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穎
[摘 要]拼讀是英語學習的難點。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方法構建樂學課堂,讓學生真正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教學:掌握自然拼讀,營造樂學氛圍;借助繪本資源,激發(fā)樂學熱情;融合生活素材,搭建樂學平臺;運用激勵教育,強化樂學效果。
[關鍵詞]英語教學;繪本資源;生活素材;鼓勵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9)12-0065-02
新課程改革最大的亮點是重新規(guī)范教師的教學行為,要求教師以更加開放的教學方式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對學校的部分管理行為也做了相應的規(guī)定。和傳統(tǒng)教學相比,新課程改革更注重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教師圍繞學生的需求改變教學模式,營造課堂學習氛圍。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用生動形象的繪本吸引學生的眼球,通過惟妙惟肖的表演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享受英語帶來的樂趣,從而主動學習英語,用英語交流,愛上英語,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那么,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該如何構建樂學課堂?筆者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索。
一、掌握自然拼讀,營造樂學氛圍
拼讀法的基本原理是掌握英語44個基本音字母和字母組合,以及一些英語拼寫規(guī)律。掌握了英語語音和拼寫規(guī)律,學生一聽到某個單詞,就能準確迅速地拼寫出來;一看到某個單詞,就能正確讀出來。學生學會自然拼讀,就能見其形,知其音,聽其音,知其形,掌握單詞的拼寫和發(fā)音規(guī)律,加深對單詞的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輔音,有的輔音是單寫,如“peter”,有的需要雙寫,如“better”,但隨著所學單詞增多,學生記憶時就會混淆。學過拼讀法后,學生就能根據(jù)拼寫與發(fā)音間的關系判斷輔音是單寫還是雙寫,不需要費時費力地死記硬背。如“pepper”,元音發(fā)基礎音,輔音要雙寫。而“paper”,元音是字母音,輔音要單寫。同樣,對“funny,rubber,blood,shabby,bell,miss”等單詞,學生一旦掌握拼讀規(guī)律,就不會出現(xiàn)記憶上的混亂,從而大大增強自信心,學習起來更加輕松。
將煩瑣、難記的英語單詞拼讀簡單化是自然拼讀法的最大優(yōu)勢。拼讀法使英語語音教學從枯燥中擺脫出來,使學生找到自信,發(fā)現(xiàn)英語拼讀并不難,從而樂學英語。
二、借助繪本資源,激發(fā)樂學熱情
繪本憑借豐富的內容和生動形象的表達成為學生開啟閱讀大門的金鑰匙。在英語課堂,教師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選擇適合的繪本讀物,發(fā)揮繪本圖文并茂的優(yōu)勢,活躍學習氛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Brown bear,brown bear,What do you see?》開展動物類詞匯、顏色類詞匯的教學,為學生創(chuàng)設游覽動物園的情境。借助重復的英語語句和圖畫,學生學習問答句型,如“What do you see? I see a yellow duck looking at me. Yellow duck,yellow duck,what do you see? I see a blue horse looking at me”。在這個過程,學生也掌握了相關動物類單詞和顏色類單詞,如“bird,duck,horse,dog”“yellow,red,blue,white,green”等。英語繪本提高了詞匯教學的形象性、直觀性,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英語單詞。又如,《The three little pigs》中的小豬十分可愛,故事也非常精彩,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邊看圖邊讀文本,大膽猜測一些不認識的詞匯,通過插圖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兒童繪本以生動有趣的插圖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再輔以簡潔明了的文字,引導學生以圖猜文,以文識圖,活躍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深刻地記憶英語語言知識。
三、融合生活素材,搭建樂學平臺
生活中有著豐富的學習材料,教師可以將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生活素材融入英語單詞、句型、語法教學中,使學生樂于學習。英語知識需要長期積累,無論是單詞、詞匯、句型還是口語,學生都要大膽實踐,不要因怕出錯而羞于開口。教師也要為學生搭建英語樂學平臺,圍繞教學內容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以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展開英語教學,豐富表達情境,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
例如,四年級上冊的《Dolls》一課以玩偶為素材,其中有一些描寫事物特征的單詞和短語,教師一般會配備相關的圖片和玩偶在課堂上展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他們學習新課??墒聦嵣?,這并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究其原因,是教師呈現(xiàn)的素材資源不符合學生的認知,提不起他們的興趣。教師不妨換種教學方式,讓學生自帶玩偶。面對自己喜歡和熟悉的東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和交流狀態(tài)變得積極了。在“Show time”交流環(huán)節(jié),學生紛紛登臺展示自己的玩偶,繪聲繪色地介紹其特點,個個熱情高漲,連平時膽小寡言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其中,運用積累的英語知識大膽交流。
英語教學應植根于學生的實際生活,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有效整合生活資源,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表達興趣,使學生在生活的海洋中不斷豐富英語表達途徑。
四、運用激勵教育,強化樂學效果
學生大多數(shù)熱衷于表現(xiàn)自己,渴望得到家長和教師的表揚和肯定。欣賞和鼓勵是學生學習的助推器,所以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渴望表現(xiàn)自我的積極心理,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運用激勵教育,不時地贊揚、鼓勵和引導,為學生構建樂學課堂,讓學生懷著快樂的心情信心滿滿地學習。
例如,教學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5《Seasons》后,在課堂回顧環(huán)節(jié),筆者讓學生說說一年四季的變化和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有個學生說:“I like spring,because it is full of hope.”筆者肯定地點點頭,表揚道:“Well done. I like spring too.”聽到表揚,發(fā)言的學生興高采烈,其他學生也跟著發(fā)言,課堂氛圍瞬間活躍起來。有學生搶著說道:“I like summer,because I can swim in the river.”“ I like autumn,because I can eat a lot of fruit.”筆者用欣賞的眼光看著他們,適時運用口頭語言和肢體語言表揚他們,使他們主動和自信地表現(xiàn)自己,思維更加活躍,盡情享受學習的快樂時光。
激勵教育是深刻感染學生,促進學生積極發(fā)展的有效方法,備受教育家們推崇,只不過在實踐中,有些教師很少運用,沒能發(fā)揮激勵教育的作用。一句表揚、一聲鼓勵對學生來說是莫大的鼓舞,教師要多運用鼓勵策略,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總之,快樂學習是人人追求的目標,特別是對學生來說,教師更要從小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事,以免他們產生厭學心理。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挖掘生活中的有趣素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快樂的學習氛圍,構建樂學課堂,欣賞和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讓他們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愛上英語。
[ 參 考 文 獻 ]
[1] 孫士君.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鼓勵語言[J].課程教育研究,2015(28):186-187.
[2] 袁建瓊.試論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9):99-102.
(特約編輯 木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