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肖珍
摘 要: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寫作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它對小學語文教師的要求相當嚴格,要求具有童心、愛心和耐心。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探索小學生的個性和精神空間,引導學生在作文寫作過程中,發(fā)揮自己想象力,激發(fā)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開展共同合作,以此來提升小學生的作文能力。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分析來提高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幾點對策,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 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5-0-01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中對寫作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應該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善于動筆,樂于表達,并將學生實際生活中的內容,通過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為此,就需要教師深刻剖析寫作教學問題出現的原因,以采取針對性措施將其解決,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逐步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重視口語訓練
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有效動力,它是一種內在的驅動力,能夠促使學生萌發(fā)強烈的求知欲望,從而在內心產生一種追求自我的目標,并向著認定的目標不斷向前邁進。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更是閱讀教學的前提,引導學生從課外閱讀中獲取知識和生活經驗,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1]。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課本上的知識畢竟十分有限,難以滿足學生作文能力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從多個方面收集材料,不斷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拓展學生視野。在進行閱讀和口語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有計劃,有目的,有層次的開展練習,要針對閱讀的內容和實際要求舉辦相應的活動,為學生營造一個表達自我的機會,加強學生口語訓練,為作文寫作奠定堅實基礎。比如在每一次上課之前,都可以利用課前的幾分鐘,要求學生到課堂前即興演說,演說的內容主要包含了自己對某一個作品的閱讀體會,有什么樣的收獲。通過在閱讀課上經常采用講故事,演講比賽等形式,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利用小學生喜歡熱鬧,對新鮮事物好奇的特性,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讀書興趣和交際能力,這就為學生下一步的作文練習做好充足準備。
二、依托教材,開展寫話訓練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材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資源。新課程改革之后,小學語文教材也發(fā)生了新的改變,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形式靈活可愛。這就要求教師善于運用教材上與挖掘教材,要引導學生依托教材,特別是要利用課文中的學習伙伴的引導,讓學生善于思考,善于總結,敢于表達自我,敢于將自己的見解用書面語表達出來。例如在講解《坐井觀天》這篇文章時,有些學生就會提出問題,如果青蛙能夠從井底出來,他能夠看到什么樣的景色,看到什么樣的場景,會說些什么話?先引導學生進行口語表達,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后讓學生將自己所要說的話表達出來,寫作出來,利用課堂中的一切時機,給予學生練筆的機會。結合教材內容,通過在課上或課下讓學生以書面表達的形式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一開始學生的表達并不可能是多么完整的過程,內容似乎也不合情理,但學生只要能夠將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即可,要知道這種簡單的句子訓練是為今后的段落訓練奠定基礎。
三、注重觀察與積累,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
首先,多觀察。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充分利用教材,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見解力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充分觀察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由于小學語文兼具了工具性,文學性和人文性,生活中處處是寫作的素材,觀察是寫作的入門。只有親身觀察和體味周圍的事物,仔細觀察周圍的事物,才能夠獲得真實可感的寫作材料。在作文表達過程中才能言之有物,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寫作時才能夠有話可說,滔滔不絕,文如泉涌,這樣寫作出來的文章才能夠生動、具體、可感。因此在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觀察日常生活中有意義有趣的事物和現象,逐步養(yǎng)成學生善于觀察,善于總結的習慣,使他們能夠捕捉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在鍛煉學生觀察能力的同時,要注意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觀察方法,在對某個事物,每個事件觀察時,應該抓住其中的一個特點,由小到大,由淺入深,注意總結事物和事件的變化規(guī)律,并將觀察中的點滴細節(jié)記錄起來;其次,多積累。常言道,讀萬卷書,如走萬里路。積累是提升學生作文能力的關鍵舉措。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小學階段學生需要閱讀180萬字以上的內容,這就要求小學生不斷積累。只有學生的語言素材儲存到一定程度,才能夠做到文如泉,涌筆下生花。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摘抄筆記,將課內和課外自己認為優(yōu)美的文章段落摘抄起來,同時還應該引導學生多讀書,多讀報,多觀看影視作品,收聽廣播,搜集經典案詩文。同時還應該讓學生將摘抄下來的優(yōu)美語句段落,名言名句反復朗誦,在學生大腦中不斷加深印象。通過不斷積累,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水平,而且還能夠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挖掘作文亮點,重視寫作評價
學生個體之間千差萬別,日常學習和生活經驗積累也存在很大差異,精神世界豐富多彩。因此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過程中,應該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差異性的評價每一個學生的作文。在評價過程中,應該抓住作文中的亮點和優(yōu)點,張揚學生的個性特點,這樣學生作文評價才不會千篇一律。評價時還應該多給予鼓勵表揚,少批評學生,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勞動成果。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張揚,讓學生的真情實感在文章中得以流露,讓學生的真實話、心里話得以表達,這樣才能夠達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目的。
結束語
總之,作文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加強探索和總結,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啟迪,不斷總結經驗,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寫作轉變,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轉變,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快樂作文,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周衛(wèi)群.小學語文看圖寫作教學內涵分析—以人教版(2007年)教材為例[J].時代教育,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