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燃 蔣文浩 張力文
摘 要:通過選取 2000年-2017年的國家宏觀經濟指標(共計19個)劃分成5大風險進行實驗,利用主層次分析法,對近十年來宏觀經濟數據進行分析,通過數據闡述過去10年經濟的冷熱特征,在宏觀經濟運行中出現(xiàn)的風險及領域,最后結合數據以及經濟周期的相關知識對未來三年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宏觀經濟;主成分分析;經濟周期
宏觀經濟的冷熱很大程度上可以在國家統(tǒng)計局等部門定期發(fā)布的經濟數據中得到反映。重要的宏觀經濟指標包括: 國內生產總值(GDP)、工業(yè)增加值、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PMI、匯豐中國PMI、消費物價指數(CPI)、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等。對于這些宏觀經濟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及時發(fā)現(xiàn)和防范風險,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一、模型構建
(一)數據標準化及特征值
(二)綜合評價得分計算
二、模型求解
將風險分為對外貿易類風險(包括進口,出口,外商直接投資數),金融類風險(包括金融機構資金使用情況,外匯中間價,黃金儲備,國家外匯儲備),宏觀投資風險(國房景氣指數),生產力類風險(CPI,PMI,工業(yè)增加值,GDP,貨運量,客運量),通貨膨脹率風險(CPI,PPI)五類,繪制相關圖像,其中圖一表示綜合所有指標得出的變化圖,圖二表示對外貿易類風險變化圖,圖三表示宏觀投資風險變化圖,圖四表示金融類風險變化圖,圖五表示生產力類風險變化圖,圖六表示通貨膨脹率風險變化圖。
三、結果分析及相關建議
綜合上述表格可以得知,在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經濟出現(xiàn)大幅波動,下半年對外貿易極速下降, 對我國進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后期波動性不是很大。圖四也可以看出,危機造成了很大的波動,引起了生產力風險。
而在政策實施上面,2008年國家采取的政策為擴張性的貨幣政策與緊縮性的財政政策,而在16年左右也出現(xiàn)波動,原因可能是國家實施的供給結構性改革,拉動需求,刺激生產。
圖三可以看出,從圖中可以看出金融類指標波動性不是很大,這一部分后面最大的原因是我國對金融市場的管制以及相關政策的實施。而且因為選取指標為黃金、外匯、金融機構資金使用情況和外匯中間價,我國的黃金和外匯儲備是逐年增加的,所以才會一直很穩(wěn)定。
總的來說,未來經濟增速速度會持續(xù)放緩,從固定資產綜合指標所得到的散點圖來看,未來3年固定資產有波動性,可能出現(xiàn)宏觀投資風險。而從通貨膨脹率綜合指標來看,未來三年也可能出現(xiàn)波動,所以會出現(xiàn)通貨膨脹風險。
參考文獻:
[1] 中國統(tǒng)計年鑒[Z]北京:北京統(tǒng)計出版社,2016.
[2] 中央銀行統(tǒng)計年鑒[Z]北京:北京統(tǒng)計出版社,2016.
[3] 李姍姍,朱家明,王心璐,杜仲幗.基于組合加權主成分分析對宜居城市的研究[J].哈爾濱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8,34(0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