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帥
摘 要:《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在學習任務群“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研習”中指出:“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作品,積累文言文閱讀經驗,培養(yǎng)民族審美趣味,增進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提升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感、自豪感,增強文化自信,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蔽难晕淖鳛橹腥A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在初高中語文教學中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初中和高中教學的相對獨立性,使得初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出各自為政的狀態(tài),缺乏整體性和過渡性,導致許多學生在步入高中后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文言文學習困難現(xiàn)象。因此,為了讓學生能夠順利過渡到高中語文學習中,將初步探討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點相關建議,以期對初高中文言文閱讀銜接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銜接;文言文;閱讀教學;初高中
一、銜接的意義
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是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做好初高中文言文銜接工作,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增強學習語文的自信心和積極性具有重要意義,可以為整個高中階段文言文閱讀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助于實現(xiàn)中學語文教學的整體性,推進語文課程改革的整體進程。
二、存在的問題
初中階段對文言文的考核要求相對簡單,要求學生能夠閱讀淺易文言文,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但高中階段要求“通過文言文閱讀,梳理文言詞語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詞義和用法,把握古今現(xiàn)代漢語詞義的異同,既能溝通古今詞義的發(fā)展關系,又要避免用現(xiàn)代意義理解古義,做到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作品的準確理解”。高中文言文考核更傾向于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課程標準的不同是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斷層”出現(xiàn)的一個原因。
1.學生方面的問題
在學習方式方面,部分學生缺乏自學能力,更多的是被動學習,而高中文言文學習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自主性。在認知方面,初中學生的感知和觀察能力與高中學生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記憶方式方面,初中生更依賴具體的材料,缺乏規(guī)律性、邏輯性、深刻性的理性思維。在心理準備方面,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口語交流還是書面表達都很少使用文言文,學習起來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學生對文言文的求知欲較低。
2.教師方面的問題
(1)初中教師方面的問題
迫于中考的壓力,初中教師文言文教學的功利性很強,文言文教學以背誦重點篇目、翻譯重點詞句為主,而文言文的相關語法知識因為考試并不做考查,基本上被忽視了。初中教師多側重講解文章的脈絡、作者表達的情感、文中蘊含的道理和文本帶來的啟示等。
(2)高中教師方面的問題
高中教師更注重知識的講解和遷移,很少有細致的串講,同一知識點也缺少反復練習的過程。高中文言文有很多的語言現(xiàn)象需要整理歸納,但高中教師在這點上更多的是讓學生自行整理歸納。因此如果教師沒有及時地強化學過的文言知識,學生就很難記得扎實,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有部分教師從高三循環(huán)到高一,習慣了高三學生在翻譯、做題等方面較為順暢的文言文學習節(jié)奏,就很可能將這種高三節(jié)奏帶到高一學生身上。要么是高估學生的文言語法知識基礎,重點不突出,講解中一帶而過;要么是對學生要求較為苛刻,簡單處理銜接階段的學習,將文言基礎知識直接灌輸?shù)綄W生頭腦中。還有一個關于教師的重要因素,就是很多高中和初中的語文教師互相沒有教過對方學段的課,也不清楚對方學段的文言文課程,從而加劇了初高中文言文教學“斷層”
現(xiàn)象。
三、初高中文言文教學銜接的方法
課程標準應具有連貫性,考試標準應更具協(xié)調性。
初高中學生思維能力有著較大的差別,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分析也存在較大差別。因此,初高中文言文銜接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高一文言文教學選擇的內容、方法,安排的時間、進度等要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適合并促進學生的文言文學習。在循序漸進原則的基礎上,制定出完善的初高中文言文教學目標體系,使兩個學段的文言文教學目標具有漸進性和連貫性,保證相互銜接過程中的合理性與可行性。
在學生方面,學生首先要轉變學習方式,樹立自學意識。學生應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步驟地、有計劃地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其次,學生要養(yǎng)成自學的學習習慣,由教師的督促引導逐漸轉變?yōu)樽灾鲗W習。同時,在夯實課內文言文基礎后,要積極主動地向課外文言文閱讀延伸,提高課內知識應用到課外實際中的能力,加快文言文銜接學習的過渡。
在教師方面,初高中語文教師應當轉變觀念,樹立文言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性意識。初中教師應該弱化教學的功利性,向學生講解相關現(xiàn)代漢語及古代漢語的語法知識來夯實學生的文言文基礎知識,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高中教師應該了解掌握高一新生的心理和認知水平,制定出符合高一新生的文言文過渡的銜接課。
針對初高中兩個學段單獨循環(huán)的問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組織跨學段的教研活動,加強初高中語文教師的溝通與交流,讓初高中語文教師實行教學大循環(huán),將學段銜接之間“斷層”所帶來的諸多問題降到最低。
總之,初高中文言文閱讀教學的銜接是一個較為復雜的問題,需要多管齊下,初高中語文教師協(xié)調配合,才能夠使學生順利克服文言文學習的困難,打好高中文言文基礎,為將來的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