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昊
【摘 要】維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有很多種類型的舞蹈,在這些舞蹈當中,最常用的技巧就是旋轉,大部分的維族舞蹈中都可以看到旋轉技巧的運用,旋轉在維族舞蹈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不同的舞蹈當中有不同的旋轉方式,旋轉的形式多種多樣,本文通過作品《旋旋旋》來分析維族舞蹈中旋轉的運用。
【關鍵詞】維族舞蹈;旋轉;運用
中圖分類號:J722.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6-0120-01
維族具有歷史悠久的文化藝術傳統(tǒng)。其民間舞蹈主要形式有:賽乃姆、多朗舞、薩瑪舞、夏地亞納、納孜爾庫姆、盤子舞、手鼓舞以及其它表演性舞蹈。昂首、挺胸、直腰是維族舞蹈體態(tài)的基本特征,通過膝蓋規(guī)律地顫動和移頸、翻腕等動作的點綴,形成挺拔而不僵、微顫而不竄、上身撒得開、腳步不離散的動律特點和熱情、豪放、穩(wěn)重、細膩的風格特征。
一、維族舞蹈中旋轉的特點
在維族舞蹈中,旋轉有多種多樣的表現形式,但最常用的旋轉形式一般分為原地旋轉和行進旋轉兩種:1.原地旋轉,這是維族舞蹈中最常見的一種旋轉方式,其要求就是快、平、穩(wěn)。2.行進旋轉。在維族舞蹈中大部分行進旋轉是以平轉為基礎的,在平轉上進行變化發(fā)展,加入上身不同的舞姿變化。
維族舞蹈的旋轉一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快速旋轉的特點。運用的時候要注意流動時候的動作和旋轉動作時候的銜接,一定要緊湊,這樣才能讓這個舞蹈看起來有和諧交替的美感。2.戛然而止的特點。在快速旋轉時突然停止,定格在一個固定的舞姿上,能讓這個舞蹈看起來很有節(jié)奏性。3.收放自由的特點。舞者在表演時,總能帶給人一種應接不暇的感覺,突然的旋轉,突然的定格閃腰,讓舞蹈更具有觀賞性。
二、舞蹈《旋旋旋》中旋轉的運用
在維族舞蹈當中,最多運用的技巧就是旋轉了,這些旋轉主要包括原地旋轉和行進旋轉兩大類。原地旋轉的衡量標準主要看在旋轉的過程中腳步是不是能穩(wěn),舞姿有沒有走形,空間的運用是否掌握合理,在旋轉停止的時候能不能夠一拍定到位。行進中的旋轉最要注意的就是上身與下身的配合,及旋轉中間的銜接。要求舞者在旋轉時候注意協(xié)調留頭甩頭的配合,腳下的步子要靈活并且要穩(wěn)、速度要快,上身的動作要一直變化。
在作品《旋旋旋》中,整個舞蹈的主題動作就是掏手加三步一抬然后接平轉。舞蹈最開始,一個演員平轉上場連接著一個側閃腰定住,然后原地旋轉。在舞蹈的中間部分,中間一個演員原地旋轉,而其余演員圍繞這個中心進行繞圓的平轉。到了全舞蹈的高潮部分,三個演員先是平轉上場,接著是八組的留腰轉加原地平轉。結尾同樣以平轉的方式變換隊形,聚集到舞臺的后方。細看這個舞蹈,其實不難發(fā)現,隊形變化都是使用旋轉的方式來完成,舞蹈中演員的旋轉技巧,腳下很平穩(wěn)干凈,而且抓住了戛然而止、收放自由的旋轉特點。
三、旋轉在維族舞蹈中的作用
在作品《旋旋旋》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舞蹈都沒有離開“旋轉”這兩個字,它在舞蹈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旋轉能表達人物的情感。維族舞蹈最多的就是運用旋轉來表達人物的情感。維族人民一般都有著十分豐富的情感,他們會將自己的情感結合舞蹈的發(fā)展和劇情的不斷變化發(fā)展,利用不同的旋轉方式來帶給觀眾不同的情感。通過正確的旋轉動作,舞者可以伴隨著旋律的展開,不斷抒發(fā)自己內心深處的情緒和情感?!缎肪褪浅浞至死眠@一點,加入了大量的旋轉來表達維族姑娘們熱情好客的性格。
(二)旋轉能營造作品的氛圍。在作品當中,旋轉能給人營造一種熱情、喜悅的氛圍,旋轉的大量運用也豐富了作品的色彩,更加的貼近生活。作品中的旋轉,將人物熱情奔放性格特征表達給觀眾,營造了濃厚的氛圍。比如,舞蹈《旋旋旋》剛開始的時候,節(jié)奏是緩慢的,突然音樂轉換,節(jié)奏開始加強,氣氛也變得活躍,到了中間部分舞者高難度的旋轉技巧將場上的氣氛推到了最高點,烘托了舞蹈的氣氛。
(三)旋轉能提高作品的觀賞度。旋轉本身就是一個能夠推動高潮的技巧,而舞蹈從始至終的旋轉更加讓人心情澎湃。演員完成富有難度的技巧型旋轉動作,通過這種精湛動作的展示,會深深吸引觀眾的眼球,每一次旋轉技巧動作的變化,都能提升舞臺的震撼力。同時,大量的旋轉的使用也增強了舞蹈的難度性,考驗了演員的基本能力,使舞蹈作品更有看點,也更能讓人感受到維族熱情奔放的性格特點。
四、結語
維族舞蹈具有開朗奔放、活潑輕快、熱情灑脫的風格特點,旋轉恰巧成為體現出這些特點的重要方式。在維族教學表演中運用旋轉會讓舞蹈作品更加的瀟灑、豪邁、輕快利落,別具一番風味。在舞蹈作品表演中巧妙地運用旋轉,便能將維族人民人物形象及性格特點更加淋漓地展現給觀眾,以表達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同時也能提高維族舞蹈的審美性、形象性和觀賞性。因此,在維族舞蹈的教學和表演中,學會旋轉的運用對于舞蹈作品的表達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潘志濤.中國民間舞教材與教法[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2]田甜.維吾爾族舞蹈中旋轉的“技”“藝”特征與關系[J].大眾文藝,2014(17).