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雯雯,王麗萍*
(南京腦科醫(yī)院,江蘇南京210029)
老年患者由于身體機能不斷衰退,自身免疫能力也相對低下,隨著自身的年齡增長,其極易發(fā)生多種疾病,臨床當中最常見的一種老年疾病就是腦梗塞。該種疾病主要是因患者腦部血管內(nèi)的血栓、栓塞等多種因素,而導致患者腦部組織發(fā)生缺氧以及缺血的一種疾病。腦梗塞不僅對患者日常生活具有嚴重影響,對其自身生命健康也具有嚴重危害,以下特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接收的老年腦梗塞患者80例,簡要分析老年腦梗塞患者給予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收治的腦梗塞老年患者106例,該106例患者全部知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106例患者符合臨床腦血管疾病中的腦梗塞癥狀,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認知功能異常;②存在精神病史的患者;③無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納入標準:①經(jīng)過MRI、CT檢測被確診的患者;②認知功能健全;③簽署知情文件的患者。采用數(shù)字隨機表法將該106例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53例,其中參照組女性患者23例,男性患者30例,最小年齡63周歲,最大年齡81周歲,年齡均值(71.72±1.31)周歲;研究組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9例,最小年齡62周歲,最大年齡80周歲,年齡均值(71.71±1.29)周歲。試驗組與參照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臨床數(shù)據(jù)均輸入SPSS21.0軟件中,經(jīng)分析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颊呷恐樽栽竻⑴c本次研究,均簽署相關知情文件。
對參照組的53例患者臨床癥狀進行全面觀察,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觀察其是否需要吸氧等臨床常規(guī)護理;試驗組給予個性化心理護理,主要方式分為以下幾點:①對患者全面講解腦梗塞疾病相關治療措施,并同時給予患者、家屬講解藥物治療效果及相關注意事項,也可采取發(fā)放健康手冊以及海報等形式[1]。②與患者以及家屬建立良好的關系,根據(jù)患者臨床心理狀態(tài),采取心理學知識給予患者適當?shù)男睦硎鑼В参炕颊?,使患者建立?zhàn)勝疾病的信心,與其講解以往臨床相關治療成功的案例,可全面幫助患者樹立健康、積極治療的心態(tài)。③護理工作人員需為患者制定良好的飲食模式,以及指導患者進行適當?shù)纳眢w運動,根據(jù)患者臨床實際身體狀態(tài),全面促進患者身心健康,消除其負面情緒。
比較2組患者護理前后負面情緒改善情況。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與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評價,總分為30分,分數(shù)越低表明患者改善情況越好[2]。
將2組臨床各項數(shù)據(jù)均輸入SPSS21.0軟件中,其中護理前后負面情緒評分均以(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予以t檢驗,組間對比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
比較試驗組與參照組護理前后負面情緒改善情況,2組患者護理前負面情緒評分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試驗組焦慮評分與抑郁評分均低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對比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1。
表12組患者護理前后負面情緒改善情況(分,±s)
表12組患者護理前后負面情緒改善情況(分,±s)
組別 焦慮評分 抑郁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試驗組(n=53)20.23±3.269.26±0.5619.89±3.129.23±0.51參照組(n=53)20.18±3.2415.26±2.0119.82±3.0616.23±2.26 t 0.079120.93430.116621.9959 P 0.93700.00000.90740.0000
臨床腦梗塞治療多半以恢復患者血液循壞為主,對其腦部功能進行全面改善,該種疾病主要因素是因患者血液循壞出現(xiàn)障礙所致,長期治療患者極易發(fā)生嚴重的負面情緒,對其調(diào)節(jié)身體功能具有嚴重影響,并且對其預后康復以及后續(xù)生活質(zhì)量也具有嚴重影響[3]。老年患者本身年齡較大,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在實際臨床治療過程當中配合個性化心理護理,對改善其心理負面狀態(tài)具有顯著改善效果。該種護理干預有掌握專業(yè)護理技術的人員,采取豐富的心理理論知識,根據(jù)患者實際臨床心理狀態(tài)給予疏導,對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促進患者康復具有重要作用[4]。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腦梗塞患者給予實施個性化心理護理,可全面改善患者負面情緒,對促進患者病情恢復以及預后生存質(zhì)量均具有明顯改善作用,可將該種護理措施全面推廣運用在臨床老年腦梗塞患者臨床護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