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傳昆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手段出現(xiàn)在廣大師生的視野中。微課是指運用建構主義的理念,以再現(xiàn)學習和移動學習為目的的教學內容。微課在教學活動中的運用有利于改善當前的教學模式,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微課的過程簡短,內容豐富,具有很強的系統(tǒng)性和靈活性,且便于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是我國科學技術發(fā)展背景下教學活動的一種必然趨勢。從高中語文出發(fā),對利用微課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微課;有效性
一、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預習
預習是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良好的預習能夠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初步的了解,并進行一定的自主思考,在課堂教學中能夠及時跟上教師講解的思路,通過與教師的溝通來補充、完善自身的想法。但在實際中,預習的落實情況并不樂觀,許多學生只靠自己難以按時完成有效的預習,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預習的形式單一。目前來說,大部分預習的形式還停留在簡單地看課本上,其過程較為枯燥乏味,在失去教師的監(jiān)督后,許多學生不愿自主地進行讀書。在新時期的背景下,課前預習的方式也亟待更新和轉變,以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學習需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預習,從而為課堂教學做好準備。
比如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教學前,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搜索相關的影視片段,制作一段微課,并讓學生提前進行觀看。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影視劇與課文內容進行對照,分析其中的不同之處。這種預習方式不僅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還能夠促使學生對課文進行認真細心的閱讀,并激發(fā)他們的思考,讓學生對課文形成深層次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將自身的思考與教師的講解結合起來,查漏補缺,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反之,如果學生沒有進行預習,對這一課沒有任何事先的了解,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可能出現(xiàn)諸多問題,從而跟不上教師的思路,學習的效果自然也會大打折扣。
二、利用微課進行教學導入
教學導入是整體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學導入的效果與整體的教學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對于營造出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促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關系有著重要的作用,且能夠使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流暢自然,為后續(xù)的課文講解做好鋪墊。為使高中語文教學能夠順利、有效地開展,高中語文教師應認識到微課在教學導入部分中的重要性,并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深入地分析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使微課能夠更加生動、有趣地呈現(xiàn)出高中語文知識,更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實現(xiàn)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如在教學《故都的秋》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計算機技術制作一個集聲音、圖像和問題于一體的微課,創(chuàng)設出“秋天”的情境,通過豐富學生的多種感官體驗來在課堂一開始的時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內心的情感,使其能夠在短時間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且對課文中的《故都的秋》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以積極探索的心態(tài)來面對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在制作微課的時候,教師還要根據具體的課文內容,從圖像、音樂等方面入手,使微課的風格偏向于清靜、悲涼,以契合課文的整體風格,也利于學生更容易深入感受課文中蘊含的情感,對這篇課文產生更高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微課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在高中語文課堂上,創(chuàng)設一定的教學情境是十分必要的。生動、真實的情境能夠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課文中反映出來的事件、感情、時代背景等,形成深入、準確的理解。在以往的高中語文課堂上,受教學條件和技術的限制,教師往往只能夠通過語言描述的方式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但這種方式過于抽象,且對于學生來說缺乏足夠的吸引力,以至于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且創(chuàng)設出的情境有著不夠生動或豐滿的缺點。對此,高中語文教師可將微課引入到課堂中來,基于對本節(jié)課的理解,從作者的角度出發(fā),來分析文章的思想情感,并在此基礎上制作出生動形象的微課,創(chuàng)設出符合教學目標和學生學習需求的教學情境。
如在教學《雨霖鈴(寒蟬凄切)》一課時,許多學生受自身生活經驗和閱歷的限制,并未經歷過類似的離別場景,自然也就難以產生內心的共鳴,對這首詞的含義也無法很好地理解。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呈現(xiàn)出一些離別的場景,并輔以《送別》《放心去飛》等關于離別的歌曲,創(chuàng)設出一個生動真實的離別情境,以熏陶學生的情感,使其深刻地感受詞中表達出來的不舍之情。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是一種強有力的輔助手段,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應當從課前預習、教學導入以及創(chuàng)設情境三個方面入手,將微課與語文教學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教學過程的新穎性和靈活性,將學生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微課成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構建出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進而實現(xiàn)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韋錦洲.高中課堂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實踐探討[J].神州,2017(16):180.
[2]周曉曄.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資源,2018(4):26-27.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