取有效護理溝通技巧具有重要的意義。
對本次研究結果剖析,研究組患者干預后SAS評分、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在醫(yī)療糾紛發(fā)生率及投訴率方面也比對照組數(shù)據(jù)低,這一結果說明在對耳鼻咽喉??苹颊咦o理期間,實施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增加有效護患溝通技巧,不僅對患者自身的不良心理予以極大的改善,還減少了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降低了投訴率,取得十分確切的應用效果。
綜上所述,有效護患溝通技巧不僅可以降低醫(yī)療糾紛率及投訴率,促進護患關系的和諧,同時能提高護理質量,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心理,在耳鼻咽喉科護理中,護理效果好,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