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紅梅
【關鍵詞】 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措施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7—0042—01
近年來城鄉(xiāng)初中生的英語水平差距日漸加大,尤其是英語聽說能力。絕大多數(shù)農村學生到初中首次接觸英語,對其學習英語來說這個時間段顯得至關重要。然而,現(xiàn)實中有很多初中生表現(xiàn)出了厭學、感到學習英語吃力的現(xiàn)象。本文結合英語學困生產生的原因,給予了一些轉化措施。
一、施以愛心,關愛學生,使其消除自卑,增強自信,喚起學情
學困生中大部分是由于基礎薄弱、方法不當或孤獨自卑造成的,他們缺乏自信,違紀惹事,不相信自己“能學好”,因而學習無動力、消極應付。教師若能對這種學生給與更多的關愛,動之以情,幫助他們克服心理上的障礙,然后曉之以理,使其重新?lián)P起“愛”的風帆,在融入集體的同時,能“愛”上這門課,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上來,改善學法,大多數(shù)學困生是能很快進步的。
二、施以偏心,感受成功,激發(fā)保護積極性
學困生因為比其他學生在學習上有更多的困難,常常表現(xiàn)為做什么事都做不好,因此也常被旁人所厭煩,其本人也很難有成功的喜悅感受,學習也沒了興趣。教師轉化這些學困生就得有點偏心,課堂提問多設計些簡單基礎的問題給他們,小組討論時讓他們分擔容易完成的學習任務,作業(yè)布置時讓他們做基礎題,一旦他們完成了這些任務,同樣也會得到表揚和獎勵;課外輔導時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耐心,量分時采用低起點另加進步獎分的辦法肯定他們的進步。
三、教學分層策略:面向全體,培優(yōu)補差,實施教學分層和輔導分層策略
“學生是教育的目標,是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彼刭|教育要求學生不僅要學會知識,更要會學習,學會自我增長知識,做到“我要學”。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激勵他們懂得自覺學習,指導他們主動學會學習。分層教學是在原班級不變的前提下,根據(jù)考試成績和其個性心理特征、學習動機、興趣、習慣、接受知識的能力和基礎程度等各方面情況將全班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
四、改變課堂教學環(huán)境,建立零距離師生關系
教師把學生作為服務對象,一切教學組織,一切教學活動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各方面發(fā)展,教學效果是教與學雙方相互作用的結果。教師是學生的交流者,是學生的促進者,通過營造一種消除學生心理到生理恐懼的環(huán)境,并考慮到學生的年齡障礙,能力差異,性別、性格差異等等的英語學習影響因素,從而形成一種平等合作、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圍,為學困生轉化提供可能。
五、多樣的教法,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多少知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學困生往往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為的真實動機,這就需要教師耐心地加以誘導,喚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動機。學困生其興趣范圍是較狹窄、單一的,從興趣的內容看,學困生的物質興趣占主導地位,而對抽象的文字材料不感興趣。為此,選用他們喜愛的動畫片人物、實物、簡筆畫,并適時地利用英文歌曲在課前,課中,課尾進行教學,以營造濃厚的英語教學氛圍,加深印象,加強記憶,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分層教學使學困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分層教學是根據(jù)個體間差異和個體內差異的理論而采取的教學形式。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多地學習一些自己該學會的知識和技能。
3.豐富課外活動,激發(fā)學困生的求知欲。學困生由于受心理和知識經(jīng)驗的制約,更希望學習過程形式多樣。根據(jù)這一點,在課外組織一些活動,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具體有以下幾種活動形式:一是趣味性的活動。如蒙眼畫五官、單詞接龍、謎語競猜、課文朗讀等。二是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如辦英語手抄報,改編英語歌曲等。這些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對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他們英語素質是非常有效的。
總之,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我們不能期望轉化學困生的工作能一勞永逸。對學困生的情況要“反復抓、抓反復”,只有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學困生的行為出現(xiàn)反復時,轉化學困生的信念和決心才不會動搖,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才不至于半途而廢。再者,要切實改變農村初中英語學困生偏多的現(xiàn)狀,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共同努力,當然更離不開學困生自身的努力。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