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全秀
(平樂縣婦幼保健院,廣西 桂林 542400)
妊高癥是妊娠期女性特有的疾病之一,根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顯示我國妊高癥發(fā)病率約為9.4%,已經成為嚴重威脅母嬰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種類型[1]。由于妊高癥起病隱匿、病情兇猛,若未得到及時控制將會給全身多個臟器帶來嚴重損傷,并危及患者及胎兒生命安全,所以必須予以積極的治療[2]。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確立,良好的護理干預在臨床治療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在妊高癥確診后即予以早期綜合護理成為研究領域的重要議題。為探析妊高癥患者行早期綜合護理對血壓控制效果及不良妊娠結局的影響效果,本次研究內容如下。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我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入的35例妊高癥患者分為對照組17例及觀察組18例。對照組年齡22歲~41歲,平均年齡(29.33±1.07)歲;孕周30周~38周,平均孕周(35.50±0.50)周;分娩史:初產婦9例、經產婦8例。觀察組年齡21歲~42歲,平均年齡(29.40±1.05)歲;孕周30.5周~38周,平均孕周(35.00±1.00)周;分娩史:初產婦11例、經產婦7例。納入標準:(1)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妊高癥者;(2)具備良好的認知功能者。排除標準:(1)具有剖宮產指征者;(2)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者。兩組妊高癥患者一般資料均衡性好,可分組比對。
對照組接受包括病房環(huán)境營造、飲食指導、休息指導、病情觀察、用藥護理、并發(fā)癥預防護理在內的常規(guī)護理[3]。
觀察組予以早期綜合護理,具體舉措如下:(1)適宜的環(huán)境營造。為病人創(chuàng)造一個室內安靜、幽雅、清潔的環(huán)境。(2)休息姿勢。叮囑患者臥床休息,采用左側臥位,以減輕子宮對主動脈及髂動脈的壓力,維持正常子宮動脈灌流量,改善胎兒宮內缺氧。(3)飲食的調控。飲食宜清淡,以素食為主。適當增加粗糧、雜糧、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等食物,控制鈉鹽的攝入,每天限制在3-5g以內。(4)積極的用藥指導。根據(jù)妊高癥患者實際情況指導其正確使用解痙藥物(硫酸鎂)、鎮(zhèn)靜藥物(地西泮、冬眠合劑)、降壓藥物(心痛定)、擴容藥物(人血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苷)、利尿藥物(呋塞米、甘露醇)等并做好解釋工作,消除患者不必要的擔憂和恐懼。(5)全面的健康宣教。借助微信、手機短信、QQ群、健康教育短片等向妊高癥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掌握科學的血壓、病情觀察技巧,在發(fā)現(xiàn)異常時及時告知醫(yī)務人員。病情較輕者適度開展小范圍、小幅度的鍛煉活動,如散步等。(6)積極的心理疏導。對于存在焦躁易怒、煩躁不安、恐懼等情緒的患者耐心交流,認真傾聽患者心聲并利用自身豐富的護理經驗以及既往臨床成功案例來消除其存在的負性心理、增強順利、安全分娩的自信心。(7)密切的病情觀察。每日定時測量妊高癥患者體重、宮高、腹圍、血壓并監(jiān)測胎心、宮內發(fā)育情況,若出現(xiàn)剖宮產指征或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情形及時上報主治醫(yī)師及時終止妊娠。(8)預見性的并發(fā)癥護理。仔細清潔患者的口腔、與床面接觸的皮膚組織、泌尿生殖系統(tǒng)容易被細菌或真菌感染的部位,做好個人衛(wèi)生清潔,預防感染。對于病情嚴重,需要臥床休息的患者則利用手法按摩、毛巾熱敷等方式提高血液循環(huán)效果,每隔2 h協(xié)助患者翻身或更換體位。
將血壓控制效果、早產發(fā)生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胎兒宮內窘迫發(fā)生率選為觀察指標,其中血壓包括收縮壓和舒張壓。
本次研究中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以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以x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血壓控制效果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護理后觀察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壓控制效果(±s,mmHg)
表1 兩組血壓控制效果(±s,mmHg)
組別 收縮壓舒張壓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對照組(n=17) 166.48±1.52 142.38±1.12 103.47±1.33 93.23±1.06觀察組(n=18) 166.55±1.55 137.84±1.15 107.52±1.35 88.74±1.16 t 0.189 0.821 0.185 0.822 P 0.727 0.037 0.729 0.037
觀察組早產發(fā)生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胎兒宮內窘迫發(fā)生率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比較[n(%)]
妊高癥危害性極大,所以予以早期治療、早期護理干預十分有必要[4]。本次研究中兩組妊高癥患者護理前收縮壓和舒張壓控制效果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護理后各指標數(shù)值均較護理前明顯下降,但采取早期綜合護理的觀察組各指標數(shù)值均較同期采取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不良妊娠結局比較上,觀察組早產發(fā)生率、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胎兒宮內窘迫發(fā)生率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據(jù)此結果表明,早期綜合護理既能夠提高妊高癥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又可以改善不良妊娠結局,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之所以得出該論斷,原因在于早期綜合護理充分貫徹了以患者為服務中心的工作理念,措施的制定與實施更符合妊高癥患者實際情況,尤其是采取的積極的用藥指導、全面的健康宣教、積極的心理疏導、密切的病情觀察、預見性的并發(fā)癥護理不僅凸顯出了濃厚的人文關懷,還大幅提高了臨床護理服務質量,更容易得到患者的認可和配合[5]。
綜上所述,給予妊高癥患者早期綜合護理有助于提高其血壓控制效果,改善不良妊娠結局,值得在今后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