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祥
摘 ?要:現(xiàn)在的教育中,單親家庭孩子的教育越來越成為教育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為了讓單親家庭的孩子也能走上健康發(fā)展的道路,要對單親家庭孩子的心理表現(xiàn)、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細致分析,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通過社會、家庭、學校三個方面共同努力,讓單親家庭的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樣快樂、幸福。
關鍵詞:單親家庭 ?問題 ?表現(xiàn) ?原因
我作為擔任近三十年的老班主任,看到了許多單親家庭孩子的酸甜苦辣。這些孩子因為父母的離異,從而缺少健全的雙親之愛。他們在登記個人信息的時候,只能在父母姓名一欄填寫一個人的名字,或者只填寫爺爺奶奶姥姥姥爺?shù)男彰?,如同一只小的離群孤雁。他們因為缺少父母的關愛而導致心理失衡,因此常常感到孤獨、憂慮、失望。也正因如此,這些孩子更需要我們老師用愛來循循善誘,使他們的情感、意志和品德得以健全地發(fā)展。要把這樣的孩子引到健康發(fā)展的軌道上來,就要對他們進行思想觀念和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深入細致地研究,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特點
由于父母的離異,造成孩子父愛或母愛的缺損,這對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及成長肯定會造成一些消極的影響甚至傷害,從而形成一些不良心理特征,并且子女的年齡越小,這種不良影響的力度越大。根據(jù)我多年的觀察分析,單親家庭的子女主要有以下幾個心理特點:
(一)性格內向,人格自卑,性情抑郁冷漠
有比較才有鑒別,即使是小孩子也懂得比較,他們用自己現(xiàn)在的處境與過去比,感到自己處境已大不如前;用自己與健全家庭的孩子比,感覺不如別人家的孩子,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變得膽怯,缺乏自信,不愿向他人敞開自己的心扉,對別人的關心表現(xiàn)得極為冷淡,久而久之,他們將從社會人群之中脫離出來,進入自我封閉和孤獨的空間。
(二)心里失衡,充滿憎恨,脾氣暴躁易怒
單親父母由于家庭的失衡而引起情緒失調,脾氣變壞,而且極易把這種情緒帶到與孩子的交往中,使孩子成天處于恐懼和擔憂中。這樣長期的生活折磨很容易使孩子產生恐懼心理和敵對情緒,生活中稍有不順就可能沖動,即使是小摩擦,反應也非常強烈,自我保護意識變強,敵對情緒變大。
(三)膽小孤僻,不愛交流,內心多疑嫉妒
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對自己的能力做出偏低的評價,甚至對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務,也會自嘆無能而輕易放棄。另外,由于健全家庭的孩子很容易就得到的,而單親家庭的孩子可能不容易得到,這樣就使他們的心理從最初的羨慕演變成妒忌、多疑和嫉恨。
二、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問題的原因
要想解決單親家庭子女的心理問題,首先要找出問題的成因。經(jīng)過多年的觀察總結,我認為,單親家庭孩子產生這樣心理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親子關系的失調
這點在因夫妻離異而成為單親家庭的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夫妻的離異意味著從此有一方要從現(xiàn)在的家庭中退出,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心理上會產生被雙親中一方拋棄的擔心,從而使孩子缺乏自信,產生自卑心理。
第二,家庭的缺損容易導致孩子的監(jiān)護者忽略和孩子的交往,造成親子關系冷淡,而作為孩子,當他們看到父(母)情緒不好時,也不敢貿然地與父母交流,這勢必會影響親子交往的次數(shù)和融洽程度。更為極端的是,有的監(jiān)護者根本就把孩子當作“累贅”,甚至是把孩子看作自己未來生活的絆腳石。
第三,家庭結構的變化使孩子不得不花大量的精力來應付家庭破裂帶來的緊張,他們的心理調適能力受到家庭人際沖突的影響而變差,使孩子容易受不良社會陋習的影響,他們也變得不再相信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種不信任還會擴展為對整個社會的不信任,伴隨著這種心理長大的兒童,極有可能會產生一些反社會行為。
(二)監(jiān)護者教養(yǎng)方式的失當
單親子女的撫養(yǎng)者在較大的生活、心理和經(jīng)濟的壓力之下,容易在撫養(yǎng)方式上出現(xiàn)偏頗,這種偏頗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對孩子要求過高,嚴教過度。有的家長怕孩子因為家庭破裂而不學好,便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對孩子的教育過度關注,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一旦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與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會引起嚴教過度,這種過度的嚴教剝奪了兒童的尊嚴,容易使孩子對自己產生否定感,“我不行”、“我很笨”,從而出現(xiàn)自卑、自責等問題。
第二,忙于生計或缺乏責任感,對孩子監(jiān)管不力。一些單親家庭的父(母)親在各方面的壓力都很大,沒有時間、精力和物質條件撫養(yǎng)孩子,他們往往把孩子交給隔代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yǎng),或者疏于管教,形成管理的真空。有的家長沉迷于自己的傷痛而忽略了孩子的痛苦,缺少對孩子的關愛。由于孩子在家中得不到重視,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因而容易產生消極情緒,不求上進,最終形成孤僻、冷漠的性格及扭曲的心理。
