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汕頭市東廈中學在“校辦讀書節(jié)”的基礎上把課外的名著閱讀教學引入課堂,變“隱性”為“顯性”,艱難地進行“實驗”。其中,“師生讀書俱樂部”的成立與運作是一項重要的活動內容。這里,擬對其介紹并探討。
關鍵詞:名著閱讀教學 整本書 師生讀書俱樂部
為了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營造高雅文明、健康活潑的校園讀書氛圍,汕頭市東廈中學從2010年開始便舉辦一年一屆的讀書節(jié)活動[1],并在不斷探索的基礎上構建了良好的“校辦讀書節(jié)”模式[2],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如今,汕頭市東廈中學又在“校辦讀書節(jié)”的基礎上把課外的名著閱讀教學引入課堂,變“隱性”為“顯性”[4],艱難地進行“實驗”[5]。其中,“師生讀書俱樂部”的成立與運作是一項重要的活動內容。這里,擬對其介紹并探討。
一.活動設想
在師生共同參與的閱讀推廣活動中,我們考慮要點面結合,成立一個師生讀書俱樂部,這樣可以讓一些對閱讀真正感興趣、有深入閱讀習慣的人能夠互相交流,進而培養(yǎng)出“閱讀尖子”。
我們不想通過硬性規(guī)定要求師生們加入,因為這樣做最終可能會流于形式,我們是想要給真正喜歡閱讀的人提供一個聚會交流的平臺,讓大家可以更好地深入閱讀,所以重質不重量,參加的人員以自愿為原則,條件只有一個:“熱愛閱讀”。一個俱樂部的成員在15-20人之間,具體操作分年級進行,也就是說,高中部每個年級都各自成立1-2個師生讀書俱樂部,由參與實驗的老師來帶。下面,就以2016-2017學年度高一級師生讀書俱樂部的活動為例,談一談其具體的運作。
二.活動組織與內容
首先學生方面,我們讓語文老師按班級進行宣傳,然后把想要參加的同學名單匯總起來。老師方面則是開年級教師會的時候進行宣傳,希望除了語文老師之外,有更多其它學科的老師加入進來。我們的師生讀書俱樂部每個月活動1-2次,時間定在雙周星期三下午放學后,活動地點具體通知。第一次聚會首先是參加的師生做自我介紹,大家相互認識,選出兩位同學和兩位老師來做俱樂部的日常事務負責人。然后是要為下一次活動確定一個討論的主題,我們考慮到《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這四部著作是文學史中不可多得的經(jīng)典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其中的故事人物已經(jīng)深入人心,所以我們準備把這個內容定為讀書俱樂部第一次交流討論的主題,同時為了避免泛泛而談中心不夠集中,我們是先全體投票選出一部作品來作為研討對象。投票的結果是,極少有學生看過《西游記》原著,《三國演義》和《紅樓夢》相差無幾,《三國演義》略勝。最終我們確定的下一次活動主題是:談談你對《三國演義》中哪個人物、哪個事件或者哪個章節(jié)印象較為深刻。
第二次俱樂部活動,有些之前沒有報名的學生也來參加,這也是我們想要的。因為是以自愿參加為原則,所以大家熱情極高,活動開始學生們就積極主動發(fā)言。大多數(shù)人喜歡的是《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形象,相關內容講到了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空城計、七擒孟獲、六出祁山、出師表、木牛流馬等內容,講得非常詳細,有幾個學生也講出了自己一些獨特的見解,相當不錯,可以看出孩子們是對這部名著有進行深入閱讀的。我們在聽完了學生的發(fā)言后,向他們提出了一個探討的問題,就是“諸葛亮可以說是智慧的化身,神機妙算,那《三國演義》這部作品中有沒有什么事情體現(xiàn)出諸葛亮也非神人,也有失算的時候?”問題拋出來后,有好幾個學生說到諸葛亮“六出祁山”都以失敗告終,這個就是“失算”了。接著我們又引導學生討論“六出祁山”失敗的原因,這里面包括魏軍過于強大,蜀軍糧草不足,連續(xù)出現(xiàn)大雨天氣等客觀因素,也包括諸葛亮個人的主觀因素在內。有學生提到了小說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以及第九十六回《孔明揮淚斬馬謖》的內容,指出街亭之失諸葛亮有識人不明的問題,因為斬了馬謖之后諸葛亮和蔣琬提到劉備白帝城托孤時曾經(jīng)囑咐“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結果的確如此。這次的聚會內容充實,學生討論積極,老師們由探討的話題引入,讓學生更好地思考在文學作品閱讀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對人物進行分析,才能做出客觀的評價。我們建立讀書俱樂部的目的就是讓喜歡閱讀的人能互相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老師在這里面不僅是一個參與者,而且還是一個“專業(yè)上的引領者”,能改變學生“傾向于從‘平面上看問題”的習慣[6],引導他們去體會名著閱讀乃至各式各樣閱讀中的奧妙之處[7]。
后面的幾次師生讀書俱樂部活動我們也定了主題,分別是紅色經(jīng)典文學閱讀、外國優(yōu)秀文學閱讀、青春文學閱讀、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閱讀,師生們都在活動中分享了自己讀過的相關書籍和一些感想,從而激發(fā)了其他未閱讀該作品同學的興趣。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注意到學生喜歡讀時下流行的作品,包括玄幻小說等。對此,我們一方面從“開卷有益”的角度肯定學生閱讀選擇;另一方面從某些東西具有“潛在負價值”[8]的角度提醒學生:少讀流行[9]和“通俗”[10],多讀“高雅”[11]和作為“人類價值選擇”結果的經(jīng)典[12],因為讀前者的收獲“會很少”[13]。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教師的推薦”在“學生課外閱讀經(jīng)典名著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14],所以我們老師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先讀一些書如《富蘭克林自傳》《寂靜的春天》《狄金森詩選》等,然后向學生推薦,既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15],又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讀書興趣,效果甚好。
