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美
摘要:在現(xiàn)代化教育中,教育者不僅僅應該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更要重視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初始階段,也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道德品質(zhì)與價值觀的重要時期。隨著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成為我們所追求的重要方向,德育是教育的靈活,為此,我們必須引起重視,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將小學英語教學與德育工作結合起來,并進行有機滲透,這也是我們目前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之一。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教學;德育滲透;策略
俗話說:教育大計,德育先行。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道路上,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是開展教育工作的靈魂。但是,在現(xiàn)實的日常教學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論是師生還是家長,追求的重心發(fā)生了偏移,他們更傾向于學生的技能培養(yǎng)和升學率,認為有一技之長或者高分值、好學校,才能在今后的發(fā)展中站穩(wěn)腳步,卻忽視了對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致使在教學中出現(xiàn)重才能輕德育的情況。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既重視人才的能力,但是得到品質(zhì)也將會是社會逐漸發(fā)展中倍受關注的焦點。可以說,德育是開展一切文化知識的前提與基礎,一個只有高學問、高技能卻沒有高品質(zhì)的人才,并不能成為真正的人才。為此,德育工作應該作為貫穿教育各個階段、各個學科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教學目標之一,小學英語教學也需要如此。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德育的落實不僅局限于德育課堂,更要貫穿到英語課堂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英語新課標中提到,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通過實踐活動與理論學習,逐漸提高英語知識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的過程,也是開發(fā)學生思維、陶冶情操、提高自身意志與發(fā)展個性的過程。本文筆者主要圍繞如何將德育工作與小學英語教學工作實現(xiàn)有機結合,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一、認真分析與研讀教材,發(fā)掘英語教材來開展德育工作
我們常說,教材是傳遞知識的載體,也是開展有效德育工作的依據(jù)。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教材,形式多樣,內(nèi)容豐富,結合本國與英語主要國家的文化、政治、歷史、風俗、禮儀等知識,涉及方面很廣泛,尤其是情感表達、道德態(tài)度、思維活動、社會文化等方面,為英語課堂提供了豐富的德育素材。小學英語教師應該認真分析與研讀教材,挖掘教材中可以開展德育的內(nèi)容。例如:教師在講解China這個單詞時,首先要讓小學生知道,我們是中國人,China是我們偉大的祖國,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出一張國旗的照片,結合中國的地形介紹中國的歷史文化與地理環(huán)境,讓學生從小就體會到我們祖國歷史的源遠流長和地大物博,通過講述新中國成立的艱辛與國旗的來歷,讓學生從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激發(fā)學生對我們偉大祖國的熱愛與自豪。這樣以來,不僅解釋了單詞的蘊意,增加了學生對單詞的記憶,還在無形中向學生宣揚了愛國精神。另外,小學英語教學除了簡單的詞匯就是一些禮貌用語或者生活用語,如見面要說“hello”,感謝別人要說“thank you”,做錯事要說“sorry”,慰問病人可以說“Whats wrong with you?”等等,這些既是禮貌用語,又涉及情感態(tài)度,還是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學生互動教學,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既完成了課堂教學目標,又落實了德育目標。
二、加強對英語教師的道德規(guī)范教育,以身作則,為學生的價值引導起到積極的作用
小學生年齡較小,缺乏人生閱歷與經(jīng)驗,自我認知意識與保護意識還不夠完善,教師作為引導者之一,其自身的行為與思想將會對學生的道德品質(zhì)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俗話說:教師是人類靈魂思想的設計師,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才能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正確的導向作用。小學生對教師比較崇拜,很多時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很多學生將老師作為榜樣,模仿教師的言行。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不論是站在講臺上講課,還是課下與學生的交流互動,都要注重自身的儀表、語言、行為等,端莊的儀表對外界來說也是一種禮貌,在教學過程或者日常交流中,也要面帶微笑,注意運用正確的語言。例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與學生對話。師:Can ?you ?help ?me?學生幫助了老師,老師要及時說一聲thank you。教師節(jié)若有學生問候或者送禮物,教師也要表示感謝,如果在教學中偶爾出現(xiàn)錯誤,也要及時跟學生說一句sorry。從細節(jié)中重視自身的品格修養(yǎng),以身作則,才能成為學生的榜樣,為學生健康人格的培養(yǎng)指明道路。
三、在一些有意義的節(jié)日,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為親人、朋友、祖國寫卡片
為了提高社會群體的感恩意識,每個時期都會有一些具有重要意義的節(jié)日,例如春節(jié),我們親人團聚的日子;清明節(jié),祭奠過世的親人;五一,紀念辛苦勞動的人們;十一,國家的慶典;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教師節(jié).....這一系列的節(jié)日,既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也是小學英語課本中涉及的知識教學。比如在母親節(jié)這天,我會鼓勵學生寫一些感恩母親的卡片,通過一句簡單的話語“Happy Mother Day”或者“mother,I love you”感謝母親為我們的付出,表達子女對母親的愛,一方面可以將各個節(jié)日的英語詞匯復習一遍,還能讓學生在生活中練習英語,對提升英語教學質(zhì)量很有幫助,另一方面,通過各種節(jié)日的介紹與慶祝措施,讓更多的學生能夠懂得感恩,將來回報社會、回報服務。
其實,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個長期系統(tǒng)的工程,需要教師們持久堅持下去,在加強自身道德品質(zhì)的同時,還要點燃學生心中的道德火焰。就像蘇格拉底說的,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只要在小學階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對小學生今后的長遠發(fā)展將會產(chǎn)生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霞.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
[2]楊芳.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探究[J].內(nèi)蒙古教育.2018(18)
[3]凌建芳.談新標準下小學英語教學如何滲透德育教育[J].才智.2018(17)
[4]肖晶晶,白海亮.小學英語學科教學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6)
[5]楊洋.小學英語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幾點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