第三,監(jiān)護者心懷內疚,對孩子過度溺愛。單親家庭中有的家長,對孩子常有一種負罪感,將一切問題都歸結在自己身上,無原則地一味滿足孩子、遷就孩子,其后果就是使孩子出現(xiàn)自我控制能力差、沖動等問題。
第四,把孩子放在封閉的家庭中撫養(yǎng),使孩子缺乏社會交往能力。在單親家庭中,有些監(jiān)護者怕孩子出現(xiàn)意外,就把孩子關在家里,按照自己給孩子設計的“理想”人生航線,對孩子進行培養(yǎng)教育。由于孩子缺乏與他人相處、交往的經(jīng)驗,在與人交往時,必然會產生焦慮、膽怯等心理。
三、解決單親家庭孩子心理問題的對策
家庭、學校和社會是單親家庭子女每天都要接觸的環(huán)境,三者對于其教育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這三者的關系處理不好,單親家庭子女成長的天平就會失衡,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家庭、學校和社會應充分認識到這個問題的嚴峻性和迫切性,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結構,共同促進單親家庭子女身心健康發(fā)展。作為一名班主任,我主要從學校的角度出發(fā)并結合教學中的實踐經(jīng)驗,談談自己的見解。
我曾經(jīng)帶的班里有兩個單親孩子:王洋和王峰(化名)。由于他們缺少父愛或母愛,缺乏鼓勵和督促,積極上進的動力不足,自信心、上進心不足。因此,我把抓單親學生的上進心、樹立他們的自信心作為自己工作的重點,不失時機地用身邊的先進事例去感化、鼓勵這兩個單親家庭的學生。從學習、勞動、愛護環(huán)境、講文明、懂禮儀、幫助同學、團結他人等方面找尋他們的閃光點,只要他們有一點進步,就及時地給予表揚、給予肯定,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具體做法如下:
(一)建立單親學生檔案
在檔案中,注明這些孩子的基本情況,如出生年月、性別、住址、父母親狀況、學生的主要愛好、性格、在校的學習、思想、行為習慣表現(xiàn)等都記錄在檔案里,以便經(jīng)常了解和關愛他們。如王洋,愛勞動,愛幫助人,愛護班級。但有時撒謊,老師指出后馬上就承認錯誤,但是過后還犯。王峰,性格耿直,倔強,服軟不服硬,對工作負責,為人熱情,樂于助人,愛護班級。知道了他們的這些性格特點,就可以對癥下藥,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
(二) 成立學生興趣活動小組
為了使單親學生和其他同學融合在一起,可以主動地開展或參加一些學校舉行的文體活動以及其它公益活動,讓單親學生在活動中受到鍛煉,得到師生的關愛,感受集體的溫暖。某年十月份,學校舉辦校園集體舞大賽,前面提到的兩名學生不想?yún)⒓印?紤]到他們的特殊情況,我特意找到他們,做他們的工作。為了樹立他們的自信心,我讓他們每天都跟同學一起練習。后來在比賽時,我班得了第一名,他們倆比誰都高興,他們知道,他倆也是班級的一員,榮譽也有他們的功勞,從而感受到了融入集體的快樂。
(三) 建立單親學生信箱
可以在班級建立一個信箱,學生對學校的管理、對教師的工作建議、看法或在學生中發(fā)生的事情,不愿跟教師、學校領導面談的,他們可以通過寫信表達出來。當然,在寫信的學生中,我們要特別留意單親學生的信件。這樣,學生特別是單親學生就有了一個表達自己意見、傾訴自己心聲的平臺,也培養(yǎng)了學生關心班集體,熱愛學校的好品質。王洋同學平時總是愛和我說起他家里的一些事情,有時還很激動,我就心平氣和地和他聊天,告訴他哪些事情該做,該如何做。通過我的教育,他對一些事情處理的很恰當。通過交流,他們非常信任我,經(jīng)常為我出謀劃策,并提一些很不錯的建議,如值日的時候分工要詳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這樣學生值日時就不會偷懶。作為他的班主任,我也感到很欣慰。
(四) 建立學習小組
可以在班級中建立4~8個學習小組。把單親學生均衡地分配到各個小組中。同學們在學生生活中遇到了問題,可以通過討論、商量等方式來解決。這樣可以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不斷改進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取得好的學習成績。我當時負責的班級有36名學生,我就把他們分成6個學習小組,把單親家庭的學生分別分在比較好的小組,并且告訴組長要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對他們的作業(yè)、課外練習,都是認真檢查,做錯了就對對他們進行輔導,幫助改正,讓他們確實體會到老師、學生、集體沒有放棄他們,讓他們感受到集體的關愛。在老師很同學們的幫助下,他們的學習成績逐步提高,達到了正常水平。
(五) 同單親學生共度周末
我們利用學校多功能活動室,在重大節(jié)假日或某些學生的生日,把同學們都組織起來,師生共同參與,舉行一些文娛活動或慶祝活動,讓所有學生,尤其是單親學生真切感受集體的溫暖、教師的關愛,享受學校生活的快樂。有一年元旦的時候,王洋同學因沒有錢,就不想?yún)⒓勇?lián)歡會了。知道這個情況,我就和同學們商量,問怎么辦,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不用他交,只要他參加就行。于是我把這些話告訴王洋,同學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參加,王振洋同學感動的熱淚盈眶,高興地笑了。
總之,在對單親家庭子女學生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倡導和參加教育活動,幫助他們克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給他們更多的關愛,相信他們也會生活得快樂、幸福。
(責任編輯:曉角)
參考文獻:
[1]羅尚榮、李曉紅.《單親家庭子女心理健康分析及對策》,2006.12
[2]張開荊.《單親家庭青少年不良情緒的成因分析及對策》,2006.2
[3]焦曉玲.《試析單親家庭對兒童心理的影響》,2005.3
[4]林嵐.《單親家庭母親及其子女成長之研究》,2005.2
[5]王鳳棟、張慧琴.《單親家庭子女的個性、行為特征與教育》,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