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品管圈模式在高職院校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2019-05-20 03:48:58江雷振
    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 2019年10期
    關鍵詞:品管圈護理學外科

    江雷振

    (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品管圈可以稱作是品質管理圈,是把在相同場合、相近工作學習性質的人員,自動自發(fā)地組建一個小團隊進行質量管控,全體合力,集思廣益地解決問題[1]。其概念在20世紀50年代源于美國,而在日本得到發(fā)展[2],我國最早開展品管圈的是20世紀60年代的臺灣地區(qū),而在20世紀70年代才引入內地,20世紀90年代此模式才應用于醫(yī)院管理中,而最近十余年,品管圈模式才真正在醫(yī)院中被推廣。品管圈模式在高校護理教學中也有采用,而把此模式應用到高職院校外科護理教學上的卻非常少。外科護理學是護理類專業(yè)教育的重要臨床課程,主要闡述和研究如何對外科患者進行整體護理,而護理必須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總體原則,既有理論知識,又有操作技能。因此,學好外科護理學對臨床護理工作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門學科實踐性很強,需要掌握的知識也很多,比如電解質失衡、創(chuàng)傷救治、燒傷補液以及外科基本技能操作,內容多且復雜。這些會影響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和學習效果。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對當前的整體護理要求已經不能完全適應[3]。本研究旨在探討品管圈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外科護理學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介紹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2016級護理專業(yè)學生中,隨機選取筆者所任課的1班和3班學生,共100名。按照班級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名。兩組在年齡、性別、年級、學習成績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外科護理學教學方法,教師負責教,學生只管學,按照“講—學—練—問—結”流程授課。而實驗組則是在傳統(tǒng)教學基礎上,組建品管圈外科護理學習小團隊,方案如下。

    對所有實驗組的學生進行品管圈知識的培訓,讓其了解相關知識、流程及參與方法。

    (1)組建品管圈小組。共5個品管圈小組,每小組10人,每位圈員要對此活動感興趣并積極參與,每小組確定自己的圈名,確認圈長1名,負責組織圈員學習外科護理學以及與任課教師的溝通。

    (2)確定主題。在講授過程中,每個章節(jié)疾病為一個主題,圍繞著主題圈內學習,并讓圈員相互協(xié)作,增強團隊精神,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分別從學生、學情、學法、學具4個方面,用魚骨圖分析每個章節(jié)掌握不足的因素(見圖1)。每次課后會讓學生進行互評和互提問題,并分析出錯問題的因素所在,可在圈內解決問題,如不能解決,可以讓圈長向教師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圖1 主題章節(jié)知識掌握不足因素分析魚骨圖

    (3)設定目標。通過列舉臨床實例進行分析,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并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認知,教師也會定期抽查學習效果。同時,增加實驗課學時,學生可以靈活學習理論知識并加強動手能力。

    (4)制訂對策及實施。根據(jù)授課計劃安排,第1節(jié)講理論知識,第2節(jié)進行品管圈活動演練。在活動過程中,針對每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加以引導。在第1節(jié)理論課時講解??萍膊。陂g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并列舉相關臨床實踐病例,提出問題。在第2節(jié)進行品管圈活動演練,分析病例,并進行角色轉換與扮演,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圈員之間排除干擾因素,團隊合作。針對實驗室設備不足的問題,積極協(xié)調相關部門,增加實驗設備,同時對學生強調操作中避免損壞設備,而且外科護理中器械類型比較多,要求學生逐一辨認,熟悉器械的用途和把持手法等。結合每個圈組的活動主題,通過模擬醫(yī)院病房場景,對他們進行實驗室演練和系統(tǒng)理論分析,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也更有針對性和全面化,使每名圈員在相應主題里都強化了??评碚?,熟悉了處理流程,掌握了操作技能,增強了動手能力,有了興趣和自信,也提高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5)觀察指標。品管圈教學活動結束后,要對學生進行系統(tǒng)評價,主要評價指標是綜合能力和對教學考核成績的評判,包括教學問答、團隊合作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理論知識考核、實踐技能考核等。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綜合能力和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綜合能力和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實驗組對照組人數(shù)50 50 t P--教學問答28.31±1.26 26.19±0.45 1.928 0.015團隊合作能力19.87±1.30 15.63±2.17 2.364 0.021自主學習能力84.19±3.16 71.58±2.91-1.726 0.003理論考核92.39±0.18 79.52±1.91-5.172 0.000實踐考核27.39±2.11 23.16±1.28-2.327 0.001

    3 討論

    3.1 品管圈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在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中,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學生在學習上興趣差、效率低,特別是在需要動手能力強的外科護理學科目上[4],更要求學生在自主學習能力上加強訓練。通過品管圈教學活動,讓學生以品管圈小組的形式參與到學習中去,組成小的團隊,分工學習,積極答題,拓展思路,由原來的被動灌輸學習轉變成現(xiàn)在的積極主動求解[5],增強了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6]。從表1的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在綜合能力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品管圈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2 品管圈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考核成績

    通過品管圈教學模式對外科護理學教學的滲入,使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不斷加強,在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完善了自身基本理論知識。從本次品管圈模式教學效果來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在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兩個方面進行考核,結果顯示[7],實驗組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說明品管圈教學模式應用到外科護理教學中提高了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技能。

    在高職院校把品管圈教學模式應用到實踐性很強的外科護理學教學中,能明顯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專業(yè)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水平,進而提高教學質量,對畢業(yè)后能更好地開展臨床護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性意義。

    猜你喜歡
    品管圈護理學外科
    骨外科知多少
    《護理學雜志》稿約
    護理學雜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護理學基礎》
    ——老年護理學的日常生活護理要點研究
    肩肘外科進展與展望
    品管圈在質量文化構建中的應用
    品管圈“轉”起來
    品管圈的魅力
    扁平足的外科治療進展
    哪些胰腺“病變”不需要外科治療
    醫(yī)療質量也要有“品管圈”
    教育| 新郑市| 通化市| 汕尾市| 富裕县| 桐乡市| 兴宁市| 余庆县| 安溪县| 盱眙县| 满城县| 桑日县| 洱源县| 沾化县| 霸州市| 韶山市| 化德县| 孟州市| 金门县| 特克斯县| 左云县| 井研县| 白河县| 华安县| 盘锦市| 长泰县| 长乐市| 太谷县| 长丰县| 建瓯市| 丹凤县| 凤山市| 读书| 上高县| 莱阳市| 普兰店市| 曲水县| 基隆市| 忻城县| 余干县| 故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