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園
(吉首大學 張家界學院,湖南 張家界 427000)
筆者認為,大學舞蹈教學屬于實踐性較強的學科,作為舞蹈老師,最重要的是手把手教給學生基本的舞蹈動作,訓練其優(yōu)美的舞姿,在這個過程中必然要和學生建立起正常的、高效的、雙向的交流通道。所以,在大學舞蹈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師生互動教學模式是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一種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旨在打破師生之間的言語和心靈隔膜,讓學生可以從心底里接受教師,并與其進行正常的交流互動,對提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1)和諧平等的互動交流關系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2)通過交流互動,教師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盡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3)良好的交流互動關系對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也非常有幫助;(4)師生推心置腹,認真交流,可以增進師生友誼。
1.互換個人信息。上課之前,教師需要先做一下自我介紹,包括自己的基本信息、興趣愛好等等,這些信息可以讓學生盡快的了解自己,也容易制造話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同樣的,教師也要讓學生做一下自我介紹,這樣做不僅是要了解學生的基本信息,還要在學生介紹自己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性格,或開朗、或靦腆等等。
2.交流舞蹈經(jīng)歷。舞蹈教學自然少不了舞蹈話題,選擇舞蹈專業(yè)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都不是半路出家,而是從小就接受過一定的舞蹈訓練,所以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交流自己學舞蹈的經(jīng)歷,說一說其中的趣聞趣事,這樣也可以迅速拉近師生關系,從而營造較好的教學氛圍。
1.就舞蹈知識進行探討。大學舞蹈知識相對來講更加系統(tǒng)而專業(yè),所以教師需要選擇一些學生以后會經(jīng)常用到的舞蹈知識(例如舞蹈的起源、舞蹈的種類、各民族舞蹈的風格等等),然后就這些舞蹈知識和學生進行深度探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暢所欲言,不怕說錯,但求多說。
2.對藝術理解進行探討。舞蹈是一門藝術,一門以肢體動作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藝術。身為舞蹈專業(yè)的學生,必須要對舞蹈的藝術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才能在舞蹈藝術之路上越走越遠。所以教師還要就舞蹈藝術的理解和學生進行深度探討。同時結合歷史上著名的舞蹈藝術作品,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獨特的舞蹈藝術審美方式。
1.教師演示,學生模仿。教師演示一遍舞蹈動作,然后讓學生進行模仿,然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動作對其進行糾正,這種訓練方式是最常見的應用師生互動教學模式的方式。而為了進一步增強師生互動交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演示和模仿兩個過程合二為一,即教師在演示的同時帶領學生一起做動作,這樣一來,師生互動的效果將會更好。
2.師生配合,完成舞蹈。師生配合的過程也是拉近師生關系的重要階段,在此過程中,師生已不是簡單的言語互動這么簡單,而是上升到了肢體互動,每一個動作和眼神都可以會給對方傳遞善意的信號,而通過師生配合完成舞蹈,不斷鍛煉師生的默契,從而大幅度提升師生互動的質(zhì)量。
1.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在總結學生學習情況的時候一定要采用過程性評價,而且要盡量突出學生的優(yōu)點,這樣做并不是刻意迎合、奉承學生,而是要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當然,總結的過程自然也少不了批評指正,只是教師在批評指正的時候要注意場合和限度,不可以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2.鼓勵學生評價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之一,自然也有評價教師的權利,但是大部分學生有礙于面子或是害怕他人指摘,不敢向老師提建議,這種情況下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評價自己的教學質(zhì)量,同時以教學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提建議。只要有第一個學生開了口,那后面的學生就能放開膽子提建議,師生互動效果也就變得越來越好。
綜上所述,大學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期望與之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并以此滲透技能教學、藝術教學等多項教學內(nèi)容。只有在獲得學生“心理認同”的前提下,教師的所有教學策略和手段才能發(fā)揮其原本的教學作用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