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鳳媚
一直以來,作文教學都沿襲著教師批改的現(xiàn)狀。筆者反思自己的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行為,與其吃力不討好,倒不如將感悟的過程還給學生——讓學生互相文流,互相批改,欣賞自我,欣賞別人,總結優(yōu)點,發(fā)現(xiàn)不足,取長補短,互相修正。這既縮短了批改作文的周期,增加了訓練數(shù)量,又能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從而提高寫作能力。近幾年,筆者對批改作文方式作了一些嘗試: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互評互改,最終達到自評自改。其具體操作如下。
明確作文評改標準
一般地,筆者把作文評分標準分成4個等級:一等是90分至100分。標準是:①讀者只要集中注意力讀一遍就能知道作者在文章中寫了什么人,這些人做了什么事,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②語言通順,多運用形容詞、動詞或成語,描寫生動具體;③段落分明,詳略得當。二等是80分至89分。在第一等的基礎上,標準降低一點:①能做到立意明確;②語言通順,能運用一些生動的詞語。三等是70分至60分。標準為:①知道文章寫一件什么事,且事件較完整;②語言基本通順,但欠生動,有少數(shù)錯別字。四等是59分以下。標準最低:根據(jù)敘述的中心是否明確,字數(shù)是否達到要求以及語言通順程度決定具體分數(shù)。
合理安排課時和設計目標
文章要錘練,要將一篇學生的習作修改成一篇較好的文章一般需4課時。第一課時,老師引導全體學生評改。本課時有兩個學習目標:一是通過評中心,找錯別字,修改病句,領悟作者表達的情感,達到正確使用漢字、能文從字順地表達思想感情的目的;二是查文章技巧運用,潤色全文,目的是增強語感。第二、第三課時,讓同層次或不同層次的學生互改作文,讓學生養(yǎng)成互相探究,取長補短的習慣。第四課時,自我修改階段。根據(jù)同學提出的問題及修改意見進行修改,在修改中學習語言運用,提高語文綜合能力。
以層遞方式批改作文
教師指導,授之以漁 在整個初中階段,以寫一篇完整具體、能真實表達自己情感的記敘文為教學目標。為此,筆者以多媒體教學為手段,分五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把握評中心、改句子的尺度,進行集體評改。①結合文章理解“什么是中心明確”,找出文章敘述的事件,即什么人做什么事。②悟主旨,領悟作者借這件事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從文中找出表達情感的詞語,從字里行間領悟作者的愛與憎,褒與貶。③判斷敘事的完整性與具體性,其依據(jù)是:事件結果是否一目了然,敘事過程是一筆帶過還是有其開端、發(fā)展、波折。④找錯別字,修改句子達到文從字順地表意。做到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不管文章立意多么深刻、多么新穎,如果詞不達意,則文章的表意失去載體。這一步必須在修改前要求學生多讀幾遍,圈出錯別字、發(fā)現(xiàn)有不通順的地方先做個記號,待讀完后結合上下文及本句的意思,結合常見的語法錯誤現(xiàn)象作修改。諸如誤用動詞、形容詞,欠主謂成分,語序混亂,詞語重復等。這只是淺層的、粗糙的修改。⑤把文章改具體改生動,這是深層、精細的修改。這一步,筆者引導學生找出重點段,從兩個方面著手修改。一是圈出句子的主語謂語,以尊重作者原意為前提,根據(jù)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語文能力的積淀在主謂前擴充;二是在心理、動作、環(huán)境描寫的句子里找切入點,作形象具體的修改。
學生互評互改 一生一世界,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生活經歷、綜合能力、課外閱讀量各不相同,筆者把他們劃分為三個層次,因材施教。首先是同一層次一一對應評改,運用第一課時學習的方法,根據(jù)老師列出的步驟和規(guī)定的時間去完成任務,筆者則隨堂引導,讓每一位學生在評改中學習,“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其次是不同層次的學生互改作文。教師出示批改總原則:多批少改,多寫建議,讓每位同學按照建議自行修改。建議可以是“這里可以把心理寫具體些”“這里可以加進語言的描寫”“這里可以用環(huán)境描寫襯托人物”等。中等生有一定的寫作基礎,就讓優(yōu)秀生改中等生的作文,筆者指導他們把文章改得更具體更生動。中等對差等的,應著眼于發(fā)掘優(yōu)點,樹立信心,因而只求改完整、改通順,多加帶鼓勵性的評語罷了。差生學習優(yōu)秀生的習作,筆者鼓勵他們在批改中學習模仿,把好詞好句抄下來,作為課后作業(yè)加以學習。批改完后,要求每人給所批改的作文寫一段具體的評語,給自己寫一份反思,反思自己習作的優(yōu)缺點,讓每一位同學的寫作能力都能獲得提高。在交錯互改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真正得到提高,培養(yǎng)了創(chuàng)新思維。
自評自改,實現(xiàn)最終目標 互評互改的最終目的是能自評自改,達到文從字順、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互評互改完后,布置每位同學根據(jù)其他同學提出的意見,將文章再寫一遍,然后自我對比,從中明白好文章是要經過反復修改、是要靠平時多讀書多積累才能寫好的道理。經過4次再感悟再寫作的過程,經過4次的互動學習,學生能深刻感悟到“百花齊放才是春”,體驗到“花開兩朵,各表一支”的精妙。
收集信息,認真做好教學手記
收集信息,認真作總結。每一位學生會不會給同學修改,最后學生自己能否修改,老師都要做好跟蹤,做好信息的反饋工作,把學生的原作與后作對照比較,對存在的問題逐一總結,做好教學手記。對于哪些同學是出色的評論員,哪些是修枝剪葉的農藝師,逐一給予表揚獎勵。
互改作文的探究實踐過程,是師生都非常享受的寫作活動過程。因為它不僅增加了師生間的感情,而且還調動了學生寫作積極性。激發(fā)他們愛下筆,找到宣泄成長的苦惱,抒寫青春、抒寫抱負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