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云
(泉州市第一醫(yī)院,福建 泉州362000)
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其主要的病因是由于患者其肺部組織以及肺血管當中的慢性病變所引起的肺組織器質(zhì)性病變和肺功能的異常。此病嚴重的增加了患者肺血管的阻力,并且使得患者肺動脈的壓力明顯的增高[1],促使患者右心室凱斯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擴張以及肥厚。此病對于患者的腦[2],肝腎等重要的臟器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損傷,對于患者的睡眠有著十分嚴重的影響。本文研究中,本院對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實施特殊護理干預,取得了不錯的護理效果。本次分組方式為,一組使用常規(guī)臨床方案,另一組使用特殊護理干預護理,具體見正文展示。
將我院內(nèi)科中不同時段的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按照時間劃分為兩組,對照組于2014 年11 月到2015 年10 月,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于2015 年11月至2016 年10 月,采用特殊護理干預。并將此階段的200 例患者作為試驗觀察對象。
200 例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納入標準為:(1)年齡60-90 歲。(2)均符合全國肺心病專業(yè)會議發(fā)布的相關標準。(3)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及其家屬對研究均屬于知情、配合的狀態(tài),同意書已簽署。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的其他精神異常等疾病患者。(2)不能夠配合完成本次常規(guī)護理和特殊護理干預研究的情況。
常規(guī)組男86 例,女14 例中,年齡60-85 歲,平均年齡為(69.72±6.57)歲。觀察組男98 例,女8 例,年齡62-85 歲,平均年齡為(67.50±9.02)歲。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常規(guī)護理流程的方案用于對照組護理干預中,主要包括對于患者病情的觀察,穿刺護理,體溫監(jiān)護,用藥指導等護理。
觀察組的護理方法為常規(guī)護理加上特殊護理干預護理,其中特殊護理干預護理的措施包括以下幾點:(1)心理干預,醫(yī)護人員要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溝通,并采用溫和的態(tài)度告知患者其相關疾病的知識,并告知其保持良好情緒的重要性,必要時給予患者安慰
(2)一些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在得知自身疾病時,會十分容易產(chǎn)生一種焦慮的情緒,并且會容易抑郁,從而導致其睡眠不良等情況的發(fā)生,此時醫(y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進行一些耐心的指導,對患者用藥以及生活方面進行注意事項的指導等。并囑咐其在睡覺前喝一杯有助于睡眠的牛奶等。
(3)對患者實施松弛療法與音樂療法,其能夠有效地對患者的神經(jīng)產(chǎn)生松弛的作用,并有利于患者消除不良的情緒,從而有助于睡眠。
(4)物理誘導,主要是通過調(diào)整睡眠周期的方式來天宮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
(5)進行護理功能的訓練,此項訓練需針對于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分別的鍛煉,鍛煉方式主要分為小口咳嗽,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可以增加肺部儲存的方式。
(6)飲食,患者的飲食需要保持高維生素,高纖維,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其必須注重搭配,確?;颊呙咳盏倪M食量,同時要多食一些水果額蔬菜等,并要禁止患者使用一些高脂肪與膽固醇的食物。
測評兩組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睡眠指標,其采取匹茲堡睡眠質(zhì)量指數(shù)量表進行對患者睡眠的評估。在患者入院后的其二天開,以及患者出院前的第二天,進行睡眠質(zhì)量的評估,并對指數(shù)表中的19個項目進行評分計算。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優(yōu),經(jīng)治療后,其心功能改善大于二級;良,心功能改善一級;差,心功能惡化或是不符合標準。優(yōu)良率為優(yōu)與良的總和除于總例數(shù)。
觀察組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
觀察組患者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如表2。
表1 兩組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睡眠質(zhì)量對比(±s)
表1 兩組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睡眠質(zhì)量對比(±s)
組別觀察組(n=100)對照組(n=100)例數(shù)入院前2d出院前2d入院前2d出院前2d睡眠質(zhì)量2.53±0.64 1.33±0.56 2.78±0.78 2.45±0.67入睡時間2.66±0.57 1.43±0.43 2.67±0.77 2.38±0.67睡眠時間2.60±0.56 1.46±0.57 2.65±0.56 2.56±0.67睡眠效率2.33±0.57 1.26±0.76 2.46±0.67 2.28±0.48催眠障礙2.78±0.49 1.18±0.55 2.37±0.67 2.37±0.56催眠藥物2.58±0.57 1.20±0.59 2.67±0.47 2.29±0.78日漸功能障礙2.55±0.50 1.20±0.78 2.58±0.44 2.28±0.60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肺源性心臟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其發(fā)病機理為肺組織慢性病變所引發(fā)的肺組織的器質(zhì)病變與肺功能異常。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多會有氣急[3],呼吸困難,咳嗽等癥狀[4]。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5]。如何治療和護理好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成為臨床的研究重點[6]。
本文中,為了使得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在得到相應的治療和護理后,其療效更加的明顯,保證臨床護理后老年患者的睡眠質(zhì)量,本次采取分組對照的方式來進行實驗,一組為對照組(2014 年11 月到2015 年10 月)使用常規(guī)護理,一組為觀察組(2015 年11 月至2016 年10 月)使用特殊護理干預。結論得出實施特殊護理干預治療的患者,且預后效果更佳。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在采取特殊護理干預的方案進行護理后,其睡眠質(zhì)量與治療效果,均體現(xiàn)為優(yōu)于僅使用常規(guī)臨床方案的對照組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此現(xiàn)象表示為,兩組在對比睡眠質(zhì)量和治療效果方面,觀察組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情況較對照組有明顯的優(yōu)勢(更勝一籌)。
本文中觀察組患者經(jīng)過特殊護理干預護理后,其有效的改善了患者在接受護理后的護理有效率(P<0.05),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可見特殊護理干預護理在老年肺源性心臟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