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輝
【摘 要】課堂展示,是通過學習小組或師生合作探究,將學習過程中帶有共性、易出錯的內容以各種多樣化的形式進行展示,在完成既定教學目標的同時,實現(xiàn)學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表達交流能力等綜合素質的提高。課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全面提高初中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課堂展示;初中生物;教學
傳統(tǒng)生物學習過程中的課堂展示,只是單純地將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一一羅列出來,沒有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任務的討論和整理,導致整個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并不樂觀;在展示過程中缺乏合理的展示載體和多樣化的展示手段,導致學生對課堂展示缺乏熱情。新的課堂展示將規(guī)避這些缺點,建立全新的合作探究型任務模式,改革展示內容,創(chuàng)新展示手段,加強展示管理,使課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煥發(fā)新活力。
一、建立團隊合作型展示,培養(yǎng)學生團隊協(xié)作意識
團隊合作型展示,即通過小組或班級全體學生的努力,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并以團隊或小組的形式展示成果。團隊合作型展示是課堂展示的一種全新手段,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團隊意識,形成合作探究意識,增強小組解決任務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團隊合作型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小組協(xié)作能力,并能大大增強學生生物學習的信心。
例如,在學習第三章第一節(jié)“多種多樣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設計活動“調查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時,教師可在課前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每組六人,男女比例1:1,一半小組調查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植物和植物,另一半小組學生調查真菌細菌和非生物。然后布置一項調查任務:盡可能對每一樣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和非生物拍照留樣,有條件的可采取拍攝視頻的方法,統(tǒng)計生物數(shù)量和所屬科目類別,一周之后所有學生將本組的調查成果以團隊的形式進行班級展示。學生經歷了為期一周的調查后,調查植物和動物的學生采取了樣品標本加拍照展示的方法,將所有學生能夠采集的植物進行了分門別類的標本制作,對不能采集標本的珍惜植物或難以采樣的植物進行了拍照,用圖片的方式展示;而調查動物的學生則采取了標本+拍照+視頻的方式進行展示,另外將所有自己小組調查到的動物進行了拍照,并將照片展示的動物所屬類別進行了歸類整理,將相似度高的動物做了對比說明,圖片展示十分到位;調查真菌和細菌的小組利用互聯(lián)網調查搜索真菌細菌圖片,進行圖像采集,并利用顯微鏡錄像制取了小視頻,最終采取了圖片+顯微鏡錄像的方法,并將圖片和視頻進行了整理,組成一個PPT課件,借助多媒體進行了班級展示,將其他學生帶進了微觀的生物世界,在全班引起了極大的反響,效果十分顯著。
團隊合作型展示,是在團隊合作探究的基礎上,集思廣益展示方法,并且大量利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資源,豐富展示途徑和方法,提高了學生團隊合作的能力,在展示時也非以往的一人進行展示,可以通過幾人相互協(xié)作的方式開展,例如有的負責制作PPT,有的資料查找,有的負責文字簡介,有的負責上臺展示,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二、采取口頭表達展示,增強學生學習自信
在傳統(tǒng)生物教學中,口頭表達幾乎不納入初中生物教學考慮范圍,在潛意識中,口頭表達成為語文或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在新課標的新要求下,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是應該蘊涵于各個學科之中??陬^表達的課堂展示方式,就是學生融合自己的新舊知識,進行知識構建,將所學內容進行口頭表達,通過口頭表達來展示生物學習的成果,從而增強學生生物學習的自信,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例如,在學習過“土壤里的微生物”一課之后,我組織了一場“抗生素對人類有利還是有弊”的辯論賽。