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敏
摘 要:“大數據”時代裹挾而來,其作為一種新興技術與思維方式,在新科技時代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大數據”依靠新技術、新思維將會為美術教育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更加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相信在“大數據”浪潮的助推下,教育將迎來又一個春天。
關鍵詞:思維方式;美術教育;助推
一、“大數據”概念
“大數據”即數據之大、之多、之全,更是數據呈現多樣化。它有結構化的數據表,有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的文本,甚至圖片、音頻、視頻、地理位置等數據,利用數據存儲、傳輸、分析在數據收集、存儲、分析和使用數據資料方式方面發(fā)生轉變,它打破以往靜態(tài)數據資源在時空的限制,變得更加靈活。
二、“大數據”的特點
“大數據”的四個特征:規(guī)模巨大、來源繁多、生成快速、價值巨大。實際上,“大數據”不僅能提高數據的利用、研究和傳播價值,其獨特魅力在于能將固態(tài)的信息資料的價值釋放出來,實現數據從“數字化”向“數據化”轉換。
三、“大數據”浪潮下的美術教育
(一)傳統(tǒng)美術教育
談及“大數據”人們或許覺得既高端又遙遠。然而,你卻經常在使用它,例如我們的微信、網頁頁面的瀏覽,這些都是“大數據”的另一種存在方式??梢哉f,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已經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傳統(tǒng)的美術教育在研究一幅作品時很少將美術作品放在特定的“藝術生態(tài)圈”中來感受美的存在。
傳統(tǒng)美術賞析課堂形式單一。教師以PPT播放或者書本呈現的作品為主,殊不知大部分美術語言要素在悄悄地“流失”。在上初一年級的欣賞課時,我在屏幕上呈現《向日葵》《蒙娜麗莎》作品。美術教師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畫面語言所帶來的藝術震撼。然而,學生卻不具備相應的藝術條件,要想在短時間內給他們一種藝術的感染與熏陶,從何而來呢?
(二)“大數據”與美術核心素養(yǎng)碰撞出的智慧火花
美術學科有五大核心素養(yǎng):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判斷、創(chuàng)意實踐和文化理解?!按髷祿笔菍⒚佬g作品傳承與文化建構進行有機融合的一種載體。利用“大數據”可以將圖像、視頻、音頻、三維數據和文獻數據進行智能關聯,構建一個多元化與智能化相結合的藝術數字化資源庫。如在給初二年級欣賞《清明上河圖》的時候,我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尋找了一幅3D畫卷,因為想要學生定下心來賞析一幅長卷作品,恐怕有些困難。而如果讓畫面動起來,其視覺圖像符號更加直觀生動,更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身臨其境,仿佛置身畫中,便更能體會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感受這幅畫的獨特藝術價值。
(三)在“大數據”助推之下,美術教育發(fā)展新思路
“大數據”在美術教育中的應用與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利用“大數據”新的傳播方式、新的認知方式、新的溝通方式,可以改變美術的審美方式。借助“大數據”的數據優(yōu)勢,效用將可以無限放大,從而幫助我們發(fā)現新問題、產生新靈感。
1.檢測教學,提倡個性化發(fā)展
利用“大數據”新媒體手段,了解學生造型表現方面繪畫的熟練程度,掌握對繪畫技能的表現手法,以便教師能得到及時的反饋,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這對于教師而言,在教學方面是一種教學預測,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并完善后續(xù)教學目標與重難點,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打破學生對傳統(tǒng)美術課堂單一的練習和為賞析而賞析的尷尬局面,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教師利用大數據對學生的日常學習內容以電子問卷形式進行學習情況進度的追蹤,對于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知識掌握一手資料。從而對學生的認知水平、技能方法提出個性化的學習方案,真正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切實的發(fā)展。
2.數據挖掘,實現素質化發(fā)展
在對教學數據進行系統(tǒng)錄入之后,每個學生都將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個“數據電子包”,當我們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調閱,可以更加方便地了解其學習發(fā)展狀況。這個數據庫不僅對成績記錄,對學生的行為、獎懲都將進行實時追蹤,分析處理。在數據系統(tǒng)的支持下,能對學生進行橫向、縱向的比較分析,彌補以往因教師主觀評價可能帶來的不公正、不客觀的缺點。
3.“校內+校外”和“線上+線下”整合,綻放思維火花
給教師提供各種美術課程開發(fā)資源,與博物館、美術館開展合作,利用“大數據”中的新技術,讓我們國家的“國寶”動起來,借助數字資源平臺,新媒體技術的合成,實現由靜態(tài)向動態(tài)的轉變。同時,還可以傳授學生相關媒體技術制作方法;利用“大數據”中的數據分析、預測技術,豐富學生的校外活動課程,開展與藝術館、設計院、美術館的趣味美術課程活動,還可以開展與民間傳統(tǒng)工藝的師傅互動的課堂,使課堂的范圍不斷延伸;利用“大數據”生成速度快的特點,開展全國性的美術創(chuàng)意思維比賽,讓創(chuàng)意的精靈隨風舞動。
多媒體的技術展示可以給教學帶來新的思路、新的拓展。但更重要的一點是,大數據讓我們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設計問題的思維方式變了,即“大數據”這個平臺把科學思維與藝術思維整合起來了。
四、總結
“大數據”助推美術教育發(fā)展是勢在必行之舉,它將推動教育的發(fā)展,給教育注入新鮮血液,促進學生素質教育的進程。作為教育者,在“大數據”浪潮下,要以新知識、新技術來武裝自己,積極地涌入“大數據”的浪潮中去!
參考文獻:
陳冬玲.大數據時代美術教育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J].環(huán)球市場,2016(23):93.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