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菊英
【摘 要】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是課程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它符合新課程教材的編排特點,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中“篇”和“組”嚴重脫節(jié)的弊端,實踐了“大語文”理念。文本試從內(nèi)在與外在聯(lián)系方面,探索語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單元整合;思維鍛煉;實施策略
單元整體教學法是適用現(xiàn)代語文教學課堂的有效教學模式,單元整體教學能夠有效地將分散的文章串聯(lián),建立文章之間內(nèi)在的有機聯(lián)系,幫助學生整體、比較性地深入分析文章。然而,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由于過分重視將知識劃分成塊、進行模塊式教學而使得單元整體教學難以真正融入小學語文課堂。對此,教師應該積極研究有效措施,合理轉(zhuǎn)變教學模式,探究新型課堂教學,運用現(xiàn)代教學理念促使單元整體教學發(fā)揮出最大優(yōu)勢,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
一、單元整合教學的理論思考
語文教學,特別是語文閱讀教學這幾年引起了課改的關注。新課改強調(diào)語文老師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那么我們可否適當?shù)剡M行整合,將同一文體進行單元整合,從另外角度進入文本呢?這樣看似淡化文體,實際是讓學生從實際出發(fā),先對所選文本有興趣,然后再進行文體識別,這樣可以使呆板的編排體系顯得活潑。
我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這樣做,比如,將某一單元整合為一個主題,或者進行跨單元整合或跨冊整合。這樣整合,可以從不同角度對選文進行思考,既可以讓課堂充滿新穎的氛圍,讓學生的思維金礦被開發(fā),也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自己去思考。
二、單元學習內(nèi)容的整合教學策略
(一)“精讀”“略讀”整合,“扶”“放”結(jié)合,得“法”用“法”
對于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之間的關系,葉圣陶先生作了精辟的闡述:“就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則是補充;就效果而言,精讀是準備,略讀才是應用?!本x課文擔任著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讀課文則為用“法”服務。教師要善于尋找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之間的契合點,教學中“扶”“放”結(jié)合,讓學生把精讀課文中習得的方法運用于略讀課文的學習中,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如四年級下冊第五組課文以“熱愛生命”為主題,共有《觸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氣》這四篇課文。其中《觸摸春天》和《生命生命》是精讀課文,《永生的眼睛》和《花的勇氣》是略讀課文。通過對比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觸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氣》在寫作內(nèi)容和思想表達上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把它們鏈接在一起開展教學。如精讀《觸摸春天》,了解盲女孩安靜是怎樣了解這個世界的,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通過拓展練筆《安靜,我想對你說》導入到新課《永生的眼睛》的學習中,讓學生運用《觸摸春天》的學習方法自學《永生的眼睛》,比較兩者在思想表達和寫作方法上的異同,從而加深學生對殘疾人的理解和同情,并對課文通過人物心理、言行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思想、情感、精神的表達方式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掌握。
(二)同類課文整合,聚焦同質(zhì),求同存異
教材每組課文之間都有密切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的是主題相似,有的是體裁相似,有的是內(nèi)容相似,有的是閱讀策略相似。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通過整體觀照,比照參讀,辨析評價,從中發(fā)現(xiàn)和掌握語言規(guī)律,有效發(fā)展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習作訓練整合,提高學生“語用”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學科的本質(zhì)在于其語用性。語文學科的根本任務應致力于培養(yǎng)語用(語言運用)能力。語用能力包括“說”和“寫”兩方面。閱讀是“說”和“寫”的基礎,“說”和“寫”的素材、言語技巧和方法的積累又往往來源于閱讀中的間接感受。因此,我們要重視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的整合,將言語訓練長期植根于閱讀的沃土中,引導學生更好地從閱讀中汲取語言表達的養(yǎng)分,并有效應用于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中。在每組課文的學習內(nèi)容中都編排有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訓練內(nèi)容往往又和本組課文有一定的聯(lián)系,我們應重視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習作訓練的彼此融合。
三、課內(nèi)外學習內(nèi)容的整合教學策略
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有賴于大量的課外閱讀積累和語文實踐活動。語文教師要做好課內(nèi)外閱讀的鏈接,把課堂閱讀教學向課外閱讀延伸,讓課堂內(nèi)外的閱讀教學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形成一體。為提高課外閱讀效果,要重視構(gòu)建有效的課外閱讀指導課和交流課。課程標準還指出“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生活處處有語文,學生只有把課內(nèi)所學到的語文知識和獲得的語文能力應用于生活,語文學習才有意義和價值。相反,豐富的語文實踐活動也有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的提高。綜合性學習作為語文課程改革的新內(nèi)容,反映了我國語文教學改革越來越重視語文的實踐應用。教師在教學中應增強整合意識,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要“瞻前顧后”,考慮其系統(tǒng)性和延續(xù)性,提高語文學習的效能。
單元整合教學需要實踐探索的方面還有很多,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李佩玲.小學語文單元整合教學策略[J].師道,2015(8):49
[2]李懷源.立人為本的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2016(3):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