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歡 張光維(通訊作者)
(重慶西南鋁醫(yī)院 重慶 401326)
糖尿病為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其主要的臨床特征為患者體內(nèi)的胰島素分泌減少、血糖常增高。糖尿病的早期診斷是對其進行治療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檢測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進餐后2 h的血糖水平為主要的臨床診斷手段[1]。但是,從具體的實踐情況來看,這兩項檢測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來,有研究指出,血清C肽聯(lián)合糖化血紅蛋白檢測可以提示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發(fā)展程度[2]。本文將以此為背景,對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診斷糖尿病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分析,現(xiàn)進行如下報告。
從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11月接診的糖尿病患者中,隨機抽取80例為此次的研究對象,排除代謝紊亂患者及合并免疫性疾病和其他感染性患者,將其中的輕度糖尿病患者設為觀察1組,重度糖尿病患者設為觀察2組,并選擇同期健康體檢的40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性共77例,女性共43例,所有研究對象的年齡區(qū)間為42~73歲之間,年齡均值為54.21±3.26歲。三組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可進行比較(P>0.05)。
受試者均需進行晨起空腹靜脈抽血,血樣靜置后須立即送檢,所有標本4000r/min離心5min后分離血清以備用。血清C肽采用熒光磁微粒酶免法進行檢測,檢測儀器為ALA-2000LA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空腹血糖采用己糖激酶法進行檢測,檢測儀器采用BECKMANCOULTER AU5811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糖化血紅蛋白采用散色比濁法進行測定,測定儀器采用Astep特定蛋白分析儀及配套試劑;餐后靜脈血待在進餐2小時后進行抽取,所用儀器同前所述。所有檢測過程均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說明書進行操作。
三組的空腹和進餐2h后的血清C肽水平、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1組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和對照組相比顯著更高,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2組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和對照組相比,顯著更低,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的空腹和進餐2h后的血清C肽、血糖水平比較(±s)
表1 三組的空腹和進餐2h后的血清C肽、血糖水平比較(±s)
觀察指標 對照組(n=40) 觀察1組(n=40) 觀察2組(n=40)空腹血清C肽(nmol/L) 0.83±0.26 1.48±0.37a 0.82±0.23b血糖(mmol/L) 4.36±1.32 8.68±1.79a 12.43±2.36b進餐2h血清C肽(nmol/L) 2.17±0.81 4.63±0.82a 1.64±0.35b血糖(mmol/L) 5.71±1.64 13.23±2.96a 20.87±4.51b
在糖化血紅蛋白與空腹血清C肽以及進餐2h血清C肽關(guān)系方面:與對照組相比,觀察2組患者呈正相關(guān);與對照組相比,觀察1組呈負相關(guān)。在進餐2h后,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關(guān)系方面為出負相關(guān);見表2。
表2 三組的空腹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進餐2h后血清C肽水平比較(±s)
表2 三組的空腹血清C肽、糖化血紅蛋白、進餐2h后血清C肽水平比較(±s)
觀察指標 對照組(n=40)觀察1組(n=40)觀察2組(n=40)空腹血清C肽(nmol/L) 0.83±0.26 1.57±0.36 0.76±0.23糖化血紅蛋白(%) 4.76±1.45 9.32±2.61 12.24±2.21進餐2h血清C肽 2.17±0.88 4.62±0.87 1.65±0.31
血清C肽反應了機體胰島組織的功能狀況,是胰島素現(xiàn)有分泌程度的指示指標。輕度糖尿病患者的胰島功能尚好,仍具有胰島素抵抗現(xiàn)象,因此,血糖濃度升高會激發(fā)胰島細胞的反應,使得血清C肽含量提高[3],因而血清C肽的提高表示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tài);但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內(nèi)源性的胰島素分泌下降,因此隨著患者血糖的提高其自身控制能力逐漸下降,病情越重,血清C肽的含量越呈現(xiàn)下降傾向。糖化血紅蛋白是機體的血糖與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產(chǎn)物,相關(guān)研究的結(jié)果表明,蛋白質(zhì)濃度的穩(wěn)定性較高,此外,糖化血紅蛋白形成的過程也具有一定的漸近性與連續(xù)性,并不是建立在酶的催化作用中,由此表明糖化血紅蛋白的形成速度與血糖濃度呈正相關(guān)的關(guān)系。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的穩(wěn)定性均很優(yōu)良,這兩種檢查方式聯(lián)合可以提高臨床診斷的可靠性與準確性,為后期糖尿病的治療提高更加科學的參考依據(jù)。
此次研究結(jié)果表明,觀察1組糖化血紅蛋白、血清C肽、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水平均較對照組高,說明糖尿病患者應用糖化血紅蛋白和血清C肽聯(lián)合檢驗的診斷價值較高,能夠為患者病情判斷提供依據(jù),從而盡早實施針對性防治舉措。
綜上所述,血清C肽與糖化血紅蛋白檢驗診斷糖尿病,可提示患者病情的發(fā)展程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