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
【摘? ?要】 板栗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非常豐富的食物,其不僅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以及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等,還廣受群眾喜愛。因此,在板栗的種植過程中,要加強栽培管理,以及相關(guān)病蟲害的預(yù)防與治療,從而保障板栗的產(chǎn)量與質(zhì)量。本文詳細介紹了板栗的一些基本生物學特性、營養(yǎng)價值,并針對板栗栽培過程中的管理,主要病蟲害以及病蟲害防治進行了論述。
【關(guān)鍵詞】 板栗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
Cultivation management and pest control of Chinese chestnut
Zhang Rong
(Tai'an Daiyue District Forestry Bureau? 271000)
[Abstract] Chestnut is a very rich nutritional value of food, it is not only rich in protein, fat, sugar and a variety of vitamins and minerals, but also widely loved by the masses. Therefore, in the planting process of Chinese chestnut,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related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so as to ensur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Chinese chestnut. In this paper, some basic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tritional value of Chinese chestnut 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
[Keywords]? chestnut cultivation;management;pest control
近年來,農(nóng)業(yè)改革進行的如火如荼,農(nóng)作物種植與管理模式發(fā)生較大變化,而板栗栽培管理技術(shù)也在這一形勢下進行了更新,使得產(chǎn)量和質(zhì)量有了較大保障。雖然,板栗栽培管理與技術(shù)不斷成熟,但是病蟲害問題卻依然影響著板栗的產(chǎn)量,因此,需要對其加以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1]。
1? 板栗的基本生物學特性
板栗又叫栗子,其除了可以生食、炒食、煮食,還可以被加工成罐頭、栗粉等。板栗其本身不僅具有補腎陽氣、止血化瘀等藥用價值,其花、果、殼、樹皮、樹根等還能入藥,具有消腫解毒的作用[2]。板栗在被嫁接后的三四年內(nèi)就會開始結(jié)果,7、8年就會進入盛果期,板栗植株其平均經(jīng)濟壽命在80年左右,結(jié)果期則能達到一百年以上。板栗作為一種喜光植物,其對日照的要求較高,日照時數(shù)必須在6小時以上才能滿足其生長需求,另外,板栗開花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外界溫度在17℃~25℃時。八九月份時,平均氣溫在達到20℃左右時,板栗的結(jié)實率以及板栗的產(chǎn)量和口感才不會受到影響。
2? 板栗的栽培管理
2.1? 定植
在板栗的栽培過程中,其幼苗的選擇最好以1~2年生的、直徑在0.8cm以上、無病害的為主。在種植過程中,應(yīng)嚴格控制板栗的密度和行距,一般情況下,行距最佳為3m×4m,每畝種植的幼苗數(shù)為56株上下。在板栗的生長過程中,還應(yīng)及時清除病害或老化的植株,以保證植株行距最佳。另外,不同品種的板栗其種植時間上也有所差異,因此,在種植時一定把握好種植時間。種植前期,要做好土壤的澆水處理,澆水完成后再覆蓋上一定量的土壤。在一定量的把握上,要注意一年生的板栗幼苗所覆蓋的土壤量不能超過原土壤的10cm,兩年生的字不能超過20cm。
2.2? 園地和土壤管理