在讀書俱樂部的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們還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借助現(xiàn)代教學手段,把讀書俱樂部的活動成果制作成微課進行推廣[16]。而實踐證明,微課這種形式很適合自主學習的人群,非常有利于名著閱讀的推廣。
三.活動局限與困難
我們的師生讀書俱樂部在推廣閱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在具體的運作過程中,我們也發(fā)現(xiàn)存在著一些局限和困難。
首先一個是中學生課業(yè)負擔較重,平時課余用來閱讀文學作品的時間太少,這也是推廣閱讀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再有就是因為每天課程都安排得很滿,我們原定每兩周一次的讀書俱樂部活動只有高一年級開展得較好,高二年級情況一般,高三年級師生們則由于“在各個學科的‘密集考試和‘題山題海面前忙個不停”[17],結果是開展了一次活動之后就找不出大家能在一起共同探討的時間了。
其次是由于場地的關系,我們沒有一個固定的活動地點,每次都是臨時借用多功能室,有時甚至是放學后某個班級的教室,這樣就缺少了一個聚會的氛圍。如果有一個固定的活動場所,大家就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藏書帶來,放在那里和其他人互相借閱分享,有時候探討一些相關內容的時候也可以隨時翻閱,效果就會很不一樣。
雖然上述的不足難免,在“學校普遍不重視課外閱讀教育”的今天要予以克服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8],但由于作為“整本書”的名著閱讀教學既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重要手段[19],是提升他們語文核心素養(yǎng)、養(yǎng)成他們良好閱讀習慣的重要途徑[20],也是再一次的語文教育改革的“新面向”[21],所以,我們有決心迎著困難上,讓師生讀書俱樂部能走得更遠更好。
參考文獻
[1]姚佩瑯.例談學校讀書節(jié)的功用、運作及局限[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5(33):10.
[2]姚佩瑯.例談校辦讀書節(jié)的模式[J].文學教育(上),2016(01):114-117.
[3]姚佩瑯.校辦讀書節(jié)對學生課外閱讀認知與行為的影響——以汕頭市東廈中學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6(04):6-7.
[4]鄭惠生.影響中學生課外閱讀的五個因素[J].教學與管理,2007(34):37.
[5]姚佩瑯.以提升素養(yǎng)為導向的名著閱讀教學實驗[J].文學教育(上),2018(11):71-75.
[6]鄭惠生.論大眾審美文化的特征[J].韓山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0(03):40.
[7]鄭惠生.經(jīng)典名著留給大學生的印象探討——大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六[J].美與時代(下),2005(09):83.
[8]鄭惠生.論審美時尚的潛在負價值[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1998(06):35-41.
[9]鄭惠生.論審美時尚的特性[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998(02):24.
[10]鄭惠生.“圖像時代”大學生最認同的讀物的探討——大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八[J].美與時代(下),2005(12):91.
[11]鄭惠生.通俗小說的認識判斷與價值判斷[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02):17.
[12]鄭惠生.論文學經(jīng)典的生成、意義和特性[J].社會科學評論,2009(01):13.
[13]鄭惠生.論審美時尚的個體抉擇[J].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 2000(03):29.
[14]鄭惠生.關于大學生課外經(jīng)典名著閱讀原因的調查研究[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 社會科學),2005(05):47.
[15]鄭惠生.論影響小學生課外閱讀五因——從城鄉(xiāng)小學生的心里話談起[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10):95.)
[16]姚靜.名著鑒賞微課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J].文學教育(上),2018(11):78-79.
[17]姚佩瑯.名著閱讀教學的條件創(chuàng)設[J].文學教育(上),2018(12).
[18]鄭惠生.城鄉(xiāng)小學生最喜歡哪些雜志和報紙——小學生課外閱讀調查研究之五[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7(02):87.
[19]姚佩瑯.德育視野中的校辦讀書節(jié)[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7(04):28.
[20]姚佩瑯.校辦讀書節(jié)的閱讀理念[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07):23.
[21]姚佩瑯.高中語文學科新面向:整本書[J].文學教育(上),2019(01).
基金項目:廣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重點項目《以“提升素養(yǎng)”為導向的名著閱讀教學實驗研究》(項目編號:2018ZQJK023,項目負責人:姚佩瑯)
(作者介紹:黃純,廣東汕頭市東廈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