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波
辣椒屬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南美熱帶地區(qū),從明代開始傳入我國。植株直立,花一般單生,(在形態(tài)上為頂生)自花授粉,葉卵形、互生,果實長指形、燈籠形、心臟形等,成熟時一般為紅色,也有呈黃、青等。味辛辣,主要作蔬菜或調(diào)味用。
1、選地
選擇陽光充足、土質(zhì)肥沃、水源條件好,前茬沒種過辣椒、白菜、茄子、西紅柿、土豆的地塊作苗床。苗床面積是大田面積的1%。在播種前灌足底水,黃茬時施腐熟優(yōu)質(zhì)粗肥45t/hm2(或腐熟的雞糞7 500kg/hm2)、尿素225kg/hm2、過磷酸鈣750kg/hm2、草木灰2 250kg/hm2。肥料撒勻后淺翻15 cm,耙細耙平,做寬幅高畦,有利于提早播種、定植和根系的發(fā)育。畦長7~10m,畦寬1.2m,畦面寬85cm,間距40cm(溝上口寬),溝深10cm。從溝中起部分細土暫堆地頭作覆土。
2、選用品種:
品種要求:耐低溫弱光,果大,產(chǎn)量高,耐貯運,商品性好,抗病力強的品種。
3、種子處理
3.1 浸種催芽。先用常溫水預(yù)浸1h,并用手搓去種子表皮黏液,再用55℃的溫水浸種30min。然后在清水中浸4h,撈去不實種子,再用10%的磷酸三鈉溶液或0.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0min左右,然后置入30℃溫水中浸種9~12h,搓洗,淘凈后撈出晾干催芽。
3.2 播種。先用50%多菌靈300倍液噴淋苗床,并撒入3%的米樂爾30kg/公頃殺滅苗床土壤的病菌和害蟲。播前1d充分澆足底水,然后將種子勻播于畦面,用種量為1.5~2.5kg/公頃,50g種子需10平方米左右苗床。
4、 播后管理
出苗前的管理。出苗前淋水保持濕度,一般每天澆水1~2次。當種芽剛露出時,立即去掉稻草和農(nóng)膜,營養(yǎng)土過薄時應(yīng)加覆營養(yǎng)土。白天溫度應(yīng)保持在28~30℃,地溫20℃左右,8~9d當大部分幼苗出土、齊苗,2子葉展平后,白天盡量揭膜見光,同時降低溫度,白天25℃左右,夜間17℃左右。
5、定植:促進早發(fā)根、早發(fā)苗是確定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則。定植過早,土溫低,影響根系發(fā)育及植株生長。定植前開溝曬土,定植時少傷根,設(shè)立風障、短期覆蓋等都是保證緩苗、促進早發(fā)的有效措施。辣椒以溝栽或平栽為宜,定植時可淺覆土,以后逐漸培土成壟。一般采用雙株或3株1穴定植,對防止風害、提高早期產(chǎn)量有利。辣椒株型比較緊湊,適于密植。栽培密度依品種及生長期而定,一般生產(chǎn)密度為4.5~6.0萬株/hm2(雙株),行距50~60cm,株距25~33cm。密植方式與栽植效果有很大關(guān)系,大壟單行密植、大小壟相間密植及大壟雙行密植等方式都能獲取較好的效果。
6、出苗后的管理:
6.1適量補充水份,防止干旱,但要避免高溫。
6.2適量追施速效肥,一般0.5%濃度的進口復(fù)合肥液潑澆。
6.3用百菌清、多菌靈、殺菌劑600倍液噴霧,防病害。用樂斯本等殺蟲劑治蟲。
壯苗標準:株高15厘米左右,莖粗0.4厘米以上,7—8片真葉,剛現(xiàn)蕾分杈,葉片肥厚,葉色深綠,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
7、田間管理
7.1定植五天左右活棵后,即澆活棵肥。0.6%濃度的尿素水或0.6%濃度的進口復(fù)合肥水。
7.2活棵肥施后,葉色呈現(xiàn)不缺肥時,一般不需立即追肥,以防徒長。高溫干旱時,早晚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切忌大水漫灌。
7.3澆水:辣椒前期怕濕,排水不良會使辣椒落葉、落花。結(jié)果期需水量較大,要使土壤見干見濕,天旱時5-7天要澆1次足水,或在清晨、傍晚進行溝灌,但水只能灌半溝,不能溢過畦面。溝內(nèi)的水,要在中午以前排掉,否則會造成植株死亡。
7.4大田管理中,防止干旱與雨后澇害,以及高濕誘發(fā)病毒病的發(fā)生與蔓延。
7.5一般以果實充分膨大、果皮堅實、顏色加深有光澤時采收,品質(zhì)較好。早期果應(yīng)提早采收。采收期要不斷追肥水。
8、病蟲害防治:辣椒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軟腐病、青枯病、疫病、病毒病等。炭疽病、軟腐病、青枯病可用1:1:160一200倍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進行防治,每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疫病可用40%的乙磷鋁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病毒病主要是通過防蚜避蚜來減少病害發(fā)生。辣椒的害蟲主要有蚜蟲、棉鈴蟲、煙青蟲、蠟等。蚜蟲用40%樂果乳劑(加酯)1000倍液噴霧,15天左右防治1次。棉鈴蟲和煙青蟲用2.5%敵殺死乳油或50%鋅硫磷乳油2000—4000倍液噴治。螨類用20%三氯殺螨醇乳油,或40%水胺硫磷乳油各1000倍液噴治。
9、采收:辣椒的采收不僅僅是采收果實,而且是一項有效的增產(chǎn)措施。利用不同的采收時期,可以調(diào)節(jié)植株的生長發(fā)育。生長瘦弱的植株,可提早采收青果,而對生長旺盛甚至有徒長趨勢的植株,可延遲采收,控制莖葉生長。無論是采收青果或是紅果、門椒,都要盡量早摘,產(chǎn)量高峰期1-2天采收1次。
(作者單位:152400黑龍江省慶安縣農(nóng)業(yè)技術(shù)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