我國是一個非常適合種植板栗的地區(qū),板栗其苗木性強健,種植后極易存活,而其產(chǎn)量與質(zhì)量的提高則需要精心選擇土地。第一,要保證土壤深厚肥沃,保水能力強;第二,要保證板栗生長過程中能獲取充足的光照。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板栗是在秋冬季節(jié)種植的,其苗木不能一直暴露在空氣中,否則板栗的生長與發(fā)育就會受到影響。如果是在春季種植的,則需要在其表面覆蓋上地膜,以提高苗木的存活率。當選定好板栗的種植園地后,還要加強種植后期的土壤管理。板栗的種植過程中,應(yīng)隨時對土壤盡心管理,既要保證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氣性,還要保證土壤中營養(yǎng)均衡。種植板栗后,不僅需要及時除草和松土,還需要及時檢查,發(fā)現(xiàn)缺株,要立即補植;發(fā)現(xiàn)苗木根部出現(xiàn)松動的情況,要及時將根部的土壤踏實或者適當?shù)奶砑右恍┩寥溃WC苗木的穩(wěn)定性。如果在將板栗種植后,遭遇干旱天氣,還要進行及時的澆水,保證板栗能汲取到足夠的水分。
2.3? 水肥管理
任何一種植物在其生長過程中,都離不開水和肥。板栗的生長也不例外,只有保證其生長過程中能汲取到充足的水分和肥料,板栗的產(chǎn)量和質(zhì)量才不會受到影響。對于板栗幼樹,定植時需要施足量的長效基肥,存活后則追施速效性肥料,以滿足板栗生長過程中的水肥需要。對于板栗的種植園地,則需要施基肥和追肥。基肥主要以土雜肥為主,其可以對當下的土壤情況進行改善,使土壤具有較強的保水能力,同時,為板栗的生長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物質(zhì)。追肥則是在板栗苗木的生長過程中進行,其主要是以氨肥為主,磷肥、鉀肥為輔。不同時間需要追肥的種類不一樣,但不管在什么季節(jié)進行追肥,追肥完成后都必須充分的澆水,及時蓋土,讓肥料能充分的發(fā)揮作用,確保板栗生長過程中能獲取足夠的肥料。
3? 板栗的主要病蟲害防治
板栗生長過程中常見的病害主要有兩種:一是板栗疫病。板栗疫病一般發(fā)生在主枝、主干,而病菌則是通過藏在病皮內(nèi)的方式越冬。疫病發(fā)生初期主枝、主干會出現(xiàn)紅褐色、發(fā)軟、稍隆起、內(nèi)部皮層腐爛、流液汁等現(xiàn)象。一般情況,板栗疫病會在3月底、4月上旬出現(xiàn),6月、7月則是疫病的高發(fā)期。二是白粉病。白粉病一般發(fā)生在葉片、嫩梢等部位,幼芽也極易出現(xiàn)白粉病。一般情況,白粉病會在春季發(fā)生,且溫度在15攝氏度以上。其主要是通過子囊孢子進行第一次的侵染,初期板栗的受害部位就會出現(xiàn)不規(guī)則的暈塊,然后發(fā)展到葉片,進而導(dǎo)致整個葉片全是白色粉霉狀物。板栗生長過程中常見的另外兩種蟲害則是:一是栗實象鼻蟲。栗實象鼻蟲又被稱為栗實象甲,其主要危害板栗的果實。栗實象鼻蟲兩年一代,成蟲會在每年的7月份出土并產(chǎn)卵在殼斗內(nèi),9月份幼卵開始孵化,10月份、11月份左右幼蟲脫果,然后入土越冬。在第三年6月時,幼蟲化蛹,8月成蟲出土。每一個板栗果實中都會存在一只栗實象鼻蟲幼蟲,其不僅會蛀食果實,還會咬破栗皮。二是栗大蚜。栗大蚜又被稱為板栗大牙,其卵常分布在栗樹枝干上并進行越冬準備。栗大蚜一般會在翌年的4月下旬左右開始孵化出無翅雌蚜,并胎生出小蚜蟲,5月份則生出有翅雌蚜。
4? 主要病蟲害防治
第一,板栗疫病防治。在板栗種子的選擇上要以抗病強的品種為主,同時加強水肥管理,一旦發(fā)現(xiàn)染病枝干,都要及時砍除并燒掉。在板栗疫病發(fā)生初期時,要將病害部位的樹皮刮去,并涂上401抗病菌,以防疫病擴散。第二,白粉病防治。麥收前噴灑稀釋800倍液大生M-45和信生800倍,防治板栗白粉病、芽枯病。麥收后,則用大生M-45 800倍和殺滅爾800倍進行殺菌處理,其效果非常明顯。第三,栗實象鼻蟲防治。在栗實象鼻蟲的防治上,一定要做到及時采收,采收后進行脫粒處理能有減輕危害。采摘后的果實每堆一層,就需要噴灑一次50%的敵敵畏100倍液,噴灑后再用塑料薄膜覆蓋上。第四,栗大蚜防治。對于栗大蚜的防治,主要是采取刮去老樹皮、人工除卵的方法。當越冬的栗大蚜幼卵處于孵化期時,可以噴灑濃度較高的石硫合劑。當栗大蚜高發(fā)期時,則可噴灑40%的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
5? 結(jié)語
在日常生活中,板栗是一種廣受群眾喜愛的堅果類食物。因此,在板栗的種植過程中,不管是在栽培技術(shù)的選擇上,還是在土壤的選擇和管理上都要引起重視,同時,還要確保板栗在其生長過程中能汲取到足夠的水肥營養(yǎng)等。除此之外,對于板栗生長過程中會出現(xiàn)的各種病蟲害也要做到及時的預(yù)防與治療,以保證板栗的營養(yǎng)價值。
參考文獻:
[1] 金小芳.板栗的種植及病蟲害防治技術(shù)分析[J].農(nóng)機服務(wù),2016,33(5):260-260.
[2] 李興燕.板栗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探討[J].綠色科技,2016,12(7):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