正方學生辯道:“抗生素的發(fā)現(xiàn)對人類是有益的,它是人類實現(xiàn)細菌真菌社會效益化的有效途徑,二戰(zhàn)時期,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挽救了數(shù)十萬人的生命”;反方學生緊接著反駁:“抗生素的長期使用會破壞人體正常的菌群,反而會發(fā)生多重感染”正方繼續(xù):“抗生素的發(fā)現(xiàn)使得人類擁有了與死神抗爭的武器,延長人類平均壽命十年或者更長,是人類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大發(fā)現(xiàn);并且在腫瘤、病毒感染、寄生蟲等領域,抗生素都有卓越貢獻?!狈捶椒瘩g:“我們知道,正常人類的機體中含有一定量的正常菌群,并且具有抵抗感染的能力,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人體菌群失衡,人體產生耐藥性,最終的結果依然是導致人類的死亡”……學生的辯論十分精彩,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學生對細菌和真菌的認識已經相當深刻,不僅停留在教科書所涉及的初步認識階段,而是通過更加深入的探索,掌握了更加豐富的知識。學生通過口頭辯論的形式展示了學習成果,學生在展示過程中將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大大提升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達成了生物核心素養(yǎng)所提出的要求,同時也讓學生的學習信心更加高漲。
三、利用實驗操作來展示,增強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驗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話題。但傳統(tǒng)教學中,受會考壓力的影響,教師對生物實驗的教學并不重視,學生受教師影響和條件限制,對實驗也不重視,導致學生動手能力差、動手實踐能力不足。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進行課堂展示,可以增加實驗展示的幾率,利用成果展示刺激學生的實驗興趣,能夠加強對學生實驗和理論知識的雙重考察,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生物能力的提高。
例如,第八章第一節(jié)“生物的基本結構”涉及多個實驗,比如:觀察植物細胞、觀察動物細胞等。在學習這一單元時,教師可利用實驗操作展示的方法進行課堂展示。首先,在學習觀察植物細胞時,教師要注重將實驗細節(jié)都講解清楚,然后以學生的探索為主線展開實驗教學,對觀察植物細胞的講解要盡量詳細,并解決學生的疑問。其次,對于觀察動物細胞的實驗,教師可讓學生自行閱讀教科書,參照觀察植物細胞時運用的方法,小組合作進行實驗設計,利用觀察動物細胞的實驗進行探索式的課堂展示。學生首先進行實驗構思,根據(jù)生物課本學習的知識,思考觀察動物細胞需要的實驗材料、實驗工具、可能得到的觀察結果。然后,一個學生選擇了口腔內側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制作臨時裝片,使用碘酒作為染色劑進染色,最后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細胞數(shù)量較多,但不易分散,導致觀察起來不是十分清楚;另一個學生選擇了口腔上顎細胞作為實驗材料,制作臨時裝片、使用碘酒染色,在顯微鏡下細胞數(shù)量較少,但比較分散易于觀察,明顯看到呈現(xiàn)出了棕色的細胞核、紫紅色的細胞質、無色的細胞膜。兩名學生的實驗成果展示,出現(xiàn)了不同的答案,這是由于雖然原材料都取自于口腔,但口腔內側細胞數(shù)量較多,不易分散,不適用于觀察動物細胞的實驗所致。此時,教師可根據(jù)這兩種不同展示結果,展開觀察動物細胞實驗的詳細講述。
實驗展示能夠檢驗學生的生物理論知識是否扎實,并能考察學生隨機應變、理解運用知識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學生在實驗展示中的細節(jié)操作是關系實驗成敗的關鍵,教師可借助實驗展示的結果,加強對學生細節(jié)處理能力的指導與培養(yǎng),注重對學生實驗操作能力的考察,真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結語
課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強調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察,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它既是初中生物教學手段的一種方式,也是檢驗學生生物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本文從合作型展示、口頭展示、實驗操作展示等方面闡述了課堂展示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期望為初中生物教學提供一定幫助。
【參考文獻】
[1]蔣麗麗.初中生物教學中的“踴躍展示”[J].教書育人,2014.24:78
[2]韋校珍.談初中生物課堂展示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J].中學教學參考,2015.26:111
[3]汪喜.讓生物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J].文理導航(上旬),20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