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林
摘 要:語文作為我們從小就學習的科目,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是一門具有情感的科目。由于情感在語文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定義語文的基本內容都是與情感的因素相聯(lián)系在一起。承載語文的教材有很多種版本,蘇教版語文能完整地呈現(xiàn)出感情,本文以蘇教版小學語文為例進行詳細的分析,從而提出相關的建設性的意見。
關鍵詞:語文 感情線索 教材版本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5-0126-01
1 引言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教育體系不斷進行進行革新和進步,素質教育的發(fā)展已經(jīng)成為實現(xiàn)教育目標的必經(jīng)之路。尤其是情感教育的培養(yǎng),在素質教育的形成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不僅僅有利于學生形成人文情感,而且還能夠促進教師授課方式的轉變,進而從整體上建立起一套完備的教育體系。語文中所蘊涵的情感內容足以使得學生形成豐富的情感脈絡,從而使得小學生的素質得到綜合全面的發(fā)展。
2 帶入情境,激發(fā)情感
教師在設置課堂內容的時候,要以語文教材的內容為基礎,同時要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出多媒體課件的作用。將不同形式的圖片、文字、動畫、聲音等因素進行組合從而形成豐富的課件內容,使教學內容充滿趣味性和可行性,通過不同的外在因素刺激小學生的感官,讓其快速的獲取所收獲的信息,最大化發(fā)掘知識信息,將所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合加工。在此基礎上,用自己以往的情感經(jīng)歷深入具體的分析,在原有的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準確地把握原作者的情感線索,將自己的主觀感受進行巧妙的結合,從而了解語文教材中更深層次的情感。例如,在講解二年級的語文教材《少年閏土》的時候,學生單純的通讀課本,根本無法體會到魯迅先生想要表達的意識,而只有將閏土的圖片以及當時他們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表現(xiàn)出來,借助多媒體進行播放和展示,這樣一來,學生結合所看到的圖片,老師再加以引導,就能夠很容易的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體會作者的情感。在實際的授課過程中,蘇教版教材里中也有部分關于描寫景色的文章,通過圖文結合,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讓學生真正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體會作者描寫景物背后所蘊藏的情感。
3 通過朗誦來體悟情感
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情感的理解,我們可以通過朗誦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對情感的體會。借助朗誦這一形式,可以將語文教材中的情感進行抒發(fā),讓自己置身于文章的情感世界當中,能夠充分的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以及感情。另外,教師可以適當?shù)貙W生進行引導,例如,教師范讀、學生跟讀以及錄音等形式。與此同時,還可以將音樂與詩歌以及文章進行有機的融合,豐富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以《再別康橋》為例,作者通過這首詩歌所要表達的是一種依依不舍的情感以及難過的心情,學生在朗讀這首詩歌的時候,要借助不同聲調以及節(jié)奏進行斷句,注入自己的真實情感,讓自己融入康橋的意境,置身于煙雨朦朧中,靜靜地體味細雨里作者淡淡的愁緒。
4 加強引導,情感升華
與此同時,教師在課堂授課中,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分析和感悟能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之后,可以逐步讓學生自己去理解,通過自己已有的情感經(jīng)歷去分析和探索隱藏在文章中的關于作者的思想。加強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例如,以《岳母刺字》為例,在學習該篇文章的時候,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字意上,要深入分析它內在蘊含的道理和情感。學生借助老師的引導,輔之以自己的理解,從而得出該篇文章主要是講岳母是為了教育岳飛要精忠報國,以這種嚴格的方式來激勵自己的孩子。通過這種形式來更深入的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從整體上形成自己的情感線索和脈絡。
5 課外延伸閱讀,豐富情感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來布置課外的閱讀量。通過閱讀不同的書籍來開拓學生的視野,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累更多課外知識。在積累不同知識素材,通過大量的閱讀從而提升自己的語文情感。在課堂中分析的過程中,將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另外,由于學生個體的學習能力以及接受能力有所差異,因此,老師要針對性地布置課外閱讀,要因材施教,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進度。例如,在講解《憶江南》這一首詩歌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借助課外閱讀來加深對整首詩的理解和分析,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分析能力。
6 綜合運用聽說讀寫多種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首先,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學會用運用三維直觀思維,學會運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和分析文章。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將所學到的知識進行轉化,更好地掌握文章的情感表達。其次,老師可以將聽、說、讀、寫相結合起來,課前備課要充分,熟練的運用這四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設置不同的文章情景,可以安排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借助朗讀的方式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最后,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寫日記以及隨筆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以及寫作能力。
7 結語
綜上所述,蘇教版的語文教材中所采用的情感教學方式有利于推動教育體制的改革。其主要以教學大綱為基礎,通過不同的手段來探索語文教材核心思想,深入體會文章中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因此,我們應該在全國范圍內推廣蘇教版的教學模式,從而推動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 王春艷.新課改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7(24):83.
[2] 梁存勞.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學[J].學周刊,2016(0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