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盛
【摘 要】音樂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能夠陶冶人的情操,是一種藝術美。音樂是不分國界的,是人們抒發(fā)情感的一種美妙的藝術。音樂教育對德育教育也有一定的作用,音樂教學中從表面看是給學生教授藝術,但同時也可以根據(jù)音樂中所蘊含的思想進行德智體美教育。一首歌曲中,它的曲調都是蘊含了豐富的感情的??梢哉f,教師在音樂教育中向學生傳授樂曲的內涵、滲透德智體美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
【關鍵詞】音樂教育;滲透;德智體美
中圖分類號:G41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1-0198-01
德智體美教育是高校進行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但是以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德智體美教育并沒有在學生中形成一定的滲透。這樣的情形之下,讓學生從音樂中來培養(yǎng)德智體美的意識是十分有效的,音樂教育一定要充分利用音樂教育趣味性濃厚這種性質充分向學生滲透德智體美。
一、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理解,不斷豐富德智體美教育
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對音樂內容進行一個深入的理解,要把音樂教學和德育教育有效結合在一起,將音樂中隱藏的德育因素進行一個充分挖掘。音樂教學的課程中,每一首歌曲中都會有精神方面的內涵,像愛國精神以及家鄉(xiāng)情感等,每首歌曲中都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音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課本為主題,但同時也要向課本以外延伸,要充分把握音樂的特性,要充分表達出音樂的思想以及情感。音樂教學中可以運用各種電影以及樂曲的背景故事向學生闡述整個音樂教學的內容,向學生充分講述這首歌曲所體現(xiàn)出來的德育精神,這樣才能讓學生深層次地把握這首歌的整體內涵。這樣才能夠從側面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讓學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得到不斷提升,幫助學生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1]。
二、將德智體美滲透在課堂教學當中
課堂教學是進行教育的重要途徑,德智體美的滲透應該落實到每堂課程當中,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對德智體美有一個全方面的提高。教師應該對每堂課都進行仔細備課,對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行指導,培養(yǎng)良好的德育意識,讓學生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德育觀念,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起來,讓學生能夠對音樂進行全面理解。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通過多媒體的優(yōu)勢來進行教學,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境環(huán)節(jié),讓德智體美內容能夠更加醒目,讓學生在不斷感受音樂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領悟德育方面的知識。比如說在學習《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讓學生從慷慨激昂的曲調中想象一下革命戰(zhàn)士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和平,可以給學生適當放一下天安門廣場升旗儀式的壯觀場面,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愛國意識讓學生能夠有報效祖國的決心。讓學生從歌曲中領略到愛國主義大無畏的精神以及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斗志,讓學生具備強烈的民族意識[2]。
三、課外活動中不斷滲透德智體美思想
我國教育界的口號向來是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全方面發(fā)展,日常課程中教師往往將重點放在了教導文化課上,對學生德智體美的教導不夠到位,音樂課程剛好可以彌補這一缺點,讓學生在幸福的氛圍中成長,充分展現(xiàn)德智體美精神。教師可以通過各種舞蹈以及歌唱的形式,讓學生有一個強烈的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學??梢越M織學生發(fā)揚雷鋒精神讓學生去敬老院給老人洗衣服打掃衛(wèi)生,讓學生能夠將小天地和大天地融合到一起,從而明白該怎么做人,樹立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觀。通過這些課外活動的開展,將教育的內涵貫徹其中,讓學生能夠將德育精神落實到實際生活中。根據(jù)教學的內容選擇一個適合學生成長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感受音樂獨特藝術陶冶情操的時候,得到良好的德育理念的吸收,能夠起到很好的凈化心靈的作用。將音樂和其他學科相比,音樂學科能夠滲透一定的審美教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感情的交流,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審美能力。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音樂學科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讓學生的審美變得豐富起來,帶領學生在音樂的海洋里遨游,充分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很好地將音樂的審美意識滲透給學生,讓學生從德智體美幾方面全面發(fā)展。
四、為學生提供一個展示德智體美的舞臺
教師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應該挖掘班級中對音樂感興趣的學生組織一些舞蹈隊以及歌唱隊,讓學生自行舉辦音樂晚會。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可讓學生對音樂產生興趣,豐富學生的業(yè)余生活,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讓學生能夠在提升音樂水平的時候能夠認識到團隊的重要性,感受到通過合作共同為集體取得榮譽的快樂。還可以鼓勵學生到一些社區(qū)或者孤兒院進行表演,讓學生在提高自身音樂水平的同時能夠為社會弱勢群體奉獻愛心,通過這種方法讓學生感悟到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感受到音樂的樂趣。
五、結語
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占著一定的比例,音樂的主要培養(yǎng)目標是對人的培養(yǎng)。它能夠有效的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對學生的德智體美有很大的影響。因為音樂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它不但可以讓聆聽者不斷提高審美能力,還會讓學生思想上得到一定的升華,心靈上得到一定的凈化,讓學生的道德情操不斷升華。音樂教師應該充分改善教學策略,不但要教導學生學會欣賞藝術,還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價值觀。
參考文獻:
[1]王坤.淺論音樂教育對“德智體美”的重要意義[J].學周刊,2017(23):156-157.
[2]姜濤.淺談德育在音樂教育中的滲透[J].科學中國人,2014(12):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