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霞
摘要:小學生正處于語文基礎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既要學會閱讀也要注重寫作,正所謂閱讀是輸入,寫作是輸出,只有兩者結(jié)合起來,才能把所學內(nèi)容內(nèi)化于心。由此可見,小學生語文讀寫結(jié)合同步提高是教師教學的重要途徑和目的。
關鍵詞:小學語文;讀寫結(jié)合;教學實踐
隨著社會對小學階段學生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在語文課堂上教師采用讀寫結(jié)合的手段也進一步加強?!白x”指的是教會學生如何閱讀,教會他們?nèi)绾卧陂喿x中思考;“寫”指的是寫作,即讓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內(nèi)容或是自己的感悟,通過寫作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通過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以讀為基,讀中有感
閱讀作為學生重要的輸入方式,在課堂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老師在講解一篇新課文時,可以先寫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閱讀,然后再讓學生跟隨老師一起深入剖析、品味文章更深層次內(nèi)容。這樣既可以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調(diào)動其積極性,也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閱讀的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課文《巨人的花園》時,老師可以先寫下問題:“這篇課文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舉例說明”“這篇課文讓我們懂得了什么道理”等,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行閱讀,之后老師再帶領全班同學一起梳理,講明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jié),揭示道理,對比的內(nèi)容有巨人回來前后的花園的情景和拆掉圍墻前后的巨人的態(tài)度和感覺等。老師還可以提問同學回答他們悟出的道理,之后再總結(jié)出這篇課文讓我們懂得的道理是快樂要與大家一起分享。最后,老師可以讓同學勾畫出文章中的優(yōu)美佳句,自我鑒賞,全面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二、以寫為石,寫思結(jié)合
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寫作,既可以把所學的閱讀文章鞏固一遍,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寫作作為重要的輸出方式,也是考查學生輸入內(nèi)容的一大標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寫作方式進行教學。
1、填寫所學課文內(nèi)容
學完一篇課文后,老師可以將其中需要強調(diào)或記憶的內(nèi)容設置成填空形式,讓學生進行再次咀嚼消化并學會理解和運用。比如四年級的課文《去年的樹》一文中,有很多細節(jié)處需要同學們反復品味:(1)鳥兒睜大眼睛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2)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就飛去了。這兩句話中都有鳥兒(“看”)的動作,鳥兒沒看見朋友只看見了(燈火)。第一個“看”,鳥兒仿佛是在說:“(朋友我終于找到你了,我來給你唱歌)”。第二個“看”鳥兒仿佛在說:“(朋友我遵守了諾言,給你唱歌,我要走了,再見)”。通過設空填寫,學生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2、類比課本中表達方式進行練筆
在老師講解過課文中所運用的表達方式或修辭方式后,學生只有通過自己寫作才能真正辨清不同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之間的區(qū)別,并且知道應該在什么時候運用哪種修辭方式。比如在學習《松鼠》這篇說明文時,老師會講到課文中所運用的比喻,擬人等手法,然后可以讓同學們嘗試用相同的修辭手法,寫出不同的句子,使學生在以后的寫作過程中可以運用更加生動傳神的句子,增強文章的文學性。
三、讀寫結(jié)合,發(fā)散思維
1、縮寫課文
縮寫指的是把一篇篇幅較長、字數(shù)較多的文章,在概括全文大意的前提下,壓縮成一篇較短的文章??s寫要求學生對課文掌握比較熟練,要求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才能高度概括出文章內(nèi)容。在小學階段,學生語言水平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老師可以讓他們在課堂上縮寫一些故事性強的、比較簡單的文章。同時老師也可以提示一些關鍵詞,讓他們在保持原文構(gòu)架的基礎上完成寫作任務,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回憶總結(jié)課文內(nèi)容,也可以提高其寫作水平。
2、仿寫課文
仿寫課文的難度比較大,教師在選取仿寫內(nèi)容時,應選擇那些表達方式比較簡單的,如說明文、記敘文等,選取課文中修辭方式,比如比喻、擬人夸張等運用較多的進行仿寫,可以大大降低寫作難度。例如在學習完《爬山虎的腳》一文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按照花、桿、枝、葉的順序描寫一株植物,讓學生學以致用,掌握課文中的寫作方式。
3、互改作文
讓同學或小組之間互相批改作文對學生讀寫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每周老師可以抽出一到兩堂課的時間交給同學互相批改作文。在批改過程中,學生可以模仿和學習其他同學作文中的長處,吸納其他同學作文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語言、書寫等多方面的優(yōu)點,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水平。在批改完成后,小組成員還可以輪流發(fā)言,交流閱讀和批改的感受,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寫讀后感
在學生研讀課文后,老師可以引領學生研討、探究、議論、評價,就所學文章寫出讀書筆記或者是讀后感。這能使同學生在整體掌握課文內(nèi)容后加入自己的思維和想法,對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積極影響。例如在學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可以讓他們寫讀后感,培養(yǎng)其批判性的閱讀思維,同時提高學生的表達思維、寫作能力和思想認識水平。此外老師還可以選取寫得比較好的讀后感進行朗讀傳閱,讓同學們做到讀寫結(jié)合,共同進步。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在小學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教學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讀寫結(jié)合作為語文學習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多加以運用,采用不同形式,設計不同練習,拓寬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途徑,使學生養(yǎng)成讀寫結(jié)合的優(yōu)秀習慣,并從中真正受益。
參考文獻:
[1]沈大安,洪春幸.關于“讀寫結(jié)合”的鏗鏘行[J].小學教學(語文版).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